
- 時間:2023-11-20 10:33:34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并找到改進的方向。寫總結(jié)時,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學習它們的結(jié)構(gòu)、語言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健康飲食總結(jié),供大家參考。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一
二樓有兩個相連的展區(qū),分別是昆蟲與人類廳,以及昆蟲文化廳。昆蟲與人類廳主要介紹與人類有關的昆蟲,包括益蟲和害蟲。大廳的中央有一個活體展示區(qū),這里不但飼養(yǎng)著為人熟知的四種昆蟲:蠶,蟈蟈,蟋蟀和蟑螂,還有一種平時很難注意到的小家伙——竹節(jié)蟲。竹節(jié)蟲和我們前面提到的中華麗葉蟲修一樣,都屬于擬態(tài)昆蟲。它的整個身體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樹枝,一般雌蟲比雄蟲更粗大。由于在飼料中加入了色素,這里飼養(yǎng)的家蠶能吐出黃色和紅色的蠶絲,這種技術目前還沒有投入大規(guī)模機械生產(chǎn)活體展示區(qū)右面的一組展品,集中介紹了使人類受益的昆蟲。沿著腳下昆蟲標記的指引,你將依次看到蜜蜂標本和養(yǎng)蜂工具,蠶和絲綢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蟲。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蟲區(qū)”展示了不少與昆蟲有關的中藥,其中就有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蟲子的五臟六腑后,寄生在蟲子留下的軀干內(nèi)形成。緊接著“食用昆蟲區(qū)”的是“昆蟲與仿生”展臺。這里有一面模仿蒼蠅復眼原理的鏡子),透過它,我們能親身體驗同時看到許多相同物體的感覺。
接下來,讓我們走到活體展示區(qū)左面,繼續(xù)參觀。這里集中介紹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包括白蟻,蟑螂,松毛蟲和棉鈴蟲等。在白蟻展臺旁邊,你能看到采自“樓蘭古尸”頭發(fā)上的虱子(展品編號326)。它距今約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四展區(qū)——昆蟲文化廳。
在展廳的右側(cè),你能看到各種名蟲標本:如善于偽裝的枯葉螳螂,珍貴的南洋大兜蟲,
美麗的吉丁蟲,非洲最大的甲蟲——大角金龜,世界上最大的蟬——帝王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二
今天我去了中國航海博物館,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揚帆起航的白色帆船,兩個“白帆”交叉起來,當中鑲嵌著藍色的大字“中國航海博物館”,感覺很奇妙。
一進大門,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簾。這船名為“寶船”,它長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噸,桅桿足有三層樓高,尾巴那兒還有一個比現(xiàn)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兩頭向上翹起,船頭上還刻著一條騰飛的龍。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個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舉世聞名的“水密隔艙”。有了它,如果船只進水,水就會流到水密隔艙里,隔艙只要把門關牢,那么進水就不會流進房間,船就安全了。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艙”這個裝置,可是因為進水量實在太大最后沉沒了。
帆船旁邊還有一個它曾經(jīng)使用過的木錨,那木錨長7.4米,重達一噸,在當時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錨的前端是用鐵打造的,這樣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錨緊緊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在船旁的房間里,我還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獨木舟殘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木舟了!
造技術。要知道“郵輪,讓生活更美好呢!”。
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在造船技術上一直處與世界領先的位置上,還了解了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和今天的發(fā)展,這真是讓人高興。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三
今天我去了參觀活動的第三站——上海航海博物館。上海航海博物館很大,一共有三層,里面展出了很多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古今船模,這些船模做得真的很精致、很逼真。此外博物館還展出了古代用來捕漁的真船,很像我在菲律賓看到的最簡單的螃蟹船。展出的船模中最大一艘是木制船,由真船改造,有三層樓那么高,好氣派呀,我還上去拍照留影了呢!
船在以前是運輸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博物館里有一個展廳專門放映造船過程,還展出船上的主要設備,我看了覺得人類真聰明真?zhèn)ゴ?,能發(fā)明這么好的交通工具。為了體現(xiàn)船的功能,航海博物館還展出了很多古時候用船運輸?shù)母鞣N物品,有瓷器、銅器和絲綢,真的很珍貴。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模擬體驗艙。模擬體驗艙就是一個模擬的船體駕駛艙,里面的設備是模仿真船制作的,有方向盤、儀表盤,窗子就是一個大屏幕,屏幕下方是黃浦江,兩邊是黃浦江兩岸的江景,最神奇的是模擬艙會配合屏幕上的江水輕微晃動,這時只要你戴上,透過它,我們能親身體驗同時看到許多相同物體的.感覺。
接下來,讓我們走到活體展示區(qū)左面,繼續(xù)參觀。這里集中介紹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包括白蟻,蟑螂,松毛蟲和棉鈴蟲等。在白蟻展臺旁邊,你能看到采自"樓蘭古尸"頭發(fā)上的虱子(展品編號326)。它距今約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四展區(qū)——昆蟲文化廳。
在展廳的右側(cè),你能看到各種名蟲標本:如善于偽裝的枯葉螳螂,珍貴的南洋大兜蟲,美麗的吉丁蟲,非洲最大的甲蟲——大角金龜,世界上最大的蟬——帝王蟬。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四
歡迎到鄭王陵遺址博物館參觀。我館是依托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韓故城東城鄭王陵遺址而建立起來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鄭王陵遺址博物館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一處文物旅游景點。
鄭王陵遺址博物館位于鄭韓故城東城西南部鄭國貴族墓地北側(cè)。整個鄭國貴族墓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新鄭市文物管理局對整個墓地進行了鉆探普查,發(fā)現(xiàn)墓葬分布極為密集,墓葬總數(shù)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數(shù)量在全國已發(fā)現(xiàn)的春秋墓地中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國同期墓地中極其罕見,可用無臥牛之地來形容。特別是規(guī)格多樣的車馬坑群的發(fā)現(xiàn),在春秋墓地中尚無先例。如果將車馬坑大面積的發(fā)掘,其盛況將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以來又一處現(xiàn)場展示我國古代光輝文明的盛大舞臺。
第一展廳中字型大墓發(fā)掘現(xiàn)場。
在我國古代,由于認識上的局恨性,人們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級的生活,死后也按這個等級進行陪葬。中字型大墓20xx年8月開始發(fā)掘,是目前發(fā)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時期帶墓道大墓。南墓道總長20.85米,北墓道長10米,葬具形式巨大,為三槨一棺或重棺。在全國已發(fā)掘的春秋諸侯墓中,三層槨極為少見。《莊子.天下》及《荀子.禮論》均云:“天子棺槨七重,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兩重?!贝四谷龢《?,正與記載相符,從而印證了這是一座鄭國國君墓。
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實用葬車。而且車輛形制多樣,裝飾各異,均為拆車葬。目前在南墓道內(nèi)已發(fā)現(xiàn)多種車40輛,在北墓道5輛。這些車絕大多數(shù)都有棕紅色的漆。
綜觀中字大墓不計陪葬坑3號車馬坑中的葬車,墓道中車輛總數(shù)45輛,車輛之多在我國目前已發(fā)掘墓葬中為最多。是難得一見的春秋車輛奇觀。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些車輛中發(fā)現(xiàn)了象牙龍飾車、青銅飾車、骨雕車、象牙飾車、樓車、漆繪花紋車等珍貴車輛,多屬全國首次發(fā)現(xiàn),完全與《周禮.春官.巾車》中所記載“王之五路”相對應。這些車輛是目前發(fā)掘中所發(fā)現(xiàn)的最高級別、最為考究的鄭國車輛。
鄭國國君為伯爵,按周代禮制,其國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這座墓葬既有寬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車中又有寬大的車輛,與鄭國諸候國的地位不相對應,反映的是這位國君已經(jīng)“僭越”不服周禮的客觀現(xiàn)象。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號與2號車馬坑內(nèi)的葬車數(shù)量加在一起,其車輛總數(shù)可能超過百輛,這對于當時號稱“千乘之國”的鄭國來說,無疑是太奢侈了。但從另一側(cè)面說明了此國君在位時可能也是鄭國比較強盛時期。在此墓東側(cè)約7米的地方最近發(fā)現(xiàn)1座總長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發(fā)現(xiàn)的鄭國墓中第二座帶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國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發(fā)現(xiàn)這里是韓國的鑄鐵遺址,韓滅鄭后在都城內(nèi)興建的大型官營作坊,在此大挖大燒鄭主墓破其風水的歷史場景,刻意體現(xiàn)了改朝換代后韓人懼怕鄭人復國。在此墓的南邊,有一些韓國殘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第二展廳五號車馬坑及中型大夫級貴族墓。
5號車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東南約10米,坑中葬4馬車1輛,2馬車2輛,馬8匹,犬1條。馬骨被壓在車體之下,馬匹側(cè)躺放置,頭向西,1號車為儀仗類的大車,放在坑的中間,2號車與3號車都是小型游獵車。另外,犬骨斜爬在3號車廂上,有明顯的掙扎痕跡,形象十分生動可憐。
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級貴族墓葬,作為葬具的木質(zhì)棺槨均已腐朽,依其遺跡可知葬具為一槨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銅器片。從故城中已發(fā)掘的10余座中小型車馬坑的情況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級別才能殉葬1輛車,個別殉葬4輛車,這種級別的車輛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裝飾品,這和國君所陪葬的車輛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了它們的級別和地位是明顯不同的。
整個鄭國陵區(qū)從1999年發(fā)現(xiàn)至今,共探明不同規(guī)模的車馬坑達23座,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長寬超過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側(cè)的3號車馬坑長13.5米,寬11.5米,深7.5米,面積幾乎是1號車馬坑的2倍。20xx年3月開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時發(fā)現(xiàn)車輛非常密集,現(xiàn)暫停清理,開始挖砌坑底防滲過洞和四周防滲墻,目前防滲工程已竣工。該坑葬車數(shù)量可能在30輛以上。20xx年發(fā)掘的1號車馬坑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新鄭市委、市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視,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發(fā)掘現(xiàn)場和中大夫級貴族墓展示廳,并對陵區(qū)進行了綠化和建設,以車馬坑群的展示為主要特色,車馬坑群數(shù)量眾多,葬車多樣,在這樣一個極為有限的區(qū)域內(nèi)有如此多的車馬集中,不能不說是一個罕見的奇觀。它構(gòu)成了我國截止目前春秋時期葬車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地下車馬軍陣。成為以軍陣形式隨葬的淵源,比聞名中外的秦陵兵馬俑軍陣早400多年。
第三展廳一號車馬坑。
1號車馬坑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葬車最多的車馬坑。它的平面呈長方形,口長10.4米,寬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兩道供古人上下的腳窩,內(nèi)葬多種豪華、實用、形式多樣的車輛22輛和許多馬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坑多車制似乎已成為一種更新穎、更時髦的追求。鄭國1號車馬坑葬車眾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規(guī)律一般為車輪摘掉后側(cè)靠在坑的四壁,馬匹殺死后平鋪坑底,車體則放在馬匹之上,摘下的車飾、馬鞍、馬蹬、馬銜等活動車馬具放在主墓內(nèi),這與其它列國車輪不摘,馬匹放在車轅下的葬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可能與鄭人的觀念有關,推測應是墓主人對珍貴的車馬占有權的充分體現(xiàn)。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五
今天我去了中國航海博物館,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揚帆起航的白色帆船,兩個“白帆”交叉起來,當中鑲嵌著藍色的大字“中國航海博物館”,感覺很奇妙。
一進大門,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簾。這船名為“寶船”,它長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噸,桅桿足有三層樓高,尾巴那兒還有一個比現(xiàn)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兩頭向上翹起,船頭上還刻著一條騰飛的龍。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個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舉世聞名的“水密隔艙”。有了它,如果船只進水,水就會流到水密隔艙里,隔艙只要把門關牢,那么進水就不會流進房間,船就安全了。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艙”這個裝置,可是因為進水量實在太大最后沉沒了。
帆船旁邊還有一個它曾經(jīng)使用過的木錨,那木錨長7.4米,重達一噸,在當時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錨的前端是用鐵打造的,這樣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錨緊緊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在船旁的房間里,我還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獨木舟殘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木舟了!
從八千年之前中國就開始制造各種各樣的船舶?,F(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貨輪和油輪全部都是“中國制造”,最大的貨輪能裝載一萬多個集裝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國的郵輪制造技術還不算發(fā)達,我希望能夠多發(fā)展一下郵輪制造技術。要知道“郵輪,讓生活更美好呢!”。
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在造船技術上一直處與世界領先的位置上,還了解了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和今天的發(fā)展,這真是讓人高興。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六
同志們: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nèi)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西安碑林博物館(forestofstonestelesmuseum)是陜西創(chuàng)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志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F(xiàn)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個號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于本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F(xiàn)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藝術室和4座文物陳列,陳列面積達到4900平米。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七
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們?nèi)嗟胶胶2┪镳^里去參觀。
一進航海博物館大門,就看見一艘高大的輪船,它像我們五層樓高。船上有一個很高很高的暸望臺,我們油然升起了一個問題:這么高,怎么上去呀?導游姐姐像有魔法一樣,知道了我們心里在想什么。她告訴我們:“水手是用這根繩子爬上去的。”
我們接著又看見船頭上有兩只眼睛,導游姐姐跟我們說:“古時候,船一直翻,有一個老爺爺認為是小魚在偷襲我們的船。只要我們畫上兩只眼睛,小魚就以為我們是一條巨大的魚,就不敢偷襲我們了。”
這艘船有兩層,最底下的一層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層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這艘船上面的官員是大的還是小的。我還看見了船里面的發(fā)動機,它像一個大煙囪。甲板上有兩個小洞,是可以拉起來的。但導游姐姐不讓我們下去,大概她怕我們把船弄壞吧。
導游姐姐給我們看了古時候的船,又給我們看了古時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種類型,如:海盜船、軍艦、獨木舟、明朝的輪船……她還告訴我們怎么樣像水手一樣拉繩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嚴嚴實實的繩子拉開來,像變魔法一樣。
導游姐姐還帶我們?nèi)タ戳艘凰颐阅阈〈?。我們戴上?d眼鏡以后,所有畫中的東西像真的一樣??赐炅诉@個以后,我們又去看了真實的3d電影,它主要說的是船是怎樣制造的。
看完了3d電影以后我們又去看了4d電影。那里說了一個海盜和海盜之間的故事,真的很有趣。當刮大風的時候,背后會有風刮過來。當螞蟻、小鳥這樣的小動物出現(xiàn)的時候,腳下的電風扇也會轉(zhuǎn)動。當出現(xiàn)水的時候,前面的椅子上會有水噴出來,我還以為真的是鳥屎噴在我的臉上,其實只是一點點的小水,所以我覺得很有趣。
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館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八
上海美術館是一所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yè)機構(gòu)。
她座落于繁華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廣場與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人民公園毗鄰,是一座功能健全、設施先進、在國內(nèi)外具有一定影響的近現(xiàn)代美術博物館。
前身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于1956年8月10日開館的上海美術展覽館,1983年重新翻建,1986年10月9日改用現(xiàn)名上海美術館。
收藏有虛谷、任伯年、吳昌碩、張大千、林風眠、劉海粟、關良、王個簃、朱屺瞻、謝稚柳、張樂平、沈柔堅、賀友直等近現(xiàn)代著名畫家的作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畫、版畫、連環(huán)畫、年畫等作品。
建館以來,舉辦過“法國十九世紀農(nóng)村風景畫展”、“法國二百五十年繪畫展”、“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展”、“齊白石畫展”、“黃賓虹畫展”、“潘天壽畫展”,及多屆全國美展上海展區(qū)作品展等重要美展。
出版有《虛谷任伯年吳昌碩畫集》及內(nèi)部不定期刊物《世紀美術》、《上海美術館》。
歷任正副館長有:陳秋草、魯沙白、張云騁、沈善良、朱仁冬、方增先、夏順奎、丁羲元、陳克里、李向陽、陳龍、張堅、王新華。
館址設在南京西路456號。
20xx年在南京西路325號原上海圖書館舊址改建辟為上海美術館新址。
上海美術館擁有展廳12個,展覽面積6000余平方米,配備了現(xiàn)代化的設施,為舉辦各類藝術展覽提供了良 好條件;而設備先進的演講廳、會議室、圖書館、美術資料數(shù)據(jù)庫及美術工作坊等,則為學術研討和普及教育等活動提供了保證。
此外,藝術書店、紀念品商店、畫廊、咖啡屋等也為觀眾營造了充滿藝術氣息的休閑氛圍。
上海美術館現(xiàn)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積極開展了以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和美術館學的研究,并為收藏保管、陳列展覽、教育推廣、中外交流等業(yè)務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特別二年一屆的"上海雙年展"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展覽、學術活動之一,已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品牌項目。
自建館以來,上海美術館的藏品從不足2000件增加至超過7000余件。
在經(jīng)常性展出其東南亞藝術藏品的同時,還策劃了多種以國家為關注點的展覽,分別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舉辦“從古至今”、“靈魂的聯(lián)系:土地與人民”以及“信仰與存在”等展覽。
也曾于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馬尼拉的阿亞拉博物館展出了菲律賓藝術藏品。
該館推出了許多在上海國內(nèi)外影響深遠的展覽,包括“東南亞美術主題”、“上海的百年美術”、“我們時代的藝術”、“總統(tǒng)特選新秀作品展”、“英雄十年:1955年至1965年的上海藝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展(上海雙年專題展覽)”,最新的展覽是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上海美術館藏品展”。
它希望在本國和地區(qū)性文化背景下推動人們對藝術的了解和欣賞,并籍此促進上海文化環(huán)境的活躍和發(fā)展。
實現(xiàn)上述目的不僅依靠美術館的展覽項目,另有其多語教育項目和公共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具體介紹各種藝術趨勢并進行藝術實踐、開展公開演講等,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當?shù)厣鐣约暗缴虾B糜蔚牡貐^(qū)性和國際游客的需要。
上海美術館以收藏來說,第一代畫家的作品最豐富,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
展出將特別突出第一代畫家在50年代所完成的一批作品。
在這些畫家中,張荔英一生留下了94件作品,而且還有詳細的文字記載和資料,如日記、文稿和各類剪報等。
陳宗瑞是由家人捐獻了56件作品,他的資料也相當完備。
范昌乾也有46件作品。
這些數(shù)目不等的展覽品,有些是畫家自己的捐獻,有些是畫家的家人捐出來,有些則是收藏家的收藏。
像松年法師就捐獻了112件書畫作品給美術館、陳金川68件、鄭農(nóng)22件,美術館主席盧明德醫(yī)生也捐獻了13件陳文希的畫作。
上海美術館今日才能擁有國際上最大的一批20世紀東南亞美術公開收藏。
其永久館藏有超過6500件美術作品,其中包括拿督陸運濤遺贈的一批上海知名畫家具像畫作、由張氏遺產(chǎn)管理人和李氏基金所捐贈的張荔英藏品,以及最近的劉抗遺贈之作。
正因為有如此豐富的永久館藏,上海美術館才得以大大加強對本區(qū)域視覺藝術界和亞洲美術博物館學的貢獻。
除了自我成像和東南亞美術風景這兩項展示本身永久館藏的展覽以外,上海美術館也曾策劃推出一些以個別國家為焦點的展覽,從古至今、靈魂的聯(lián)系:土地與人民以及信仰與存在,所關注的即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
本館不久前還與菲律賓的阿亞拉博物館合作,在后者新博物館大樓于2004年6月開幕之時,在題為交渡的展覽中展示來自本館菲律賓美術館藏的超過200件作品。
本館的巡回展覽計劃使本區(qū)域的美術得以在國際上廣獲觀賞。
昆蟲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動物,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昆蟲約有80萬種,其種類比別的動物加起來還要多。
古羅馬作家普林尼曾贊嘆道:大自然從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現(xiàn)出如此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
想走近這個奇妙的世界嗎 請與我們同游上海昆蟲博物館。
上海昆蟲博物館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楓林園區(qū))內(nèi)。
從入口步行約100米后右拐,即可見到一幢白色建筑物。
底下兩層樓是參觀區(qū),對游客開放。
一樓共有兩個相連的展區(qū),分別為昆蟲生命廳和昆蟲世界廳。
在進入昆蟲生命廳之前,我們首先要穿過一條"時空隧道"。
隧道兩邊的'解說牌向你講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長演化過程。
從中我們知道,原始昆蟲誕生在4億多年前,其出現(xiàn)時間遠遠 早于恐龍。
請注意隧道左側(cè)那張編號為102的古蜻蜓照片。
從圖片中的化石上推斷,它的翅膀伸 展后約有80厘米長,這表明古代一些昆蟲的體型要比現(xiàn)在大很多。
隧道盡頭陳列的那組昆 蟲化石能滿足你的好奇心,讓你知道古代的昆蟲究竟是什么模樣。
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一展區(qū)——昆蟲生命廳。
時空隧道位于昆蟲生命廳中央,把展廳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先讓我們參觀"時空隧道"的左側(cè)展區(qū)。
一路走來,你右邊的展臺里陳列著很多標本,依次展示了各種昆蟲的口器,眼睛,觸角,翅膀和足。
展臺旁邊還有幾臺昆蟲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銀色按鈕,它們就會模擬昆蟲器官的各種活動。
展區(qū)的左邊以照片為主,它們一一列舉了昆蟲王國中的各種明星。
例如,最古老的昆蟲蜚蠊(俗稱蟑螂),昆蟲中的跳遠冠軍跳蚤,跳高冠軍黃條跳甲,飛行能手蝗蟲等等。
展區(qū)的盡頭集中展示了各種昆蟲(包括白蟻,胡蜂,黃刺蛾)的巢穴和棲息環(huán)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墻角的蟻穴模型。
通過它,你可以一睹螞蟻的地下宮殿。
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鈕,分別對應門衛(wèi)室,糧倉,工蟻室,蟻后室等。
按下一個按鈕,對應的穴室就會被燈光照亮。
結(jié)束了左側(cè)展區(qū)的參觀,我們來到"時空隧道"右側(cè)的展區(qū)。
你的右邊是一組昆蟲和植物 的圖片,其中有田園歌唱家——蟬,隱形殺手——蘭花螳螂等等,吃蟲的植物——豬籠草和捕 蠅草。
左手邊的展臺用圖說的形式,介紹了昆蟲的各種生活習性,包括生殖和發(fā)育,偽裝和防御等。
右側(cè)展區(qū)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處的8臺多媒體觸摸屏,上面提供了各種昆蟲趣味游戲。
不快動手試一試
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二展區(qū)——昆蟲世界廳。
進入昆蟲世界廳,你首先將看到一張名為"昆蟲系統(tǒng)樹"的彩圖,它用樹狀結(jié)構(gòu)的形式, 簡明地表示了各種昆蟲的進化地位。
位于樹根部的昆蟲比較原始,越往上部發(fā)展,昆蟲越高 等。
在生物學上,昆蟲被分為34個目,每個相當于一個獨立的王國。
想看看各個王國的 臣民長什么樣子嗎 讓我們從展區(qū)的左邊開始,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參觀各個目的昆蟲標本和照片。
尤其推薦你關注一下位于竹節(jié)蟲目展臺的一件中華麗葉蟲修(展品編號207) 標本。
中華麗葉蟲修("蟲修"讀xiu)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昆蟲,分布在西藏。
因為它酷似植 物的葉片,所以人們通常叫它葉子蟲。
位于該廳中央的展臺上,單獨陳列了蛾和蝴蝶的標本及照片。
在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 最美麗的蛾——太陽蛾(展品編號211)和我國唯一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蝴蝶——金斑喙鳳蝶(展品編號214)。
太陽蛾是一種有毒的昆蟲,它來自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紅的斑紋,就像輝煌的落日。
金斑喙鳳蝶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綠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塊大型金黃色斑。
休息一下,讓我們上樓繼續(xù)參觀。
二樓有兩個相連的展區(qū),分別是昆蟲與人類廳,以及昆蟲文化廳。
昆蟲與人類廳主要介紹與人類有關的昆蟲,包括益蟲和害蟲。
大廳的中央有一個活體展示區(qū),這里不但飼養(yǎng)著為人熟知的四種昆蟲:蠶,蟈蟈,蟋蟀和蟑螂,還有一種平時很難注意到的小家伙——竹節(jié)蟲。
竹節(jié)蟲和我們前面提到的中華麗葉蟲修一樣,都屬于擬態(tài)昆蟲。
它的整個身體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樹枝,一般雌蟲比雄蟲更粗大。
由于在飼料中加入了色素,這里飼養(yǎng)的家蠶能吐出黃色和紅色的蠶絲,這種技術目前還沒有投入大規(guī)模機械生產(chǎn)。
活體展示區(qū)右面的一組展品,集中介紹了使人類受益的昆蟲。
沿著腳下昆蟲標記的指引, 你將依次看到蜜蜂標本和養(yǎng)蜂工具,蠶和絲綢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蟲。
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蟲區(qū)"展示了不少與昆蟲有關的中藥,其中就有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蟲子的五臟六腑后,寄生在蟲子留下的軀干內(nèi)形成。
緊接著"食用昆蟲區(qū)"的是 "昆蟲與仿生"展臺。
這里有一面模仿蒼蠅復眼原理的鏡子(展品編號317),透過它,我們能親身體驗同時看到許多相同物體的感覺。
接下來,讓我們走到活體展示區(qū)左面,繼續(xù)參觀。
這里集中介紹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包括白蟻,蟑螂,松松毛蟲和棉鈴蟲等。
在白蟻展臺旁邊,你能看到采自"樓蘭古尸"頭發(fā)上的虱子(展品編號326)。
它距今約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
考試大收集整理
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四展區(qū)——昆蟲文化廳。
美麗的吉丁蟲,非洲最大的甲蟲——大角金龜,世界上最大的蟬——帝王蟬。
喜歡蝴蝶的朋友,可別忘了去展廳中央的六角形展區(qū)看看。
這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標本:鳳蝶,閃蝶,環(huán)蝶,貓頭鷹蝶,數(shù)字蝶等等。
在展區(qū)的外墻上,你能見到世界上最美最名貴的蝴蝶——被譽為"光明女神"的海倫娜閃蝶(展品編號417),其單只標本售價高達36萬元。
它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線和視角下,閃耀出淺藍,天藍, 紫藍等多種絢麗色彩。
再讓我們來看看陳列在展廳左側(cè)角落里的飼蟲用具。
這里有養(yǎng)蟈蟈的蟲盒,養(yǎng)黃蛉的蟲籠,專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專用的迷你棺材。
在飼蟲用具展臺的旁邊,懸掛有三幅蝶翅畫。
它們?nèi)坑僧a(chǎn)于巴西的閃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貴。
結(jié)束了各展廳的參觀后,如果你還意猶未盡,可以去博物館大樓后面的多媒體播放廳 互動實驗室走走。
多媒體播放廳可容納100人,放映針對各個年齡層的昆蟲科教片。
互動實驗室里有40臺光學解剖鏡,可幫助我們輕輕松松地看清各種小型昆蟲標本。
觀看科教片的同時,再仔細想想今天的收獲,對照手中的學習單,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呢。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九
接下來,讓我們走到活體展示區(qū)左面,繼續(xù)參觀。這里集中介紹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包括白蟻,蟑螂,松毛蟲和棉鈴蟲等。在白蟻展臺旁邊,你能看到采自"樓蘭古尸"頭發(fā)上的虱子(展品編號326)。它距今約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讓我們進入第四展區(qū)——昆蟲文化廳。
在展廳的右側(cè),你能看到各種名蟲標本:如善于偽裝的枯葉螳螂,珍貴的南洋大兜蟲,
美麗的吉丁蟲,非洲最大的甲蟲——大角金龜,世界上最大的蟬——帝王蟬。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十
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歷經(jīng)900多年的歷史,由孔廟和碑石陳列室、石刻藝術室組成,我國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3000余方,現(xiàn)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別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請大家盡情地欣賞一番碑林的藝術精華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文廟就是孔廟,現(xiàn)在仍保持著孔廟建筑的格調(diào)。大家已經(jīng)看到博物館門外南墻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陜西著名書畫家劉暉所書。
請大家看這個牌坊,它叫"太和元氣坊"。按照當時的禮制規(guī)定,進入孔廟應先經(jīng)過"太和元氣坊",但因為"太和元氣坊"的南面是城墻,不便人們出入,所以在東西兩面開了供人們出入的"禮門"和"義路"。中間有座是半圓形的池子。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并在泮池洗筆。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線,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接著進入欞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門額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門,每到祭孔大典時,中門只能進出主祭人員或最高官員,一般官員走西門,東門是其他人員出入的。戟門,又稱儀門,是進入孔廟的第三道門。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cè)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guī)和整理衣冠而設。
好了,關于孔廟的內(nèi)容我們就講到這里?,F(xiàn)在請大家隨我看兩件國寶級文物,它們分別是唐景云鐘和大夏石馬,現(xiàn)立于戟門內(nèi)的左右兩側(cè)。
唐景云鐘因鑄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此鐘重約6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銅鐘之一。鐘身最頂端蹲有蒲牢,傳說它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善鳴,所以伏于鐘頂。鐘上銘文共292個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寫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對景云鐘的贊語以及鐘的鑄造經(jīng)過。銘文外,鐘身分別布著雕刻精美紋飾及32枚鐘乳,既裝飾了鐘表,又起到調(diào)節(jié)音韻的作用。這座鐘移被選入世界名鐘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第一聲鐘響,即是景云鐘鐘聲的錄音。
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記年的文物,稱為"大夏石馬"。大夏即為大夏國,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族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國家,擁有陜西北部和內(nèi)蒙部分地區(qū)。赫連勃勃命其長子赫連鎮(zhèn)守長安,這匹馬便立于赫連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國鐵騎神駿征戰(zhàn)南北的紀念與見證。石馬由整塊石料雕刻而成,肌肉豐滿,馬腿間有兩組石柱,使馬站的很穩(wěn),這也是它從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上海博物館導游詞介紹篇十一
中國航海博物館,全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我國首個經(jīng)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位于上海浦東臨港新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上海航海博物館。
導游詞。
歡迎大家閱讀。
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們?nèi)嗟胶胶2┪镳^里去參觀。
一進航海博物館大門,就看見一艘高大的輪船,它像我們五層樓高。船上有一個很高很高的暸望臺,我們油然升起了一個問題:這么高,怎么上去呀?導游姐姐像有魔法一樣,知道了我們心里在想什么。她告訴我們:“水手是用這根繩子爬上去的?!?/p>
我們接著又看見船頭上有兩只眼睛,導游姐姐跟我們說:“古時候,船一直翻,有一個老爺爺認為是小魚在偷襲我們的船。只要我們畫上兩只眼睛,小魚就以為我們是一條巨大的魚,就不敢偷襲我們了。”
這艘船有兩層,最底下的一層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層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這艘船上面的官員是大的還是小的。我還看見了船里面的發(fā)動機,它像一個大煙囪。甲板上有兩個小洞,是可以拉起來的。但導游姐姐不讓我們下去,大概她怕我們把船弄壞吧。
導游姐姐給我們看了古時候的船,又給我們看了古時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種類型,如:海盜船、軍艦、獨木舟、明朝的輪船……她還告訴我們怎么樣像水手一樣拉繩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嚴嚴實實的繩子拉開來,像變魔法一樣。
導游姐姐還帶我們?nèi)タ戳艘凰颐阅阈〈?。我們戴上?d眼鏡以后,所有畫中的東西像真的一樣??赐炅诉@個以后,我們又去看了真實的3d電影,它主要說的是船是怎樣制造的。
看完了3d電影以后我們又去看了4d電影。那里說了一個海盜和海盜之間的故事,真的很有趣。當刮大風的時候,背后會有風刮過來。當螞蟻、小鳥這樣的小動物出現(xiàn)的時候,腳下的電風扇也會轉(zhuǎn)動。當出現(xiàn)水的時候,前面的椅子上會有水噴出來,我還以為真的是鳥屎噴在我的臉上,其實只是一點點的小水,所以我覺得很有趣。
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館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久聞上海航海博物館的大名,因此,昨天借著旅游的名義跟著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和弟弟,一路奔波,終于來到了坐落于上海市奉賢區(qū)的上海航海博物館。
走近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外觀酷似船帆的博物館,凸顯了“航海博物館”這個名字中的“航?!眱勺?。
進入博物館,它的內(nèi)部可謂“金碧輝煌”?!笆紫??!蔽覕[出一副超人的樣子,朝著前方“飛去”,“我們?nèi)⒂^面前的這個‘龐然大物’”畢竟對航海有一點兒興趣的我還是對這艘“遠古時代”的大船有著澎湃的好奇心。
這艘大船滿“身”油光滑亮,好似一艘剛出爐的船,我感到很奇怪,便問外公。外公回答:“這艘船涂了桐油,所謂桐油,就一種能讓木頭不腐爛的一種油。這種油……”我懶得聽外公講這番長達千百字的介紹,沿著樓梯上了船。
登上這艘大船,我尋樂地對父親敬了個禮,說道:“報道,船長!船員已經(jīng)就位,請指示!”爸爸也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好!出發(fā)!”這可使一旁的郭晉宇“咯咯”笑個不停。
接著,我們?nèi)チ恕爸袊胶J贰钡摹梆^中館”。并在里頭看見了鄭和的雕像,鄭和和他的船隊一起下西洋的故事。
我們又去了2樓的“戰(zhàn)艦展覽區(qū)”。引入眼簾的是許多中國、前蘇聯(lián)(同俄羅斯)、美國、日本和英國的潛艇、戰(zhàn)艦和艦載飛機,簡直是帥爆了。
而3樓,則是一個大的圖書館,藝術間。藝術間里擺放著許多油畫,每張都畫得都與實物栩栩如生,真叫人敬佩;而圖書館中,則擺放著許許多多的書。
美麗的航海博物館令人流連忘返,不僅在知識方面讓人受益匪淺還使人拓展了知識,真是兩全其美啊!
今天我去了中國航海博物館,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揚帆起航的白色帆船,兩個“白帆”交叉起來,當中鑲嵌著藍色的大字“中國航海博物館”,感覺很奇妙。
一進大門,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簾。這船名為“寶船”,它長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噸,桅桿足有三層樓高,尾巴那兒還有一個比現(xiàn)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兩頭向上翹起,船頭上還刻著一條騰飛的龍。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個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舉世聞名的“水密隔艙”。有了它,如果船只進水,水就會流到水密隔艙里,隔艙只要把門關牢,那么進水就不會流進房間,船就安全了。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艙”這個裝置,可是因為進水量實在太大最后沉沒了。
帆船旁邊還有一個它曾經(jīng)使用過的木錨,那木錨長7.4米,重達一噸,在當時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錨的前端是用鐵打造的,這樣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錨緊緊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在船旁的房間里,我還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獨木舟殘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木舟了!
從八千年之前中國就開始制造各種各樣的船舶?,F(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貨輪和油輪全部都是“中國制造”,最大的貨輪能裝載一萬多個集裝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國的郵輪制造技術還不算發(fā)達,我希望能夠多發(fā)展一下郵輪制造技術。要知道“郵輪,讓生活更美好呢!”。
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在造船技術上一直處與世界領先的位置上,還了解了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和今天的發(fā)展,這真是讓人高興。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普通話宣傳口號主題(大全14篇)
- 2023年名著閱讀宣傳語(優(yōu)質(zhì)13篇)
- 2023年全民閱讀宣傳語(實用9篇)
- 烘焙的宣傳語50字 烘焙的廣告宣傳語(三篇)
- 2023年導游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書(模板18篇)
- 四班班級口號霸氣(精選15篇)
- 2023年共享圖書的宣傳語(通用8篇)
- 愛護環(huán)境宣傳語50字(大全13篇)
- 最新愛護環(huán)境宣傳語20字(實用19篇)
- 復印紙宣傳語 打印復印的宣傳語(3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