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0-04 07:22:18
- 小編:雨中梧
- 文件格式 DOC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一
1、教學內容:《畫垂線》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第二節(jié)課,教學內容在教科書的第66頁。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正確掌握畫垂線的方法;
(2)、通過活動,使學生正確使用三角尺畫垂線,會驗證兩條直線是否相互垂直;
(3)、認識垂線的性質;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作圖能力和應用意識。
3、教學重點:掌握垂線的畫法
4、教學難點:垂線性質的理解及實際應用
二、說教法
整堂課滲透的主要是“學生動筆畫——學生說畫法,討論畫法——教師引導,總結畫法”這樣一個學習模式。首先讓學生通過動手畫一畫來自主探究知識,并及時組織學生分組展開交流,討論,同時教師及時地點拔,啟發(fā),從而使課堂進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三、說學法
四、說教學過程
1、整堂課可以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練習鞏固、導入新知;動手操作、探究畫法;
教師點撥、歸結要點;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暢談收獲與感受。
2、在練習鞏固、導入新知部分。從復習有關“直線位置關系”的知識入手,通過練習幫助鞏固“相互垂直”的相關知識,為新知的探索學習做了較好的銜接準備。
3、在動手操作、探究畫法;教師點撥、歸結要點部分。針對三種不同的要求“給直線畫垂線”、“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分別采?。?/p>
(1)學生自己探究
(2)學生黑板上展示畫法
(3)請學生說畫法,討論畫法
(4)比較畫法
(5)教師引導,歸結畫法”的方式進行教學,目的便是為了給學生留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調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4、在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部分,主要是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要從幸福鎮(zhèn)修一條通往公路的水泥路,你覺得怎樣設計更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對于“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边@一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對于新授知識的鞏固與強化,此外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加深對數學的興趣。
5、最后是暢談收獲與感受。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起到概括要點,歸結全課的作用,也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五、說反思
1、在語言方面,還是老毛病,自己講的話太多,給學生的機會太少,缺乏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動手操作。此外,在說畫法時,自己也有一個地方疏忽了,“重合”與“對齊”有亂混淆,雖然后面改了,但還是暴露了自己備課還不夠到位這一缺點。
2、在時間和內容的安排上還不夠合理,整節(jié)課內容量太多,可以適當把畫長方形這一環(huán)節(jié)舍去放在下節(jié)課,從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點到直線的距離”的認識上,使學生掌握得更透徹。而且在有些環(huán)節(jié)上也重復了,浪費了時間。
3、在自己設計的練習上,由于時間的匆忙了只是大致地點了一下,效果不是很好。
4、總之,在各方面還需更加努力,要多聽課多鉆研,多向師傅和其他老師學習,當然更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二
(一)教學環(huán)境
在我們著手進行課題《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方式與策略研究》的研究開始后,大家齊心協(xié)力探索、研究方法,組內各種分層招數可謂是百花齊放,為此我代表課題組上了一節(jié)分層教學的展示課,以供同仁觀摩點評,為促進數學教學的分層設計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貢獻。
(二)學生情況
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韓莊鎮(zhèn)不同的自然村,由于小學地域的不同,所以學生的基礎各不相同,很多學生的基礎還相當薄弱。因此這種情況特別適合分層教學。
(三)教材情況
本課是人教版初三數學上冊第24章圓第2節(jié)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中的一個課時:直線和圓相切的情況。學生已經有了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以及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數量的認識,本節(jié)課研究直線與圓的特殊位置關系相切,將相切從位置到數量的邏輯自然過渡,進而引出圓的切線的判定和性質。重點是圓的切線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難點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質定理證明中反證法的理解。
二、案例內容設計及說明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引入
環(huán)節(jié)說明: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數學概念在朗讀中更能逐漸理解其本質,因此不光語文需要朗讀,數學也要朗讀。而且針對我班學困生上課聽不懂,不會做的現象,這樣來設計復習方式更能調動我班學生學習的動力,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也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分層的體現。
環(huán)節(jié)二:新知探究
活動
1、引導學生從直線與圓相切的位置及數量關系上來深入探究,通過動態(tài)演示來理解一條直線何時變成圓的切線。
環(huán)節(jié)說明:上節(jié)課得到的圓與直線相切是數量上的關系,通過動態(tài)的演示讓學生明確位置的變化,從而總結出切線的判定。但是引導很重要,從兩個方面去觀察:直線經過哪里?與圓的半徑有什么位置關系?需要老師點撥。并要等待學生來總結,不能操之過急。分層體現1對觀察的結果分別讓兩位程度較差的學生回答,再讓中等程度的學生來總結;體現2對定理的數學表達讓全體學生寫在練習本上,老師選擇展示,并修改;體現3對總結出的判定進行朗讀。
2、將判定的題設和結論互換后的探究。
環(huán)節(jié)說明:反證法在過三點做圓時已有所涉及,所以在這里用反證法證明切線的性質時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然后進行匯報就行,不要進行過多的引申,否則淡化了主題。分層體現1討論交流時采取師傅和徒弟在同一組,師傅負責解釋證明的方法;體現2數學語言的書寫讓學生自己寫并派代表寫在黑板上。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和應用
通過判斷題加深對切線的判定和性質的理解。通過師生共同分析解決幾何解答證明題,并由學生書寫證明步驟。
環(huán)節(jié)說明:判斷題中設置了3道小題,并給出了反例,能使學生更加明確定理的意義。這里教學的分層體現在針對反例來問學困生為什么不對,讓學生說出違背了所需條件的哪一條,強化切線判定條件在這部分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例題的分析采取了小組討論交流的方法,與環(huán)節(jié)二中的分組一樣,分層體現在“師帶徒”弄清解題思路,師傅增強了解題的邏輯性,更嚴密,徒弟學會了解題的分析,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全班安靜書寫步驟。還可以展示在投影下,由學生來評判書寫的是否清楚。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在小結中,除了總結出本節(jié)課所學的判定和性質外,將相關的判定和性質做一歸納很有必要,“在不斷的總結中收獲、進步”不是嗎?同時提出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相關性質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環(huán)節(jié)說明:在小結的分層中判定由程度稍差點的學生總結,哪怕照著書上找都行,并進行誦讀,使其再次熟知所學知識。在性質的總結中,老師拋出兩條本節(jié)未涉及的性質給學生,讓學生課后思考證明,在下節(jié)課時可由學生簡要發(fā)表見解并證明。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練習
通過引導學生添加輔助線,點撥學生圓中常用輔助線的做法,分情況添加恰當的輔助線。這兩個練習旨在拓展尖子生的思維。
環(huán)節(jié)六:作業(yè)布置
通過分層布置,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進行鞏固練習。
環(huán)節(jié)說明:作業(yè)
1、重點面向學困生考察其掌握基礎的程度。作業(yè)
2、針對待優(yōu)生夯實基礎的基礎上,提高其運用能力。作業(yè)
3、是設計的培優(yōu)計劃,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三、案例分析與反思
實際上本節(jié)課中圓的切線的判定定理是為了便于應用而對直線和圓相切的定義改寫得到的一種形式,而圓的切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僅僅要求學生再次感受反證法,并不要求會應用,所以本節(jié)的設計在分層中很注重理解和感知,通過互幫互助和朗讀感知達到難點的突破,另外圓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曲線形,由直線形到曲線形,在知識上是一個飛躍,本節(jié)利用圖形運動變化過程發(fā)現其中圖形的性質,做好了知識前后的銜接,同時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發(fā)揮出了知識的遷移作用。類比也是本節(jié)課所用到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而且在教授過程中難度的控制非常適當,分層的影子處處可見??v觀整節(jié)課的分層之處進入都很自然,也落到了實處,但分層效果的檢測沒有體現出來,這也是遺憾之處。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及解法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等概念.
(2)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并會用數軸確定解集.(二)目標解析
學生能說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特征.
設問(1):依據題意,你能得出幾個不等關系?
設問(2):設抽完污水所用的時間還是范圍?
小組討論,交流意見,再獨立設未知數,列出所用的不等關系.
教師追問(3):怎樣解不等式,并用數軸表示解集?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追問(4):通過數軸,怎樣得出不等式組的解集?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點評
學生嘗試獨立解不等式組,老師強調規(guī)范格式
學生總結歸納,老師適當補充,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一般步驟是:
(1)求每個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數軸找出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寫出不等式組的解集.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方法和步驟.
例2 x取那些整數值時,不等式5x+23(x-1)與
都成立?
設問1:不等式都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小組討論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一般步驟?
(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一般規(guī)律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容.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四
1學習方式:
對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后面知識的基礎,并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fā)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后的證明打下基礎。
3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jié)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教學目標:
(1)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fā)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chuàng)設出問題后,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并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征,還不具備獨立系統(tǒng)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并使個性思維得以發(fā)展。
6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教學方式
復習過渡
引入新知
創(chuàng)設情景
提出問題
建立模型
探索發(fā)現
歸納總結
得出新知鞏固運用
及其推廣
反思小結
提煉規(guī)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fā)展學生個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五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用另一個未知數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并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桐鄉(xiāng)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3.合作學習: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x
5.課堂總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
作業(yè)布置
本章的課后的方程式鞏固提高練習。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六
一學期的工作結束了,可以說緊張忙碌卻收獲多多。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教九(4)班的數學,我總是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進行教學,工作中有收獲和快樂,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以后的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現將教學所得總結如下:
一、在備課方面
在上課前我總是查閱很多教參、教輔,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寫教案,力爭做到熟知知識要點,心中有數。
二、在教學過程方面
在課堂教學中我一直注重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他們自主的去探究問題,發(fā)現知識。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敝挥谐浞职l(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人人參與,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但還是難免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加之經驗不足,不太敢放手,怕完成不了當趟課的教學任務。后來在學?!啊钡慕虒W模式下,才開始進一步嘗試,并在不斷的嘗試中總結經驗。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靈活,不能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不太清楚。上課和復習時該講的都講了,學生掌握的情況怎樣,教師心中無數。導致了教學中的盲目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教學模式下新的教學思想。
2)、熟讀初一到初三的數學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老教師對知識點的處理和對教材的把握,以及他們處理突發(fā)事件方法。
4)、加強轉差培優(yōu)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斷的摸索中,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今后我會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七
1、引入新課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念和知識基礎,從復習有關垂直知識入手,喚起學生的回憶,為新知識的探究學習做了較好的準備。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感受由垂線組成圖形的規(guī)矩之美,從而產生親近數學的情感。
2、新知探究部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以人為本。先讓學生畫一條直線,經過直線上一點畫一條垂線,學生們畫出了不同方位直線的不同側的垂線,初步體會了用作圖工具三角尺畫出的垂線比較規(guī)范;然后教師演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并同步介紹作圖步驟。然后放手讓學生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大家通過動口交流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垂線畫法的探究過程中去,利于了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既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3、課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時間把握的不夠好,造成后面的練習題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做一做。
(2)學生在自主探究畫法時教師對個別“差生”的關注、指導的作用發(fā)揮的欠缺。
今后要繼續(xù)加強備課、預知好學情,注重教法學法的研究與應用,促進教學的實效性的提高。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八
南京市紫東實驗學校 周彬
一、教材依據
《代數式》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七年級《數學》(上)中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材的編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代數式的定義,能辨別代數式,并能正確地書寫代數式以及理解代數式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設計思想
2、設計理念
1、依據創(chuàng)新型學習原則,以建構主義學習論為支點,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活動中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主動構建知識的意義,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完成學習目標,體現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2、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與學生活動有機地結合,可以為數學教學提供滿足不同層次需要,信息含量豐富的課堂學習材料,并通過優(yōu)良的交互性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輔導和及時反饋、評價,以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便于讓學生都掌握有用的數學知識,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
3、通過“朗誦兒歌”,“概念發(fā)展法”、“人人來當老師”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性,再通過開放例題中的條件,去拓展學生的開放思維,讓學生自己編數學題,讓每個學生走近數學、走進生活,培養(yǎng)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與同學的合作能力,把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推向高潮。
3、教材分析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或數量關系有了這樣的基礎本節(jié)教材首先就給出”代數式”描述性的概念同時說明單獨一個數或或單獨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議一議中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數或數量關系得出 0.9a0.8b2a2a215×1.5m 這些代數式在此基礎上引入單項式、單項式的系數、多項式、整式的概念。做一做后,給我們帶來了思考,通過與同學的交流,我們可以發(fā)現 5a8b 這個代數式在不同的背景中,有著不同的意義,這也就說明用字母表示數具有任意性和抽象性,我們還可以對代數式 5a8b 給出其它背景下的含義。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給出抽象的代數式 2xy賦予一個實際意義,從另一個方面來對字母表示數有更深入的理解。代數中列代數式是中考中的考點,列代數式也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所以要深入理解代數式及其含義。
4、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具有好奇、好強、男生積極踴躍參與性高,女生內秀害羞不善言談但踏實認真,班級中已形成了合作交流、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勇于發(fā)現的良好學風,學習氣氛濃厚。
三、教學過程課 題 代數式 課 型 新授課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代數式、單項式、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多項式、多項式的次數、整式的概念。能用代數式表示簡單問題的數量關系。
2、過程與方法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例子感受“同一個代數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實際意義”,“理解符號所代表的 數量關系”。會列代數式,并能解釋一些簡單代數式的實際背景或幾何意義。
一、情 論,操 聲跳下水; 林斯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境 導 作、思 2 只青蛙 2 張嘴,4 只眼睛 8 條腿,撲通 2 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入 聲跳下水; 考,合 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 3 只青蛙 3 張嘴,6 只眼睛 12 條腿,撲通 3 作探究 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 聲跳下水; … … … … …… … … … … 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 勞動就會帶來疲憊。
問題:
問題一:和上一節(jié)緊密聯(lián)系,起
1、你能發(fā)現兒歌中的數字規(guī)律嗎? 到知識前后連貫的作用。
2、你能流利快速地將這首兒歌續(xù)唱下去嗎?
問題二: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及
問題三: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出課 題。知識回顧 字母表示數(見課件)
二、引入新課
從實際生活背景常見圖形、幾何 學生獨 體的面積、體積的表示等學生已 立完成 知的知識入手,引入新知,自然 課 本 感受新知。用搶答的形式調動學 p66 頁 生的積極性。為列代數式做鋪墊。的議一 也為引出代數式的定義及學生探 議 索代數式的特征作好引例 1.觀察分析以下各式有什么特點: s b 從接觸過的知識引入新概念,體 n-2 0.8a 2n500abc2ab2ac2b 5 a 會到有的新知識是建立在舊知識 c 的基礎上的。
三、代數式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嘗 試練習通過具體例子鞏固新知,同時讓 例
意義,4 表示數 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數學。多少萬元? 和數量 例
三、拓展開放思維
五、隨堂練習(備用)
1.請同學們說一說代數式 6p 可以表示什么?
2.(1)一個兩位數的個位數字是 a,十位數 字 獨立思
六、課堂小結 學生總
1、談談收獲,寫出一些代數式,并指出哪 結,各 課堂小結通過談收獲使學生增加 些是單項式,哪些是多項式?說明單項式與多項 小組派 成功感。
2、你能說出其中一個代數式的實際意義 答,其 活動來增加學生、師生合作交流作業(yè) 嗎? 余互相 機會。
3、解疑 補充 課后作業(yè) 課本 68習題 3.2
1、2、3四、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通過富有吸引力、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達到新的課標要求。通過探究性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好奇性,加強學生主動探索,敢于發(fā)現的科學精神。并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語言描述,引導交流形成規(guī)范語言和格式。通過“朗誦兒歌”,“概念發(fā)展法”、“人人來當老師”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性,再通過開放例題中的條件,去拓展學生的開放思維,讓學生自己編數學題,讓每個學生走近數學、走進生活,培養(yǎng)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與同學的合作能力,把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推向高潮。本人認為在導入和引導學生怎么探究及教態(tài)是本節(jié)課的最成功之處。整個課的活動設計我立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歷以及已經掌握的有關數學內容,從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大量存在的代數式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并且自主解決實際問題。
不足之處:如果我再能注意以下幾點效果會更好一些:
1、由于學生的層次各異,在總結問題時,中等以下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明顯覺得信心不足,要注意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把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
2、在學生編題時老師能給以適當點撥,從而充分挖掘出自己的解題能力,效果會更好。
2007 年 3 月 20 日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九
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圍繞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問題,圍繞所設計的問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問題該怎樣設計?圍繞問題該怎樣進行教學,才能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問題設計的策略及反思等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著名數學家費賴登塔爾認為:“數學源于現實又寓于現實,數學教學應從學生所接觸的客觀實際中提出問題,然后升華為數學概念、運算法則或數學思想?!边@一觀念既反映了數學的本質,同時說明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在《有理數的加法》一節(jié)的教學導入時,我首先出示了一周來本班的積分統(tǒng)計表(表中的得分用正數表示,失分用負數表示,)讓學生觀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計
積分 +3 -2 -4 -2 +2 +4
然后提出問題:“誰能幫我們班算出這一周的總積分呢?”結果我發(fā)現大多數同學能用“抵消”的方法統(tǒng)計出這一周本班的總積分。然后我出了一道算式題:“(+3)+(-2)+(-4)+(-2)=?”發(fā)現學生不知道該怎樣算。當學生產生這樣的認知沖突時我便引入了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最后我用表中的數據分成了幾種類型,如正數加正數、負數加負數、正數加負數等,展開新知學習,教學效果較以前有明顯改觀。
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在于:(1)導入的情境問題貼近學生的現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2)情境問題為后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引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沖突。當然,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不當,會直接影響教學。比如,在《函數》一節(jié)的教學時,我用游樂園中的摩天輪引入,當我提出問題:“同學們,當你坐在摩天輪上,隨著時間的變化,你離開地面的高度是如何變化的?”我發(fā)現學生幾乎沒有反應,只是偶爾聽到:“摩天輪?”“很危險……”本來是一個很典型的函數問題,只因為農村學生對該情境的認識模糊,一時沒有進入到虛擬情境中來,導致課堂開端出現“僵局”,也影響了后面的教學工作的勝利開展。
2、教學重點、難點處的問題設計
4、在學習反思中的問題設計
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相對欠缺,學生“重結論,輕過程”的現象較普遍,對學習結果的反思意識淡薄,自我評價不徹底,做錯的題目一錯再錯。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徹底分析錯因,讓學生在錯題中有反思的機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我發(fā)現學生解含有分母的方程時很容易出錯,針對學生做錯的題目,我設計了如的表格:
通過引導學生對錯因徹底分析與校正,學生明白了產生錯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我出了幾道解方程的練習,結果發(fā)現,學生確實重視了錯誤,效果明顯有所好轉。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學問題的設計確實是一種學問,是一種藝術。要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問題情境中去親歷體驗,在對問題的分析、探索與交流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人分享成果,來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十
1、這節(jié)的重點為:去括號。因此,本節(jié)所學的知識實際上就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和深化,要突破這個重點,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掌握。
2、去括號是整式加減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礎,也是今后繼續(xù)學習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數等的重要基礎。
去括號法則是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時會經常出現錯用法則的現象。實驗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號法則、這是由于:
(1)“去括號法則”,增加了記憶負擔和出錯的機會,容易出錯;
(2)去括號的法則增加了解題長度,降低了學習效率;
(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的學習是同化而非順應,易于理解與掌握;
(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是回歸本質,返璞歸真,且既可減少學習時間,又能提高運算的正確率。
1、熟練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guī)律;
2、能正確運用去括號進行合并同類項;
3、理解去括號的依據是乘法分配律。
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guī)律。
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時符號的變化規(guī)律。
青藏鐵路線上,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
解:這段鐵路的全長為100t+120(t-0、5)(千米)
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問題,如何化簡上面的兩個式子?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1你記得乘法分配率嗎?怎么用字母來表示呢?
a(b+c)=ab+ac
2-(-2)=(-1)x(-2)=2+(-3)=(+1)x(-3)=-3
計算(試著把括號去掉)
(1)13+(7-5)(2)13-(7-5)
類比數的運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號
(3)a+(b-c)(4)a-(b-c)
100t+120(t-0、5)=100t-120(t-0、5)=
去掉括號前,括號內有幾項、是什么符號?去括號后呢?
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同;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反.
(2)括號內原有幾項去掉括號后仍有幾項.
(1)8a+2b+(5a-b);(2)(5a-3b)-3(a2-2b)、
課本p68練習第一題、
1、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2、你覺得去括號時,應特別注意什么?
課本p71習題2、2第2題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具
三角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回憶一下,你記得什么叫垂直嗎?
板書課題:畫垂線
二、探究新知
1、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梢杂萌浅邅懋嫶咕€。
1)先畫一條直線。
2)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出的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直角頂點是垂足)。
強調:讓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落在給定的這點上。
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畫線前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
強調: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師講解示范后,學生自己動手嘗
試著畫一個,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該怎么畫呢?
學生動手嘗試,小組內交流。
2)直線外一點a與直線上任意一點連接起來,可以畫出很多條線段。
學生獨立的畫出幾條線段,其中包括一條垂線。
小組內研究交流:這幾條線段在長度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三、鞏固練習
1、68頁4題畫一畫
2、69頁5題
我們在測定跳遠成績時,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呢?為什么?
3、69頁6題
怎樣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個量角器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嗎?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畫垂線,你有什么體會?
五、作業(yè)
練習畫垂線
學生回憶所學知識,并匯報
互相垂直
學生認真觀察,學生嘗試畫垂線,學生敘述畫垂線的步驟,學會畫垂線的技巧,學生畫垂線并互相交流,學生動手嘗試,小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
學生獨立畫出垂線,組內同學互查
學生組內討論,全班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動手畫垂線。
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通過練習,鞏固畫垂線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得體會(匯總8篇)
- 最新MBA自我鑒定(通用8篇)
- 最新寫給老師的感謝信(通用10篇)
- 最新學生介紹信格式(優(yōu)質11篇)
- 2023年轉專業(yè)申請書(模板13篇)
- 就業(yè)自薦書十網(模板13篇)
- 米運動會廣播稿字十網 運動會廣播稿廣播稿(模板9篇)
- 先進事跡材料個人主要事跡(實用13篇)
- 2023年泰戈爾詩集讀后感(匯總9篇)
- 2023年快樂國慶節(jié)教案(優(yōu)質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