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2-06 06:19:03 頁碼:7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2024-02-06 06:19:03    小編:薇兒

寫總結(jié)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知識的漏洞和不足之處,進而更好地優(yōu)化學習過程。充分準備和積累素材,包括文字、圖表、案例等,以提供足夠的論據(jù)和支持。生活中沒有永遠的不變,我們應(yīng)該學會適應(yīng)變化,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一

爸爸從精品店買了一個藍色的地毯回到家,爸爸把地毯放到地上。爸爸說:兒子,毛筆字練完了嗎?兒子說。:爸爸,我馬上就練完了。爸爸聽完兒子的話,爸爸又來到沙發(fā)上睡著了。兒子寫完了,把自己練好的紙掛在墻上。兒子把墨水忘記蓋蓋子,就拿墨水和筆出來了。兒子看見爸爸的地毯趴他在地毯上了。這時爸爸醒來了。走到地毯旁,兒子一不小心把墨水碰了一下。爸爸看見了兩只手抱住頭,腳合在一起。兒子去接,可是沒有接到。爸爸生氣了說:看我不打你。

說完爸爸就走了。兒子想:爸爸又要打我,我得想個辦法。突然兒子想到了辦法。這時爸爸回來了。

爸爸準備要打兒子看見兒子在墨水的地方畫成了一只表虎。爸爸就沒有打兒子。爸爸想:畫的還真不錯。兒子也想:這下爸爸不會打我了吧,我真聰明。兒子的腳一甩一甩的。

爸爸看著兩只手向下了。這時兒子又在旁邊畫了一只老虎。兩只老虎看起來很兇猛。爸爸想:我也來試試。

于是爸爸和兒子一起畫。爸爸拿墨水倒在地毯上。爸爸覺自己畫的很好看。而兒子在看自己剛才畫的兩只老虎。看完后兒子看到爸爸畫的龍說:爸爸你畫的是什么呀?爸爸說:這是一條龍兒子又說:爸你畫的真好看!

爸爸聽了兒子的話說:爸爸可是專業(yè)的畫家畫的當然好,爸爸再來畫一只小貓給你看看。爸爸先把小貓身子和腿畫了出來,再畫小貓的尾巴和臉,最后爸爸把小貓眼睛嘴巴畫了出來。一只小貓畫好了,爸爸說:你看怎么樣兒子說:爸爸你畫的更好看。爸爸覺的自己很自豪。兒子說:我們倆再畫一只動物看誰畫好看爸爸說:好。他們倆就開始畫。兒子畫的是小狗,兒子先畫小狗的身子和尾巴,再畫小狗的腳和臉,最后兒子把小狗的眼睛和嘴巴畫了出來。兒子畫好了覺的自己畫的一定好看。爸爸畫的是長頸鹿,爸爸先畫長頸鹿的臉和脖子再畫長頸鹿的身子、腳和尾巴,最后畫長頸鹿的眼睛和嘴巴畫丁出來。爸爸畫好了也覺的自己畫的一定好看。結(jié)果他們倆畫的都很好看。

兒子和爸爸看著自己畫的動物爸爸一只手放在臉上手像是對勾,另一只手放在口袋里。爸爸想:這個地毯真好看。看著爸爸還笑了。兒子斜著頭看,覺的這個地毯太好看了??粗鴥鹤右残α恕?/p>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二

《雨巷》通篇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風景畫,借此營造出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行走的彷徨者?!拔摇痹诠录胖腥詰阎鴮γ篮美硐牒拖M你裤脚c追求,“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詩中“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xiàn)的。這種心態(tài),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在藝術(shù)上,本詩也鮮明地體現(xiàn)了戴望舒早期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于音樂美的追求。詩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詩還回蕩著一種流暢的節(jié)奏和旋律。正如葉圣陶所說,《雨巷》是“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本詩有“四美”:。

一是詩的意境很美。

以“雨巷”為題,設(shè)計了一個獨具匠心的環(huán)境。全詩以“我”在雨巷中彷徨為主線,在彷徨中,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整首詩滲透著哀怨、彷徨的情感,“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詩人好像積蓄了滿肚子的憂愁,一開筆就傾瀉出來,營造了憂愁的凄美的意境。而詩中的意象――油紙傘、雨巷、丁香、籬墻等,也都渲染著淡淡的哀愁。

二是詩的語言很美。

語言是詩的眼睛,也就是音樂美,有音樂一樣的感覺?!皳沃图垈?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弊x著這樣的語言,就使人感覺好像是走進了一個美麗的山谷,在山谷里喊著,聽山谷的回音一樣,回環(huán)往復;也好像品酒一樣,那種喝下去后,慢慢品味的感覺,要說有多好就有多好。“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這樣反復地吟唱,樂感很強。

三是詩的結(jié)構(gòu)很美。

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六行,每行長短不等,押韻的位置錯綜變化,常用首語重疊,第一節(jié)詩用“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最后一節(jié)詩反復出現(xiàn),中間又把詩人哀怨、彷徨、凄清、惆悵、迷茫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使得全詩回蕩著一種深沉的優(yōu)美的旋律,細膩而傳神地暗示了詩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四是主旨的朦朧美。

這首詩的主旨很朦朧,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有的人說,這是一首愛情詩,也有的人說,這是表達詩人在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中彷徨,不知道該怎么走,感覺到前路迷茫。

在新詩中,《雨巷》是一個“憂愁”的文本。詩中的“丁香”意象、迷離的音樂美和情緒的抑揚頓挫,使它呈現(xiàn)出一種異樣的美感。在文學的雨巷中,讀者往往不滿足于“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而還想企圖捉住她。于是,她“像夢中飄過的丁香”般飄過我們的身旁,消散在我們的視線中。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

鑒賞。

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詩風的韻致,但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歌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拔摇彼坪踉谄诖裁?、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她”出現(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拔摇敝挥凶栽棺园员試@。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詩的開頭一節(ji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睂懙氖敲酚昙竟?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著愁怨的姑娘”。詩開頭點明了詩的主旨是抒寫詩人追尋的“希望”。被蒙蒙細雨籠罩的“雨巷”“悠長、悠長”,沒有盡頭,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蔼氉浴?、“寂寥”暗示了詩人知音難覓,孤獨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那么,這“姑娘”是誰?詩人心目中的“姑娘”結(jié)著什么樣的愁怨?這是寫詩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嗎?這是寫詩人對愛情的渴盼嗎?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那么,就讓我們循著詩人在雨巷行進的足跡,躲在一旁,悄悄地窺視吧。

第二節(jié)“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詩人反復地拿丁香來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jié)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圣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她愁什么?莫非是憂愁那負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許是,也許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靈,高雅而圣潔,美麗而動人。

第三節(jié)“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边@丁香一樣的姑娘,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終于姍姍走來了。她“像我一樣,像我一樣”,讀到這里,我們恍然有所領(lǐng)悟:原來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樣的美麗,也有姑娘一樣的高潔,也有姑娘一樣的憂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許是,也許都不是。我們不必追問得那么具體,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確切。因為詩畢竟是詩,正如前人所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庇绕涫谴魍嬖缙诘脑姡蠖疾皇侵苯訉ΜF(xiàn)實的摹寫,而往往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詩家所說:“一個人在夢里泄露自己的潛意識,在詩作里泄露隱蔽的靈魂,然而也只是像夢一般朦朧的。從這種情境,我們體味到詩……是在于表現(xiàn)自己與隱藏自己之間?!?/p>

第七節(ji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毀滅了,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追求。詩的末尾與首節(jié)回應(yīng),我依然獨自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著”改為“飄過”,讓詩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朧迷茫的夢幻中結(jié)尾。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三

我家有許多藝術(shù)品,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在客廳擺放著的`那件唐三彩馬!那是7歲時一位阿姨送給媽媽的陶瓷藝術(shù)品,以前我很早就聽說過唐三彩,但從來沒有深入的了解過,今天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來當一次大家的解說員吧!

唐三彩馬的造型分為五種,一是奔馬俑,二是提腿馬俑,三是馬上人俑,四是馬拉車俑,五是立馬俑,我家的就是最常見的立馬俑。

這件唐三彩高馬32厘米,長15厘米,四條腿立于長方形底板之上。大致的顏色是棕黃色的,用綠色、黑色、白色做點綴,顏色鮮艷,任何一部分做的都一絲不茍。

馬頭微微向左傾斜,雙耳豎立,眼睛圓睜,像是在盯著誰。它張著嘴巴,嘴巴下面有一小撮兒黑色的胡,馬的鬃毛是白色的,梳理得很整齊,脖子上掛著五個綠色的小鈴鐺。

它的背上掛著一個馬鞍,馬鞍前面高后面低,是翠綠色與棕黃色交接的,馬鞍后面還裝飾著六塊玉,左右面分別有三塊,看起來讓人覺得這是一匹非常名貴的好馬!

馬身體下面一定少不了支撐它日行千里的馬腿。它前面那兩條腿直直的,后面的兩條腿略微彎曲,馬的尾巴是白色的,修剪得非常整齊,馬蹄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裝飾品非常豐富!這匹馬頭小頸長,膘肥體壯,腿部強勁有力,處處都透著人一股內(nèi)在的美,真實的美。

這匹馬在我家的客廳構(gòu)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忍不住對它多欣賞一番!

它雖然只是一件藝術(shù)品,卻處處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四

《雨巷》整體上傳達出的是詩人的一種對于人生的感悟與人生的體驗。能夠喚起隱藏于我們心靈深處的悠遠的人類情懷,它能夠使老人們緬想逝去的美好時光和種種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與渴望,又煽起了處于青春期的男女們情感的躁動與種種囿于現(xiàn)實還無法實現(xiàn)的愛情理想與人生憧憬。有人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以后的苦悶與彷徨,這有其時代的印痕;有人說它寫的是詩人在愛情生活中的感傷,是有其憂郁情感的郁積,這也有其根據(jù)??傊撬倪@首詩的不確定性與模糊性,才給予讀者們無窮無盡的有關(guān)愛情、人生、社會、以至宇宙的奇妙的遐想?!队晗铩穫魅窘o讀者的是一種無可名狀的渴望與惆悵。

首先,是《雨巷》優(yōu)美的音樂性。葉圣陶先生曾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由于《雨巷》的優(yōu)美的音樂性,才使它在各個文化層次的讀者中傳播甚廣,從而引起了許多不同層次的讀者的強烈的情感共鳴的。這種音樂性也是雙重的:外在的是《雨巷》的和諧的音律,由于中國傳統(tǒng)的音節(jié)押韻的運用,及外國詩歌中的一些技法的融會,使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節(jié)奏感與音樂感,從而在吟誦中使讀者對詩的內(nèi)容與情緒有所感悟,加強了詩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更為重要的是詩人心中的內(nèi)在的音樂性,整首詩都可視為詩人是在用心吟唱,所以這首詩外在音樂的旋律正是其內(nèi)在的音樂旋律的自然流淌?!队晗铩方?jīng)由其優(yōu)美的音樂性,成功地獲得了讀者群的認同,為讀者更好地接受其美感創(chuàng)造了條件。

其次,是《雨巷》成功地使用了來源于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象征手法?!队晗铩防锏哪菗沃图垈愕脑娙?,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特別是這位“陌路麗人”,走進而又遙遠,似乎永遠消失,似乎又留下了什么,身份和寓意始終難以確定。詩人既沒有浪漫式的直露告白,也沒有寫實式的綿密刻畫,于是那雨巷,那頹墻,那丁香般的惆悵,那嘆息般的目光……便朦朦朧朧地幻化出全詩的意境,這些都并非真實生活本身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審美意味的抒情形象,是難以言說的象征。讀者憑借各自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可以聯(lián)想到一次甜蜜愛情的錯過,或是一個理想機遇的失去,但無論你怎樣悠悠遐想,卻總脫不開那全詩情韻的主旋律。一首小詩竟能產(chǎn)生類似音樂的藝術(shù)效果,這也許就是成功的象征所特有的妙處。

第三,是戴望舒在運用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shù)手法的同時,也很好地融進了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意象。在《雨巷》中,詩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這顯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也在《浣溪沙》里用“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將丁香結(jié)和雨中惆悵聯(lián)在了一起。顯然地,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了《雨巷》的意境和形象,但詩人作了進一步的融會與創(chuàng)造。這種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在:一是“雨巷詩人”將古人慣用的丁香結(jié)的意象擴展、增值,由丁香結(jié)象征愁心轉(zhuǎn)喻為“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愁怨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樣一個嶄新的形象體現(xiàn)詩人的審美追求與多層次的審美意蘊。其二,雖然雨中這一丁香一樣的姑娘的意象帶有中國古典詩歌的韻味,但這一意象由于與西方現(xiàn)代派詩歌善于把握住人的印象直覺的優(yōu)點及慣用意象的疊加和聯(lián)絡(luò)的奇特的特點結(jié)合起來,從而就帶有一種現(xiàn)代色彩與審美眼光,給人以一種“熟悉的陌生人”的效果。其三,《雨巷》中的審美意象,并不是一種定型化的抒情形象,它有著很大的自由度,有其形象的不確定性與形象的延展性,從而擴大與增加了讀者的想象空間,使詩中的意象獲得了一種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藝術(shù)美感。

第四,用濃重的象征色彩吟詠出青年人面對現(xiàn)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的聲音。詩人講黑暗而陰沉的社會比喻為悠長、狹窄又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沒有聲音,沒有快樂,有的只是詩人這樣默默彳亍著的彷徨者。他懷著一個希望,希望美好的理想能夠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那個“姑娘”就是這樣一種象征,但是詩人也明白,這是一個很難實現(xiàn)的理想。她和自己一樣愁苦彷徨著,來了又匆匆消失了,像夢一樣,又留下了孤獨的詩人獨自在黑暗中彷徨。

有不少論者說,《雨巷》是詩人“用一些皂泡般的華美的幻象來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shù)上的和諧音律美外,“在內(nèi)容上并無可取之處”。其實,這是不正確的。1927年的夏天時中國歷史上一個黑暗的時代,革命者被反動派血腥的屠殺,白色恐怖籠罩著全國。曾經(jīng)熱烈響應(yīng)革命的青年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迷茫痛苦著,他們渴求希望的出現(xiàn)。《雨巷》就是這部分青年的心境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1927年3月他曾受過反動當局的逮捕,反革命政變后他隱居江蘇松江,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困苦,這種情緒不能籠統(tǒng)的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展現(xiàn)了一代因現(xiàn)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而彷徨的青年人的心聲。這是一種失望的聲音,低沉的傾述與自白。所以,我們說《雨巷》是用濃重的象征色彩吟詠出青年人面對現(xiàn)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的聲音。當人們讀了雨巷,并不要永遠隨著作者彷徨在雨巷中,其實人們會憎惡這雨巷,渴望沖破這雨巷,走到一個寬廣、充滿陽光、沒有仇怨的地方。

戴望舒是一位富有東西方藝術(shù)才華與敏銳的藝術(shù)感受力的現(xiàn)代派詩人,他自己所注重的是詩情的自身流動,渾然一體的生命活力,而《雨巷》正實現(xiàn)了詩人的藝術(shù)主張:“詩應(yīng)當將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而使人感到一種東西,詩本身就是一個生物,不是無生物”。

更多。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五

首先,它把敘事與抒情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可以說它既是敘事詩,又是抒情詩,或者說它既是以抒情見長的敘事詩,又是以敘事見長的抒情詩。詩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節(jié),又有真摯動人的情感。從為琵琶女作詩傳的角度看,是敘事詩,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詩中琵琶女的身世構(gòu)成一層故事,讀者可以通過幾個片段看到她從“十三學得琵琶成”到“老大嫁作商人婦”的悲慘經(jīng)歷。作者由京城貶居江州的遭遇也構(gòu)成一層故事。與此同時,良人此次相遇,由送客到聞樂,到演奏,到琵琶女和作者先后自敘身世再到彈奏和滿座掩泣,又是一重故事。由于有這樣三方面的結(jié)合,所以《琵琶行》的故事顯得豐富曲折,不同凡響。從抒寫遷謫意來講,等于是抒情詩。詩中作者直接出場,與琵琶女共訴天涯淪落之痛,抒情氣氛濃郁。于是在敘事與抒情的緊密結(jié)合中,哀怨悱惻的悲劇主人公。

這一特點是與這首詩的主題有關(guān)的?!杜眯小返闹黝}具有雙重性。詩中既刻畫了一個漂流淪落,凄楚孤苦的琵琶女形象,又通過“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抒發(fā)了作者自己“謫居臥病潯陽城”后的苦悶心情,塑造出作者橫遭貶謫,郁郁寡歡的形象。琴撥既傾瀉了琵琶女的滿腹辛酸,也撥動了作者受了創(chuàng)傷的心弦,于是兩種身世,一種悲痛,互相映襯,互相感染,使全篇在敘述中充滿了強烈的抒情?!杜眯小分饕峭ㄟ^作者自己的口吻抒情的,這種強烈的主觀色彩是有其原因的。白居易本是抱著強烈的濟世思想走上仕途的,特別是在任諫官時“有闋必規(guī),有違必諫”,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樹,但他卻遭到了政敵的誹謗,最終在種種責難下,被貶到江州,此時現(xiàn)實與理想發(fā)生了劇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濟天下,但又苦于報國無門;他何嘗不想從此只獨善其身,但又感到于心不安。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時候,只不過他素來樂觀曠達,恬然自安罷了,這次“感斯人言,始覺有遷謫意”(見《琵琶行》序)。感情的閘門再也控制不住這積蓄已久的洪濤,終于激動得“江州司馬青衫濕”了。

詩中還有細致傳神的人物描寫。《琵琶行》不像《孔雀東南飛》那樣對劉蘭芝有一段很集中的肖像描寫,避免了具象過多之嫌。但同時又配合情節(jié)發(fā)展,在關(guān)鍵時刻加以點畫,著墨不多卻能細致傳神。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整頓衣裳起斂容”都是明顯的例子。詩中心理描寫的內(nèi)容也很豐富,特別是“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借音樂描繪曲傳琵琶女的內(nèi)心世界,更是心理描寫中一種新的成功的'嘗試。

另外,這首詩中寫景的句子雖不多,但與敘事抒情相配合。景物描寫側(cè)重于在故事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刻用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氣氛。“楓葉荻花秋瑟瑟”,這開頭的第二句就已為全詩悲涼的情調(diào)定了弦。詩中三處關(guān)于江月的描寫,“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前后映帶,使整個環(huán)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江水之中,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這首詩還富于音樂美。為了避免平淡沉悶,全詩不斷地換韻,少則兩句,多則十幾句,讀起來如行云流水,更增加其一唱三嘆的情致。例如詩中關(guān)于音樂的一段描寫,優(yōu)美的語言隨著琵琶曲“三兩聲”,“續(xù)續(xù)彈”,“銀瓶乍破”,“曲終收撥”的變化,將音樂的輕重緩急,旋律的抑揚分合形容備至,再加上疊字的回環(huán)往復,本身也染上了強烈的音樂感,變成了一曲用文字譜成的樂章。

總之,這首詩正是以它在藝術(shù)上耀眼的光華千百年來被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地傳誦,并將繼續(xù)傳誦下去。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六

自夏、商、周至秦、漢整個青銅器發(fā)展史,大約可以分為十三期:即夏為二里頭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為早、中、晚三期,戰(zhàn)國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漢為青銅器發(fā)展史的余輝。

青銅藝術(shù)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個主要部分,它與歷史、冶金、文字、造型美術(shù)有著相當密切的聯(lián)系。商、周青銅器歷來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榮譽。

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據(jù)史籍記載、商、周兩代是青銅器制作的黃金時期。中國最早的青銅器誕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甘肅省馬家窯,馬廠文化遺址曾出土那時期制作的銅刀。

商、周時期,我國的冶金技術(shù)水平進步很快,青銅器制作進入頂峰階段。這時期出品的青銅器,是世界青銅文化中最典型,最豐富的代表。

早期的青銅器種類很多,用途廣泛,主要種類有兵器、炊器、酒器、食器、水器、樂器、銅鏡、車馬飾、帶鉤、度量器、動物造型等。西周社會還對青銅器使用制定嚴格的等級。

以禮器來說,就有“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的規(guī)定。許多貴族視青銅器為身份的象征,除身前大量享用,死后也把大量的青銅器隨葬。

《呂氏春秋?節(jié)喪》曾記載:“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夫玩好、貨寶、鐘、鼎、壺、輿、衣、被、戈、劍,不可勝其數(shù),諸養(yǎng)生之具無不從者?!?/p>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七

上午洗衣服,幵始讀《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二部。下午到美術(shù)館看畫展。

看畫的人不少,但大廳里很安靜。一幅國畫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誰?畫面上畫著個怪老頭,他揚著頭,張大了嘴,白發(fā)和胡須向四方飄散著,他那赤裸的、瘦骨嶙峋的古銅色身軀向前傾斜。一雙青筋暴露的手在空中揮舞,像是要抓住什么。而最吸引人的,是他那雙眼睛。那是一雙瘋狂的眼睛,閃射著一種奇異的光芒。然而當你盯著它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在那瘋狂的眼神后面,貯存著多少對光明的渴望,多少烈火般的期冀、多少堅韌不拔的自信自強啊!那雙眼睛緊緊盯著的,是一輪高懸在地平線上的火紅的太陽。

看著這凝固在畫幅上卻又永遠奔騰運動著的奇異形象,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我身體中生發(fā)起來、擴展開去,我激動得心都要爆裂了!不知為什么,我真想馬上把此刻的感受傾吐給正在身邊隨便哪一個人。

周圍已經(jīng)聚集不少看畫者,大家都仰著頭,默默地盯著看,象無數(shù)虔誠的信徒在瞻仰神明的圣容。我覺得氣氛是這樣的莊嚴而凝重。一個坐在輪椅中的小姑娘也默默加入這莊嚴的一群,她吃力地抬起那和身體不成比例的大大的腦袋,一雙蒼白的手緊緊握住輪椅的扶手。多奇怪呀,我發(fā)現(xiàn)她的眼中,竟閃現(xiàn)出跟夸父一樣的目光。我不由得靠近她,生怕她孱弱的身體經(jīng)受不住這巨大熱情的灼烤。此刻,在她心屮的地平線上,一定也升起一輪燃燒得噼噼剝剝的太陽吧!

我似乎今天才認識到什么是藝術(shù),什么叫做藝術(shù)的魅力!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東下夔州。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吐蕃、回紇經(jīng)常犯邊,地方割據(jù)勢力的爭斗也愈演愈烈,時局頗不太平。代宗大歷二年(767)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百病纏身,耳聾齒落,年已56歲的杜甫獨自登上長江邊上的一座高山,面對洶涌奔騰的長江水,詩人感慨萬端,于是寫下千古名作《登高》。

前四句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lián)寫眼前具體景物。作者選擇了“風”、“天”、“猿嘯”、“渚”、“沙”、“鳥飛”六種有代表性的景物,每種景物后邊加了一個形容詞,十分準確地寫出夔州清秋獨有的特點和凄涼的韻味。頷聯(lián)則由近及遠,虛實結(jié)合,滲入作者的想象,從大處著筆,寫出夔州無邊無際的秋色?!盁o邊”,見其遼遠;“蕭蕭下”,不僅寫秋聲,亦可見秋色之深?!安槐M”,寫長江源遠流長;“滾滾”,寫長江風急浪大,波濤洶涌。這兩句寫景,雄渾壯觀,境界闊大。以上兩聯(lián),把萬里山河的秋空、秋氣、秋聲、秋色一一寫出。當年孔子曾在長江邊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睆拇耍Ч盼娜苏驹陂L江邊幾乎都要發(fā)出對于時間的興嘆。杜甫也不例外。他本來懷有救濟蒼生、致君堯舜的抱負,但卻生逢亂世,半生窮困潦倒,四處漂泊,“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如今年齡老大,卻一事無成,現(xiàn)在面對滾滾東逝的江水,百感交集。因此,借景抒懷,無形中傳達出流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喟。

總之,這首詩通過秋江秋景的描繪,抒發(fā)了詩人半生艱難的身世之感和憂國傷時的情懷。是詩人晚年重要的代表作。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也有著極高的成就。

首先是它的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力。前四句寫景,由近及遠,由高到低,詩人馳騁萬里,上天入地,為我們畫出一幅遼闊高遠的秋景圖畫。頸聯(lián)從空間(“萬里”)和時間(“百年”)橫縱兩個方面,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衰病殘生,幾乎概括了詩人的一生。尾聯(lián)則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愈寫愈深。這樣巨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在古詩中實在少見。

其次,詩人善用深秋景物渲染蒼涼的氣氛,烘托沉郁的感情。這與后面的抒情遙相輝映,情景交融。

另外,律詩本來只要求中間兩聯(lián)對仗,而此詩八句皆對,不僅有上下對,也有當句對(如首聯(lián))。格律嚴謹,屬對精工,而又一氣貫注,流暢自然。

這首詩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明代胡應(yīng)麟評價說:“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移,深沉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此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九

課堂中教師的魅力在語言的藝術(shù)中彰顯。教師如果具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若懸河、談吐脫俗,用精湛的語言將無趣變?yōu)橛腥?、將無聲變?yōu)橛新暋o形變?yōu)橛行?,便使教育教學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用教學語言的魅力去打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讓學生樂學、會學、善學,引導他們在人生和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是教師的責任。

一、經(jīng)常運用催人奮進的激勵之言。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讓自己的語言具有激勵性。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與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本o張有序的課堂上和生活中,恰到好處地運用激勵語言,往往能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能激起奮進的火花,產(chǎn)生強大的推動力。例如有位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時說到:“真是與眾不同,多么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考啊。你有一雙智慧的眼睛,能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真了不起!”“誰來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說錯了不要緊,老師最喜歡舉手的同學,因為你們是最自信的人?!薄痪渚浼畹脑捳Z讓每個學生都有了前進的動力。面對學生,教師的話講得得體就具有感染力、講得精彩就有影響力、講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講得深情就是沖擊力。所有這些“力”加起來就是一種強大的驅(qū)動力。它推動著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高效地向前展開,也激勵著每位學生健康活潑地走向成功。

二、適時運用感人心脾的溫情之言。

別林斯基說:“情感是語言在表達過程中的乘號”。語言中充滿情感,會使語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真誠是人類情感中的真金,真情是教師語言最基本的特色。于漪老師也說:“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迸c學生對話交流,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對優(yōu)秀生的贊美,還是對后進生的批評,都需要我們付出真情。俗話說得好:春風化雨暖人心。教師的語言應(yīng)該像春風化雨一樣,溫暖孩子們的心,使之感動、使之茁壯成長。用語言去感動學生應(yīng)是魅力教師必備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外,還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進行全方位的積極引導。這種引導,可以使學生得到深刻的啟迪,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還記得《四塊糖》的故事嗎?與其說是陶行知先生用“四塊糖”轉(zhuǎn)變了孩子,倒不如說是他是用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感化了孩子。

恰當運用令人叫絕的機智之言。

我們知道,在平常的課堂上學生的回答有時會與老師的意圖背道而馳,這時有的老師則以“不太好,請坐!”“不準確,誰再來!”等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喪失發(fā)言的勇氣,從而漸漸喪失學習興趣。而特級教師賈志敏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fā)。

有一次他讓學生認讀“姆”字,結(jié)果一位同學站起來脫口而出:“養(yǎng)母”的“母”。學生一片嘩然,可賈老師微笑著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你們別急,他沒說錯,只是沒說完!”接著又轉(zhuǎn)向那位學生:“你說得對的,是‘養(yǎng)母’的‘母’……”這位學生在賈老師的點撥下立刻糾正道:“‘養(yǎng)母’的‘母’加上一個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痹谫Z老師不動聲色的巧妙引導下,避免了學生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他們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還會擔心什么呢?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了。

四、偶爾運用耐人尋味的幽默之言。

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利用幽默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更好。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課堂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他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時的“幽默之舉”是令人記憶猶新的。文中寫到雜草被大夫用除草劑噴灑過后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有一個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聲音非常洪亮。于老師笑了笑說:“要么你的抗藥性強,要么這除草劑是假冒偽劣商品,來,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說完,于老師就鼓起氣朝那位學生做了個噴灑農(nóng)藥的動作,同學們和聽課老師都笑了,該同學也會心地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又讀了一遍,這次讀出了效果。這樣的幽默語言調(diào)節(jié)了課堂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啟迪了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得以發(fā)展,更讓課堂增加了濃濃的人文氣息。這種幽默顯示的是教師的智慧、傳遞的是教師的關(guān)愛、承載的是生動的啟示、激活的是愉悅的情感,真是令人折服,耐人尋味。

五、見機運用啟人深思的含蓄之言。

魅力教師的教育教學語言也離不開含蓄。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用說半截話或一語雙關(guān)的辦法,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種做法常有千言說不透、一語破真諦的妙用。有的教師為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波濤,不直截了當告訴學生答案,而是繞著彎子設(shè)問,層層深入,啟人心智,讓學生得知識、明事理、受教益。有的教師為使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受到教育,從不諷刺挖苦,而是從尊重學生的人格出發(fā),善意地提醒啟發(fā),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六、整體講究語言的音韻之美。

魅力教師要像歌唱演員一樣有一副好嗓子,一開口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目光全部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教師如果要達到這一效果,是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的。一方面要教師平時多去訓練,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控制自己的發(fā)音。教師在說話的過程中,注意聲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停頓時間的長短。這樣的語言才富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感染力。

魅力教師要用準確規(guī)范、生動形象、含蓄韻味、音色優(yōu)美的語言去感動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去演繹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啟心智、陶冶情操。聽魅力教師的課不僅是獲取知識,而且是一種美的享受。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

杜甫的山水詩,早期作品很少,描繪了祖國名山洋溢著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描繪蜀中壯麗山水景色和風土人情,抒發(fā)其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情懷的山水詩,主要是在他寓居成都草堂時期。乾元二年底,杜甫攜家人抵達成都,當時成都尚未遭戰(zhàn)亂,保持著某種程度的穩(wěn)定局面。第二年春天靠親友的周濟,詩人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營建了一座草堂,他算是暫時安居下來。雖然詩人當時全家生活很貧困,但今非昔比,生活環(huán)境變遷,比較安定,使他有可能細致地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創(chuàng)作出不少于以山水田園、自然景物為吟詠對象的清新雋永、恬靜淡遠的山水詩篇。如《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yīng)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边@是一首很成功的題畫詩。(《南史?蕭子良傳》)附:“賁于扇上畫山水,咫尺之內(nèi),便覺萬里為遙。”而讀來不像用事,至于結(jié)尾語完全是詩人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自己看畫時的豪興,對著王宰的山水圖,回想自己年輕時游賞過的吳淞江水,竟想將畫剪下,突出地表現(xiàn)了他對山水圖的'喜愛。又如《水檻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边@首詩寫詩人離開塵囂的閑適心情。首聯(lián)寫草堂環(huán)境。此處離城郭很遠,庭園開闊寬敞,旁無村落,因而詩人能極目遠眺。中間四句寫眺望所見景色?!俺谓缴侔丁?,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似乎與江岸齊平了。這是寫遠景。“幽樹晚多花”,草堂四周郁郁蔥蔥的樹,在春日的傍晚,盛開著姹紫嫣紅的花。這是寫近景?!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睘闅v代傳頌的名句。魚兒在蒙蒙細雨中不時出沒于水面,燕子在微風吹拂下,在天空差池飛翻。葉夢得《石林詩話》云:“詩語忌過巧。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此十字,殆無一字虛設(shè)。細雨著水面為漚(水泡),(按歡欣跳躍)。若大雨,則伏而不出矣。燕體輕弱,風猛則不勝,惟微風乃受以為勢,故又有‘輕燕受風斜’之句?!痹娙思氈旅枥L了微風細雨中魚和燕子歡欣的動態(tài),借以表達詩人熱愛春天的喜悅心情。尾聯(lián)以“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家”對比,更顯得這兒非常閑適幽靜。

除寓居草堂以外,杜甫在流寓東川梓州、閬州時也寫下不少清新可愛的山水詩。如《泛江送客》、《上牛頭詩》、《登牛頭山亭子》、《野望》、《自閬州領(lǐng)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等都是。

第一,細致具體的描摹,注重寫實和現(xiàn)實美。

杜甫的山水詩,注意于精細逼真的描摹與刻畫,以再現(xiàn)蜀中山水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形象。如寫鐵堂峽的陰森奇絕:“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鐵堂峽》)積草嶺的高峻奇險:“連峰積長陰,白日遞隱見。颼颼林響交,慘慘石狀變?!?《積草嶺》)龍門閣的凌空驚險:“危途中縈盤,仰望垂線縷。滑石欹誰鑿,浮梁裊相柱。“(《龍門閣》)石柜閣的清幽秀麗:蜀道多早花,江間饒奇石。石柜層波上,臨虛蕩高壁。清暉回群鷗,暝色帶遠客?!?《石柜閣》)白沙渡的清曠:“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角?,沙白灘漫漫?!?《白沙渡》)水會渡的宏肆:“大江動我前,洶若溟渤寬?!边@一幅幅的圖畫,攝取的都是蜀地山川實景,描繪又如此窮形盡相,峭刻生新。

第二,選取山水中最鮮明、最富有地域色彩的部分概括描繪,于形象的畫面中寄寓家國之思。

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時的山水詩,意象與意境獨具一格,最能體現(xiàn)其沉郁悲涼的總體基調(diào)。這時杜甫是“弟妹蕭條各何在,干弋衰謝兩相催”(《九日》)。安史之亂、崔旰叛亂、回紇入侵又使國家瀕于崩潰,國難家愁,百憂交集。所以此時的山水詩籠罩著沉重悲涼的氣氛。如“江上日多雨,蕭蕭荊楚積。高風下木葉,永夜攬貂裘?!?《江上》)“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边@些山水詩的意象多選擇夔州特色的高山峽谷、長江大河、以抒發(fā)悲秋情懷。在富于地域色彩的自然風光中寄寓時世和人身之悲。在這些詩句中,詩人為我們描繪的是波浪滔天、風云匝地、秋意蕭森的開闊畫面,意象如急管繁弦,奔涌而來;詩句跌宕錯落,跳動著急遽不寧的氣韻;色調(diào)錯暗蒼茫,蘊涵著令人窒息的氛圍。

杜甫山水詩的時間順序倒置、相距萬里的空間同時出現(xiàn)的奇異現(xiàn)象,在藝術(shù)時空關(guān)系的新結(jié)構(gòu)中竟然成為極合理的事實。宋人吳沆說:“杜詩句意,大抵皆遠,一句在天,一句在地。如‘三分割據(jù)行籌策’,即一句在地,‘萬古云霄一羽毛’,即一句在天……”如‘關(guān)塞極天惟鳥道’,即一句在天,‘江湖滿地一漁翁’,即一句在地?!?《環(huán)溪詩話》)所謂“一句在天,一句在地”,正是這種藝術(shù)結(jié)構(gòu)的最主要特征。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一

杜甫時常將一腔深情選擇含蓄凝練的表達出來,先將感情蘊藉甚深甚濃,已蓄勢待發(fā)之時,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響,又將感情及時遏制住,轉(zhuǎn)為婉轉(zhuǎn)低回的表達,因此杜甫感情蘊藉濃郁而表達頓挫。

一種審美風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蘊的傳承的原因也有具體國家社會的環(huán)境因素和藝術(shù)家個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摻雜融合形成。杜甫詩歌中的沉郁頓挫風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受著以儒家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之核心的“仁”的價值觀的影響,受著歷經(jīng)磨練的人生經(jīng)歷的影響,也受著憂國濟世的抱負,善感的個人性格氣質(zhì),崇尚壯美的審美理想和個人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影響。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響,這是影響杜甫人生態(tài)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稱儒家哲學,它是一門關(guān)于處事態(tài)度的情感哲學,“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叭省笔侨酥源嬖?,之所以立足的依據(jù),是人之所以是人的關(guān)鍵。這種對人的同情、關(guān)愛之情和對萬事萬物的悲憫情懷,體現(xiàn)在杜甫的詩作中,凝結(jié)成了典型的沉郁頓挫的美學風格,這種風格在杜甫的詩歌中俯拾皆是,表現(xiàn)為一種深沉,濃郁,郁結(jié),哀怨,郁憤的情緒,體現(xiàn)為憂患的精神,樂道的精神。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種對出征在外的將士的關(guān)懷正是來自于杜甫對于百姓蒼生的大愛。二、杜甫的詩歌風格也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杜甫經(jīng)歷了國家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親歷國家的富庶強大到后來的國民生靈涂炭。他個人的人生也經(jīng)歷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質(zhì)生活的由充盈到后來的窮困潦倒、寄人籬下這樣一種坎坷。在他的詩歌中不僅有著個人不得志的郁結(jié),而且更包含著對對人民疾苦的深切關(guān)注,對民族命運的焦慮,對國家前途的憂愁,因此他的詩歌體現(xiàn)了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強烈的民族意識。

杜甫有著詩圣般的情懷,他心中飽含對天下萬物都有著關(guān)愛和同情,天地萬物都關(guān)乎生命關(guān)乎情感,都能引起對生命的感觸和對時間的理解。在杜甫的詩中能得到濃郁的情感體驗。通過對杜甫的沉郁風格內(nèi)涵、形成原因、美學特征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杜甫的詩歌有著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特點和風格,沉郁頓挫是以儒家文化為思想內(nèi)涵,以含蓄蘊藉為特點,是一種哀怨郁憤的情感體驗,是由對人及世間萬物的愛而生發(fā)出的醇美,壯美,含蓄凝練之美。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二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注釋:

首聯(lián):飛回,回旋地飛。

頷聯(lián):遠眺叢林,一望無際的黃葉在蕭蕭樹木中飄悠悠,俯瞰大江,洶涌澎湃的江水滾滾滔滔向工流。

頸聯(lián):長年作客他鄉(xiāng),每每面對秋景而感傷;一年多病而獨自登高。諦聽遠眺而倍加凄涼。

尾聯(lián):時世艱難而鬢發(fā)花白,尤恨不能為國分憂,困頓失意而疾病纏身,只能戒酒不得解愁。

賞析:

明?胡應(yīng)麟云:“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五評曰:“若‘風急天高’則一篇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于對;細繹之,則錙銖鈞兩,毫發(fā)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勢,如百川東注于尾閭之窟?!?/p>

本詩系杜甫于代宗大歷二年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觸景生情之作,亦為杜詩中最能表現(xiàn)大氣盤旋、悲涼沉郁之作。前四句是一幅雄邁壯美的“秋景圖”,意境載闊,氣勢磅礴;后四句并只是個人的嘆老嗟貧。而是感嘆世事多艱難,人民多災禍。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三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案睢北臼莻€普通字,但用在這里,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yīng)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guān)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四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賞析。

應(yīng)該說這些解讀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自己也曾一度被這首詩歌襲擊靈魂的力量所觸動,但每次賞讀這首現(xiàn)代詩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總感覺意猶未盡,其實面對經(jīng)典的詩歌,我們既可以從詩人本身創(chuàng)作的意圖出發(fā),也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審美體驗出發(fā),我認為經(jīng)典詩歌之所以存在經(jīng)典,還在于詩歌本身觸動了我們自己情感的一部分,總是怕自己拙劣的筆觸踐踏了彷徨在江南悠長雨巷的詩人,但當我接觸了馬的哲學著作《圓點哲學》后,我覺得這首詩歌其實還存在著圓點式的審美。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五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藝術(shù)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么的熱衷于這些戲曲,那么喜愛戲曲。

我現(xiàn)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guān)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wǎng)絡(luò),我們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六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yīng)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zhàn)。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欤廊サ娜司陀肋h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yīng)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p>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石壕吏》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并不簡單,但全詩篇幅不長,一共才24句,120字。詩歌內(nèi)容十分豐富:從差吏夜間捉人,到老婦隨往;從老翁逾墻逃走,到事后潛歸;從詩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別,整個故事有開始、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情節(jié)完整并緊張,活動著的人物有五六個之多,并且蘊含著作者強烈鮮明的感情??梢哉f,《石壕吏》精練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言簡義豐的佳作。陸時雍稱贊道:“其事何長!其言何簡!”指的就是詩歌表現(xiàn)上的這一特色。稍作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借助了虛實相生的寫法來達到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精煉的敘述和描寫渲染差吏捉人的氣勢。

首句“暮投石壕村”,畫面上雖然只交代了詩人與暮色蒼茫之時向小村投宿而來的事情,其實,作者“暮投”村而不走大路去旅店住宿的舉動中已暗示出兵荒馬亂,附近的城鎮(zhèn)蕩然一空的不祥氣氛?!坝欣粢棺饺恕本渲械摹耙埂弊趾x十分豐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時有發(fā)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這不禁讓人想到其時的石壕村定是人聲嘈雜、雞犬不寧,空氣十分緊張。清人浦起龍說這兩句“有猛虎攫人之勢”。然而,作者并不去正面描寫差吏捉人的聲勢,而是轉(zhuǎn)過來描寫老翁一家的緊張痛苦動作:“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一聽到門外有響動,就知道差吏又來“捉人”了,經(jīng)驗告訴他們,藏在家里不安全,老翁只得立刻“逾墻”逃走。這時打門聲、叫喝聲很急,老婦只得開門應(yīng)付。讀者不難想象,捉人的差吏一定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群,全村被捉的也一定不是老翁一家,而是很多家。整個石壕村定是雞飛狗叫,一片混亂。簡短的兩句,就把官吏捉人的聲勢和全村惶惶不安的情景渲染的那么真切。接著詩人用“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來概括展現(xiàn)這個特寫鏡頭,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兩相對照有力地襯托出差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蠻橫氣勢。開頭六句,雖然只是粗線條的勾勒,但實中有虛,以虛補實,差吏捉人的洶洶聲勢被渲染的淋漓盡致。

二、在老婦哭啼的語言描寫中暗寫差吏捉人的情狀。

老婦的“前置詞”共有13句,是全詩的主干。老婦的這番話全是訴說給差吏聽得,按理說,其實差吏絕非在洗耳恭聽,應(yīng)該把差吏當時的反映寫出來才是。但作者對差吏的言行卻一句也沒有寫。其實,細心讀老婦的“前置詞”,可以明顯的感受出差吏是在說話和活動著的。這十三句多次換韻,明顯表現(xiàn)出多次波折,暗示了官吏的多次“怒呼”逼問。老婦的哭訴應(yīng)是差吏一次次怒呼、逼問的結(jié)果??梢韵胂蟛罾粢娛莻€老婦人,撲了個空,定會怒吼:“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點叫出來!”老婦于是說明三個兒子的下落。但差吏并不罷休,繼而厲聲追問“家里還有什么人”。差吏的大聲訴問把老婦的孫兒嚇哭了,老婦只得以“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來回答。這時,差吏循聲闖入室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老婦的兒媳婦,老婦只好說“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既解釋了兒媳婦一直躲在屋里不出來的原因,又借以哀求差吏,兒媳婦要哺育孫兒,萬萬不能被抓去。但一心只顧捉人交差的差吏哪能聽得進去,絕不空手而歸,于是退而求其次,堅持要捉走兒媳婦。在這種情況下,老婦出于無奈,只得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可見,“聽婦前致詞”這一節(jié),不是一幅老婦啼哭訴苦的靜止的畫面,而是動態(tài)的,畫面的鏡頭在差吏與老婦之間交錯移動,巧妙地將差吏的形象融入了老婦的“前置詞”中,虛實交映,大大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加深了詩歌的主題。

三、將主觀的評價和深沉的感情寓于事件的敘述之中。

詩人從“暮投石壕村”到“獨與老翁別”,正好經(jīng)歷了事件的全過程,卻始終沒有開口,沒有直接書寫感情,沒有發(fā)表一句議論。然而,文中無不透露出作者對事情的主觀評價。如“有吏夜捉人”句,這是直屬其事,但作者不用“點兵”“征兵”,而用“捉人”這個詞,足以看到了作者的揭露、批判之意。一個“捉”字,差吏的兇暴、社會的`黑暗都自在其中,再加一個“夜”字,就更見差吏“捉人”手段之狠毒與氣氛之恐怖。又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者強烈對照,在加上兩個“一何”修飾,也就用不著說差吏怎樣可恨,老婦怎樣可憐,因為恨與憐都蘊于其中。再如結(jié)尾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币粋€“久”字不僅說出這件事情折騰了很久,也表露出詩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如”字,化實為虛,說明詩人已被深深觸動,已分不清是人在泣,還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天明的告別,一個“獨”字,表明了老婦已被捉走,作者心情沉重:昨日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而時隔一夜,卻只能跟逃走歸來的老翁告別了。感慨之情,盡在敘事中,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石壕吏》這首詩,虛實兩方面配合極為恰當,以實寫虛,以虛補實,虛實相映,使全詩顯得簡潔洗練,而又蘊含豐富,真正是一篇言簡義豐的敘事佳作。

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詩。它以“耳聞”為線索,按時間的順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從投宿敘起,以告別結(jié)束,從差吏夜間捉人,到老婦隨往;從老翁逾墻逃走,到事后潛歸;從詩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別,整個故事有開始、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情節(jié)完整,并頗為緊張。詩的首尾是敘事,中間用對話,活動著的人物有五六個之多,詩人巧妙地借老婦的口,訴說了她一家的悲慘遭遇。詩人的敘述、老婦的說白,處處呼應(yīng),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次十分清楚。

詩人虛實交映,藏問于答,不寫差吏的追問,而只寫老婦的哭訴,從哭訴中寫出潛臺詞、畫外音,將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婦的“前致詞”中,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詩人寫老婦的哭訴,語言樸實無華,一個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婦的口吻,且隨著內(nèi)容的多次轉(zhuǎn)韻,形成憂憤深廣、波瀾老成,一唱三嘆,高低抑揚的韻致,使沉郁頓挫達到極致。

全詩述情陳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愛憎之外,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在這里,詩人通過新穎而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將豐富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體的形象里,澆注于客觀的敘述中,讓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讓故事本身去顯露詩人的愛憎。這種以實寫虛,以虛補實,虛實相映的藝術(shù)手法,使全詩顯得簡潔洗練,而又蘊涵豐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澳骸弊帧ⅰ巴丁弊帧ⅰ按濉弊侄夹柰嫖?,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zhèn)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傊攘任遄?,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huán)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huán)境烘托說的?!坝欣粢棺饺恕币痪洌侨奶峋V,以下情節(jié),都從這里生發(fā)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jīng)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發(fā)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袄衔逃鈮ψ?,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xiàn)了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了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墻”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制造出悲憤的氣氛。矛盾的兩方面,具有主與從、因與果的關(guān)系?!皨D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下面,詩人不再寫“吏呼”,全力寫“婦啼”,而“吏呼”自見。“聽婦前致詞”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是老婦“苦啼”著回答縣吏的“怒呼”。寫“致詞”內(nèi)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明顯地表現(xiàn)出多次轉(zhuǎn)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讀這十三句詩的時候,千萬別以為這是“老婦”一口氣說下去的,而縣吏則在那里洗耳恭聽。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fā)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xù)到事件的結(jié)尾。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第一次轉(zhuǎn)折??梢韵胍?,這是針對縣吏的第一次逼問訴苦的。在這以前,詩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寫出了縣吏的猛虎攫人之勢。等到“老婦出門看”,便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泣訴的時候,也許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來交縣吏看。總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處境是夠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fā)雷霆:“難道你家里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她只得針對這一點訴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边@兩句,也許不是一口氣說下去的,因為“更無人”與下面的回答發(fā)生了明顯的矛盾。合理的解釋是:老婦先說了一句:“家里再沒人了!”而在這當兒,被兒媳婦抱在懷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孫子,受了怒吼聲的驚嚇,哭了起來,掩口也不頂用。于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只有個孫子啊!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她只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蓱z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崩蠇D的“致詞”,到此結(jié)束,表明縣吏勉強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yīng)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jié)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老婦已被抓走,走·時低聲哭泣,越走越遠,便聽不到哭聲了?!耙咕谩倍?,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叭缏劇倍郑环矫姹憩F(xiàn)了兒媳婦因丈夫戰(zhàn)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guān)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疤烀鞯乔巴?,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于敘事中含無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詩人,而時隔一夜,老婦被捉走,兒媳婦泣不成聲,只能與逃走歸來的老翁作別了。老翁的心情怎樣,詩人作何感想,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七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注解:

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百年:猶言一生。

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賞析:

這首詩是大歷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fā)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弦。這不僅由于寫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lián)狀景逼真,是后人傳誦的名句。頸聯(lián)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古人有農(nóng)歷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這首詩就是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的重陽節(jié)時詩人登高抒懷之作。此時杜甫寓居長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患有嚴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頓。全詩通過對凄清的秋景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xiāng)的悲苦。

詩篇前四句描寫登高聞見之景。首聯(lián)連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指明了節(jié)序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風物具有鮮明的夔州地區(qū)特征。這兩句不僅是工對的聯(lián)語,而且句中自對,如“天高”對“風急”,“沙白”對“渚清”。句法嚴謹,語言錘煉,素來被視為佳句。頷聯(lián)前句寫山,上承首句;后句寫水,上承次句。寫山為遠望,寫水為俯瞰。落木而說“蕭蕭”,并以“無邊”修飾,如聞秋風蕭瑟,如見敗葉紛揚;長江而說“滾滾”,并用“不盡”一詞領(lǐng)起,如聞滾滾濤聲,如見湍湍水勢。兩句詩,無論是描摹形態(tài),還是形容氣勢,都極為生動傳神。從蕭瑟的景物和深遠的意境中,可以體察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詩篇后四句抒發(fā)登高所生之慨。頸聯(lián)上句寫羈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萬里”,說明夔州距離家鄉(xiāng)非常遙遠,是從距離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從時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兩聯(lián)寫足秋意后,順勢帶出,并應(yīng)合著“登高”的節(jié)候。下句寫孤病之態(tài)?!鞍倌辍?,猶言一生;“百年多病”,遲暮之年百病纏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獨”字,寫出舉目無親的孤獨感;“登臺”二字是明點題面,情才因景而生。這兩句詞意精煉,含意極為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xiāng),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尾聯(lián)進一步寫國勢艱危,仕途坎坷,年邁和憂愁引得須發(fā)皆白;而因疾病纏身,新來戒酒,所以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古人重陽節(jié)登高照例是要飲酒的,而詩人連這點歡樂也失去了。這一聯(lián)分承五、六句:“艱難”備嘗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結(jié)果。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杜甫作文的藝術(shù)魅力: 唐詩的韻味與情感篇十八

《雨巷》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詩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大約寫予1927年夏天。1928年8月在《小說月報》第十九卷第八號上首次出版。1933年,戴望舒的摯友杜衡曾經(jīng)講過:“說起《雨巷》,我們是不能把葉圣陶先生的獎掖忽略的?!队晗铩穼懗珊蟛畈欢嘤幸荒辏谌~圣陶先生代理編輯的《小說月報》的時候,戴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一看到這首詩就有信來,稱許他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ヌ沼辛Φ耐扑],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詩人”的稱號,一直到現(xiàn)在?!睂τ凇队晗铩分械乃囆g(shù)特色具體分析如下:

一、運用象征主義的抒情藝術(shù)方法。

象征主義是19世紀末法國詩歌中較為流行的一個藝術(shù)流派。主要表達一種反抗資本主義秩序的意識,傾盡抒發(fā)一種世紀末的頹廢。在表現(xiàn)方法上,用暗喻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瞬間的情感,五四末期才傳到中國。戴望舒的早期創(chuàng)作明顯就受到了法國象征派的影響。對于他的創(chuàng)作,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竭力的開發(fā)詩歌隱喻、暗示的能力,在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抒發(fā)感情。《雨巷》也自然如此,詩中撐著油紙傘的“我”,悠長寂寥的雨巷,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般憂愁的姑娘,其實,并不是真實生活本身的具體寫照,而是有著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雖然我們不能將其意象的深刻內(nèi)涵全部理解到位,但是我們可以從中體味這些意象所具有的朦朧詩意和意蘊。在社會現(xiàn)實的氛圍下,那種徘徊、孤獨的心靈,那種可望而不可得的`希望等等,在《雨巷》中是既明朗又朦朧的,既確定又飄忽的。想象創(chuàng)造了象征,象征擴大了想象。以這樣的方法來抒發(fā)情感,使得詩人的心境表現(xiàn)得更加含蓄,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話說:“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jié),但不是鏗鏘而是輕清的;也照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且炎侥怯奈⒌木畹娜ヌ帯!庇纱丝梢钥闯觥队晗铩冯鼥V、深情而低沉,的確是把握了象征主義流派的細微精妙。

二、受古典詩詞藝術(shù)營養(yǎng)的熏陶。

在《雨巷》中,那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仇怨的姑娘的意象,顯然是受中國古代詩詞的啟發(fā)。用丁香來象征人們的愁心,這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手法。如“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李商隱)“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浣溪沙》李璩)……在《雨巷》中,詩人很顯然是吸取了這樣的一種意蘊。但這樣的形象絕對不是舊唐詩名句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白話擴充,在《雨巷》的意境和形象的構(gòu)造上,詩人在吸取前人的精華的同時,又是有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的,原因如下:一是古人用丁香象征愁心,《雨巷》中則塑造了一個如丁香一樣接著仇怨的姑娘。她既有丁香的憂愁也有丁香的美麗與芬芳,這就由單純的愁情演變成了一個含蘊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既包含了作者對美的追求,也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二是《雨巷》中詩人運用了大量的現(xiàn)代語言來描繪這個“姑娘”,這與古典詩詞嚴格的格律意韻不同,而且也與詩人早期的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不同,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種新時代氣息。更能喚起人們的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憂愁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期,這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

三是在古代詩詞中,雨中的丁香是以真實的景物來寄托情感?!队晗铩分械亩∠惆愕墓媚飫t有了更多的詩人想象的成分。它可能是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也可以是詩人想象馳騁的成果,可以說是真實與想象結(jié)合而生成的藝術(shù)形象。戴望舒自己也說:“詩是由真實經(jīng)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的?!彼晕覀冋f《雨巷》的意境塑造借鑒于古典詩詞又超越古典詩詞,在依據(jù)了詩人自己生活的同時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從而營造了一個高于生活真實的藝術(shù)想象美。

三、音節(jié)的優(yōu)美,“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雨巷》的音節(jié)也是非常優(yōu)美的,葉圣陶先生稱贊此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全詩一共七節(jié),除了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的“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同一主調(diào)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既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也加重了詩人的彷徨和幻滅失失落的表現(xiàn)力。全詩每節(jié)六行,每行字數(shù)不一,而大體在相隔不遠處重復一次韻腳,每節(jié)押韻兩到三次,從頭至尾沒有還韻。有些同樣的字在韻腳中多次出現(xiàn),例如“眼光”、“姑娘”、“惆悵”、“雨巷”、“芬芳”等,如此在聽覺上的重復營造了一種旋律般的回蕩和流暢的節(jié)奏,反復激蕩著人的內(nèi)心深處,那股寂寞,那般彷徨縈繞在人們心頭久久不能散去。詩中還借鑒了外國詩歌在音樂性上的技法,比如在一節(jié)詩中,同樣的句子反復出現(xiàn),這種重復疊沓聽起來更抒情和諧??梢哉f《雨巷》是戴望舒對新詩音樂性追求的高峰,至此,他開始走向追求內(nèi)在情緒韻律的路線。但是這不能否定《雨巷》對新詩音樂美嘗試的意義。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