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2-12-28 19:55:41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于黃河永遠造福中華心得體會范本一
因永靖境內黃河之上的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而得名“黃河二峽”。
黃河從積石峽奔涌而出,進入炳靈峽。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所處的小積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飛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壯美的炳靈石林,如同一座天然雕塑館。
走出炳靈峽,就會看到炳靈湖。炳靈湖是我國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兼有江南的秀麗和高原的雄渾之感,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勝地。同時,這里也是國家皮劃艇隊和甘肅省體工二大隊的水上訓練基地。
湖區(qū)北岸的白塔寺,是久負盛名的佛門圣地。具濃郁藏文化神韻的白塔,聳立在碧水藍天的環(huán)抱中,風姿綽約,引人注日。沿洮河而上約5公里處的吧咪山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這里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間的吧咪山金花仙姑神廟和有關金花姑娘的美麗傳說。相鄰的松樹峴上,傲然矗立著金花姑娘“燒火棍”化成的百尺青松,與曲徑通幽、樓閣林立的抱龍山構成了又一處步移景換的旅游勝地。
過了洮河口.雄偉壯觀的劉家峽大壩使出現在眼前。它由于有著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的傲人身份,大河高壩、高峽平湖的獨特工業(yè)景觀,以及所體現出的中國人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而成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1995年5月,劉家峽水電站被中共甘肅省委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7月,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首批工業(yè)旅游示范點。
龍匯山無疑是黃河二峽風景區(qū)的又一亮點。四周群山相攜,黃河洮水交匯,水電站大壩相依,炳靈湖碧波連天。游人至此,無不贊嘆。待登上聳立于山峰之上的“黃河樓”,縣城、劉家峽盡收眼底。
黃河三峽,不但有無限的風光,而且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黃河三峽深厚廣博的文化底蘊。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址遍布于黃河兩岸;境內的漢唐古城名載史冊;長城、烽火臺、古渡口仍輝映著黃河浪濤。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儺舞,在西部高原獨樹一幟的民歌“花兒”,以及盛行的秧歌曲、賢孝等民間曲藝藝術,更是綻放在這片土地的·朵朵藝術奇葩,20xx年3月,這里被列為聯合國民歌考察基地。在巾原農業(yè)文化、高原牧業(yè)文化,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的相互影響和融合f,這里出現了多彩的文化形態(tài),以及極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風情。
對于黃河永遠造福中華心得體會范本二
各位游客:我們面前的雕塑,叫"黃河母親".在全國,以雕塑形式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為數不少,論風格和藝術表現力,這一尊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由甘肅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chuàng)作,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獲得“優(yōu)秀獎”。整個雕塑為花崗巖質地,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量達40作噸,由北京雕塑廠于1986年4月30日制成。
作品用“母親”和“嬰兒”兩個形象,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母親臥在波濤之上,左腿微微弓起,面含微笑,神態(tài)慈祥。凝練的線條把母親秀發(fā)的飄指、身材的曲美與波濤的起伏和諧地融為一體,勾畫出黃河女神的風采。匍匐在母親胸前的裸身男嬰,天真爛漫,安然無憂,舉首憨笑,頑皮可愛。整個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胸懷博大,她所養(yǎng)育的中華民族,生氣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樂。母親身下的黃河造型刻著的水波紋和魚紋,來源于甘肅彩陶的古老圖案,既象征著黃河文化,也隱喻了甘肅歷史文化的悠久。
雕塑前面還嵌著一塊石碑,是1994年8月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所設,碑文是:“獻給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母親”。
說起黃河,我想大家的感情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我們共喚黃河一聲母親,媽媽。陌生是因為很多朋友至今都沒有見過黃河。更別說游黃河了。而在今天我們的愿望就可以變成現實,不僅可以看見我們的母親黃河更可以在它的懷抱中徜徉游覽。在中國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登長城非好漢,不游黃河心不甘”。這句話雖然非常簡單,卻道出了我們無數炎黃子孫對我們母親河的向往和眷戀之情。無數的詩人和文學家都曾用最美的語言贊美我們的母親,其中有一位說的很好,他說,黃河啊,千百年來哺育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因為黃河的顏色浸染到每個人的皮膚上,因為黃河的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靈魂中。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別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到黃河邊上也可以和黃河比比,看看兩種顏色是不是十分相像,連我們的一代偉人毛主席在轉戰(zhàn)華北的時候也曾說到,我們可以藐視一切,但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更是把黃河和整個中華民族放在同一高度,同呼吸共命運,血脈相容。
黃河發(fā)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自治區(qū)。最后在山東省的墾利縣注入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到75.2萬平方公里,被譽為中國第二長河。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它和長江一樣長,和大海一樣寬闊。水利專家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更清楚的了解黃河。把黃河攔腰分成三段:從發(fā)源地到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zhèn)是上游。黃河上游碧波蕩漾,水是清的,讓你很難想象它就是以后的黃河,真是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啊。從河口鎮(zhèn)到我們河南鄭州的桃花峪,黃河進入了中游,進入了中國最大的黃土區(qū)域黃土高坡。它溝壑相見,綿延起伏,黃河在流經這里的時候因為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顏色染成了琉璃黃,成為了一條濁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晉陜之間,黃河以300里的巨大落差,齊刷刷的切割著黃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帶了下來。真是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冠九州啊.從桃花峪再往后到墾利縣的入???,就是黃河的下游了。一下子進入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31萬平方公里的華北大平原。它一馬平川,一望無垠,如此平坦的地勢,黃河流到這里,河道變寬,水流速度變緩,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斷的沉積在黃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們的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長年積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見的奇觀-----懸河,地上河了。在我們的七朝古都開封,黃河的水位已經高出了開封十幾米,在們的省會鄭州,黃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經高出鄭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隨著黃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啊。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黃河從黃土高原沖刷攜帶下來的泥沙有16.4億噸。如果把這些泥沙堆砌起來,堆成高,寬,厚各一米的土堤,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長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國13億人口來計算,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到1.3噸,比我們吃的糧食還要多。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說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黃河水中試試看。上岸之后任你怎么拍打都會留下一層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黃河水,半碗黃河沙啊。
那么這么多的泥沙都到哪里去了呢?原來啊,每年都有12億噸的泥沙注入渤海灣為山東省填海造陸了。所以山東省的陸地面積在逐漸增大,而水域面積卻在不斷縮小。于是,就有人擔心,黃河不斷的堆積泥沙向大海延伸,這樣下去的話,中國會不會有一天和日本連起來了??赡芤彩且驗檫@個原因,很多日本的旅游團隊到達這里后都會有一項特別的儀式,那就是植樹造林。除去這12億噸,其他的四億噸都沉積在了黃河下游的河床上,但正是這四億噸的泥沙,卻給黃河的治理帶來了最大的難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一條河流。千百年來我們的母親在給予了我們生命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的災難。翻開中國的治黃史,涌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這些英雄人物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黃長達20xx年。采用疏導法治理黃河,得到了百姓的推舉成為首領。后來他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正可謂,治黃者,得天下。后來自夏以后,無論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治理黃河。但是終究因為治理技術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效果。在有文字記載的3020xx年里,黃河泛濫500多次,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謂“三年兩泛濫,兩年一決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為了抵御日軍的侵犯。下令扒開花園口大堤,引起洪水泛濫。雖然暫時延緩了日軍的進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89萬人喪生,1560萬人流離失所。上百萬畝良田變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們黃河下游的經濟難以有大的發(fā)展。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那你們對黃河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我想,這個問題,河南人民最有發(fā)言權。因為我們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對黃河的感情可以說是既愛又恨。我們愛她,是因為千百年來它不僅供應著我們的人畜用水,還灌溉著上百萬畝的良田。到了今天還發(fā)揮著另一個重要的作用,蓄水發(fā)電。但是也有人說我們恨母親,因為每個幾年母親都要發(fā)怒,每次發(fā)怒之后生靈涂炭,所到之處,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說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卻利了一條線;害才害了幾十年,利卻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講黃河的功和過的話,黃河的功要遠遠大于黃河的過。今天位于黃河流域的河南。中國八大古都占了1/2,館藏文物130萬件,約占全國的1/8,地下文物全國第一,這些不正是黃河留給我們的財富嗎。黃河經歷了悠久的歷史。早在150萬年前就已經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這里哺育了8020xx年前的裴李岡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使河南在長達21個朝代,3620xx年的時間里成為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和最燦爛的文明成為了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938年,冼星海來到鄭州黃河游覽區(qū)。當時正是日本入侵中華時期,很多文人投筆從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當他望著滔滔的黃河水,依然譜寫了《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激勵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全中國而戰(zhàn)。當時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們靠著黃河這種不屈不饒,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們的母親在建國后安然度過了60年。1952年 ,毛主席來到鄭州黃河游覽區(qū),站在黃河邊上發(fā)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重要指示。當時正是國家大興水利的時期,在對待淮河的問題上,毛主席說根治淮河,對于長江,主席說治理長江。而對母親,主席說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52年之前沒有一個人有辦法辦好,52年之后到現在也沒有辦法徹底的辦好。然而我們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號召4年之后。我們敬愛的周一年中兩次到達黃河邊,帶領我們抗洪搶險的官兵與黃河做賽跑,可見治理黃河已經迫在眉睫。于是1958年,我們在黃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組工程----河南三門峽大壩。是蘇聯老大哥支援中國建造的168個工程中唯一一個水利工程。但蘇聯朋友不了解黃河,他們不知道黃河最大的問題是泥沙問題。所以50年之后,這個大壩的窟窿已經被泥沙積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門峽大壩后又相繼建成了楊家峽,龍羊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90年到20xx年20xx年的時間里,投資300多個億。同德國,比利時,英國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專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磚結構的大壩將使黃河的歷史改寫,將使黃河的自然災害由60年一遇變成千年等一回。20xx年之內黃河下游的河床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們中國的俗話,那就是黃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讓黃河變清,談何容易啊。有專家說,我們全國人民每人都扛上幾鍬。要620xx年后,黃河才能改變。這620xx年,我們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變河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每個人多愛自己的母親。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回報母親的卻太少太少了。對于所有的炎黃子孫來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母親黃河,現在我們能對母親盡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樹造林。這是我們對母親盡的一點綿薄之力了。
可喜的是,到了今天黃河上有兩大難已經被我們打破了。一是黃河之上架橋難。因為大橋建成后,會因泥沙不斷淤積,河床不斷升高。于是橋面就快要與河水齊平了。需要不斷的建新橋來替代老橋。二是自古黃河難行船,千百年來黃河上都無法行船。我們生活在黃河邊上的黃河兒女只能望河興嘆。我想我們大家什么大江大河都見過,什么樣豪華的船都見過??缮钤邳S河邊上的黃河兒女,乘船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大夢想。今天我們乘船的意義非同尋常。這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在黃河上行駛的船只。這種船是專門為黃河量身打造的氣墊船。氣墊船,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底部是高壓氣囊。行駛的時候船身升高40---60公分懸空行駛,就解決了一般船只容易遇到河床底部的泥沙擱淺的問題。我們的氣墊船從陸地碼頭出發(fā)、穿越黃河的中下游分界線---桃花峪。桃花峪這個地方雖然非常的普通。但在中國的版圖上卻是是用紅筆來勾畫的。它不僅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而且也是黃土高坡和華北大平原的分界線。一邊是綿延起伏的黃土高坡,而另一眼望去則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穿越桃花峪,逆流而上最終到達公元前220xx年,劉邦和項羽以鴻溝為界,左為楚又為漢,就成了今天我們下象棋時的楚河漢界。而對于這件事情,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給出了評價“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途中,我們的氣墊船會在河邊??浚梢宰呦麓ッ幻S河水,和我們的母親河來一次親密接觸。也可以踩一踩黃河的牛皮地,體驗一下我們黃河牌席夢思。更可以再岸邊將你的思念之情毫無保留的在母親面前釋放。
對于黃河永遠造福中華心得體會范本三
各位團友大家好!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我們金城——蘭州。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有句話說得好:前世幾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或許相聚就是一場緣分,既然有緣就讓我們彼此來認識一下吧!在我旁邊的這位是司機林師父、,他有著豐富的駕車經驗,在他的護航下大家進可將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我們的護航大使林師父,另一顆呢是“開心”就交給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導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導、小導都可以,怎么順口怎么叫吧!
其實旅游是件很開心的事,話說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風景及看風景時的心情,所以希望蘭州的好山好水能給各位帶來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個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幫助的,請盡管來找我,我會竭盡全力地為大家服務,同時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與配合,在此預祝大家在蘭州玩的開心!希望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樣,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然后玩的歡歡快快,吃的歡歡欣欣,享受的歡歡暢暢……,總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謝謝~
蘭州作為西出陽關中的絲路之重鎮(zhèn),其絲路文化、黃河文化、宗教文化構成了蘭州旅游的核心內容,而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正是集絲路文化、黃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體的中國最長的室外濱河公園——百里黃河風情線,他分布在黃河南北兩岸、市區(qū)的西部也在南北兩山之間,是蘭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時也被稱為“蘭州的小外灘”。
黃河風情線是有著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綠色長廊,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花草樹木都發(fā)芽了柳絮飄香,一切都像剛蘇醒的樣子可愛極了;夏天的時候這里又是人們乘涼觀景的好地方;金秋時節(jié)這里有果實累累,落葉紛飛;冬天呀這里就更美了!兩邊的松柏樹跟戰(zhàn)士一樣穿著綠色的軍裝挺立著,那場面相當壯觀!
黃河風情線呢,可謂是我們金城蘭州最出彩發(fā)旅游線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幾個省區(qū),但在全國大型城鎮(zhèn)中,蘭州得天獨厚,被黃河穿城而過,所以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獨特與驚喜。我們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那我就先用這段時間給大家解開一點迷吧!
風情線也是蘭州的咽喉,東西通車,南北通橋,為此也是交通長廊,風情線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美譽的中山橋。中山橋跨在黃河上,橋長233.33米,寬7.5米,4墩5孔,橋上飛架了5道弧形鋼梁,俗稱“黃河鐵橋”。到20xx年6月,就是黃河鐵橋的百歲誕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黃河上都會結一層厚厚的冰,河對岸的許多東西都由馬車通過“冰橋”馱運到河的另一邊,但冰橋畢竟會隨著氣溫的上升而消融,當然這種景觀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并不是應為大型的橋梁替代了它,而是現在的黃河冬天不會結冰,后來人們有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顧名思義是用羊皮做的,但這些羊皮必須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從羊的身上剝下來,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們的風情線游覽完了以后,時間允許的話大家不妨去體驗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來啊,就是1372年了,衛(wèi)國公馮勝將24只大船用鐵鏈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鋪上木板,就是所謂的“浮橋”。直到1385年楊廉命人將浮橋移到現在中山橋的位置,然而隨交往的日益頻繁與發(fā)展,固定的橋梁的修建也應用而生,當然,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橋建于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議,征得甘肅總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國喀佑斯承建,美國的滿寶本、德國的德羅負責具體施工,天津劉永起負責功底操作,經過4年的努力,終于建起了黃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鐵橋——“天下黃河第一橋”,1920xx年由于戰(zhàn)火導致中山橋中斷了11個晝夜,1942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天下黃河第一橋”改名為“中山橋”,1954年由4墩5孔梯形變?yōu)榛⌒?、橋面由木板改成鋼筋鐵皮,20xx年將公路橋改為步行橋。
接下來呢就是濱河路中斷、黃河南岸、小西湖北側,呈現在各位眼前的是蘭州四十里黃河風情線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黃河母親”,她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她是何鄂女士設計創(chuàng)作的,北京雕塑廠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個雕塑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余噸。由母親、孩子、基座三部分組成,母親象征著哺育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黃河;孩子象征華夏子孫;基座象征著甘肅悠久的歷史及彩陶文化。那么大家都來
說說看,母親懷中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呵呵~其實各位說的都有道理!如果說他是男孩,則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如果說她是女孩吧,又顯得我們華夏兒女嬌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專門將孩子設計成爬著的,這也正是這尊雕塑的設計精華所在。
當然,一路上大家還會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們風情線又被稱為雕塑長廊。同時,風情線也是園林長廊,因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們游玩,如:老年人晨練的最佳場所體育公園;每當傍晚的時候,很多情侶們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們的寓言故事園、水上公園等感受著屬于他們的浪漫;盡管中午相對來說是比較炎熱的,但是在我們的水車博覽園里仍人有很多的觀光者…… 風情線有這么多別稱,但是最名副其實的是文化長廊,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們中國的本土教,而大家現在所看到的“白云觀”正是甘肅省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同時這里也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修煉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中國九大區(qū)管之一的省圖、國內發(fā)行量最大的書刊雜志——讀者編輯部、敦煌研究院等,這些都是蘭州歷史文化的見證。
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對聯來說明:蘭州好!景物勝當年,昔日無風三尺土,而今萬里碧晴天,爽氣沁心田;蘭州好!好景在濱河,萬里籠陰遮天路,長天漣水剪鱗波,兩兩踏青歌!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馬上就到達目的地,就先給大家講到這,到達景點再給大家細講,大家也可自己親臨境地的細細品味蘭州獨有的風韻!
好,大家準備一下,檢查一下自己隨身的貴重物品,我們就準備下車!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舞蹈老師開學心得體會和方法 舞蹈老師開學心得體會和方法怎么寫(6篇)
- 最新數學建模的心得體會ppt精選(模板9篇)
- 發(fā)現美好的事物心得體會及感悟 用心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5篇)
- 高校校訓心得體會及感悟(優(yōu)秀20篇)
- 春節(jié)禮儀心得體會和感想(大全11篇)
- 女生專題性教育心得體會如何寫 女生教育心得體會范文(四篇)
- 2023年高校校訓心得體會及收獲(模板8篇)
- 女生專題性教育心得體會及感悟 女生專題教育會心得體會(六篇)
- 春節(jié)禮儀心得體會(優(yōu)質10篇)
- 保教工作心得體會小班(實用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