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01-11 03:17:03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對于認識面積一課的心得體會報告一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115~118頁。
知識技能在嘗試畫圓的過程中領悟畫圓的方法,會正確使用圓規(guī)畫圓,能結合自學、交流、探索等活動,準確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fā)現、創(chuàng)造、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深刻把握圓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交流能力。
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逐步形成“數學地思維”的習慣。
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初步體會圓的神奇及其所包蘊的美學價值。
一、現象激趣,引入探究
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圓?通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圓無所不在。
2.結合波紋、向日葵等事物,進一步帶領學生領略圓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分層探究,體悟特征
1.畫圓剪圓──首次感知。
(1)學生嘗試畫圓。通過交流,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并將“畫指定半徑的圓”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
(2)剪圓。既幫助學生感知圓的特征,又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準備素材。
2.認識概念──初嘗成功。
結合學生的原有經驗和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學、交流、操作等活動。自主建構起對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為探究活動做好認知層面的鋪墊。
1.開放探究──體驗特征。
先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初步明確探究方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圓片和教師提供的相關支持性材料,共同研究圓的特征,并將研究過程中的發(fā)現記錄下來。教師以合作者、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學生的研究活動。對有困難的研究小組提供支持。并收集學生中有價值的發(fā)現,以備交流。
2.交流展示──共享發(fā)現。
將學生探索過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發(fā)現匯集成“我們的發(fā)現”,并引導全班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構起對于圓的完整、系統(tǒng)的認識。
二、實踐拓展,文化滲透
1.基本練習。
(1)判斷:圖中的哪一條線段是圓的半徑或直徑?(圖略)
(2)口答:根據半徑求出直徑。根據直徑求出半徑。(題略)
(說明:本項練習沒有單獨設置。而是結合上面的“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穿插。)
2.史料鏈接。
介紹我國數學史上關于圓的研究記載,比如“圓,一中同長也”(《墨經》)、“圓出于方,方出于矩”(《周髀算經》)、“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周髀算經》),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此外,教師結合相應史料的介紹,比如“圓出于方,方出于矩”,將一些聯(lián)想題、開放題自然穿插其中,既滲透了數學歷史、文化,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
3.解釋應用。
引導學生運用圓的特征解釋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比如“水紋為什么是圓形的”,“盛開的向日葵為什么是圓形的”等,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圓的特征的認識。并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生活。
4.圓與人文。
借助多媒體,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圓在人類歷史、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比如“圓與橋梁設計”、“圓與中國剪紙”、“圓與中國結”、“圓與中外建筑”、“圓與著名標志設計”等,引導學生感受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體會圓的美學與人文價值。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中明確指出:“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比绾卧谡n程實施過程中踐行并彰顯數學的文化本性,讓文化成為數學課堂的一種自然本色,我們著眼“過程”與“凝聚”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數學發(fā)展到今天,人們對于她的認識己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如今,與其說數學是一些結論的組合,毋寧說她更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斷經歷嘗試、反思、解釋、重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因而對于圓的特征的認識,我并沒有沿襲傳統(tǒng)的小步子教學,即在亦步亦趨的“師生問答”中展開,而是將諸多細小的認知活動統(tǒng)整在一個綜合性、探究性的數學研究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領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與發(fā)現”的完整過程。整堂課,“發(fā)現與分享”成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創(chuàng)造與分享的過程中得以自然建構與生成。
2.承認“數學是一種過程”的同時,我們也應清晰地意識到,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在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后,“凝聚”并積淀下了一代代人創(chuàng)造和智慧的結晶,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這一切,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诖?,教學伊始,我們選擇從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引人,引發(fā)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探究結束,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關于圓的記載,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最后,我們更是借助“解釋自然的圓”和“欣賞人文的圓”等活動,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中不斷積累感受、提升認識,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于學生的心間,成為學生數學成長的不竭動力源
對于認識面積一課的心得體會報告二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使學生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小數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兩部分。
這部分內容結構如下:
這部分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初步認識了分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并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1)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認識小數。
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兒童,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創(chuàng)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學習小數的加減計算??梢哉f,本單元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
為了適應兒童的年齡特征,使學生易于接受,本單元的小數都結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長度、質量單位出現,以便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初步認識小數的含義,進行小數大小比較和學習小數加減法。到以后系統(tǒng)學習小數時,再作抽象。
(3)引導學生探究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與整數加減法聯(lián)系緊密,這是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小數加減法的有利條件。據此,教材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可以看圖提出很多小數加減計算的問題,一般學生都能運用原有知識,嘗試計算,得出答案。
小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他們前面所學的整數及其加減法的有關知識,都能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fā)揮積極的`遷移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形成會學的能力。
作為小數的初步認識,其教學要求應當注意把握三點。一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二是小數的認、讀、寫,限于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三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原則上限于一位小數,并且結合元、角進行計算。
如前所述,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一個比較適合學生自行探究的學習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有充分的估計。教學時,應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計算,驗證答案,并引導他們自己總結計算要點。從而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對于認識面積一課的心得體會報告三
小學數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86~87頁的例1、例2、例3。
1、結合事物或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一些物體表面及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認識周長的意義。
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教師:多媒體課件、測量周長記錄單
學生:直尺、軟尺、線、紙杯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件播放螞蟻沿樹葉邊線爬行一周的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螞蟻爬行的起點和終點在同一個點上,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問題:在數學上,螞蟻爬過的這一周的長度叫做什么呢?
教師順勢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利用視覺,感知周長
教學例1。
1、視覺感知桌布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左圖)。
提問:想給桌邊鑲花邊,你知道應該鑲在什么地方嗎?
指名上臺指出:花邊應鑲在桌布邊沿。
出示模擬桌布并演示鑲花邊,引導學生發(fā)現花邊圍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長度是桌布的周長。
2、視覺感知樹樁面的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右圖),指導學生觀察,從中獲取信息。
提問:圖中這兩位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樹樁面周長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長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閃現樹樁面的邊線,并指出:樹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樹樁的周長。
三、觸摸感知,聯(lián)想周長
教學例2。
1、觸摸感知,認識課本封面的周長
讓學生觀察課本封面,指一指課本封面的一周。
2、啟發(fā)聯(lián)想
讓學生找找身邊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如課桌面一周的長度是課桌面的周長、鉛筆盒面一周的長度是鉛筆盒面的周長……)
3、深化概念,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及六邊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
4、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認識: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5、鞏固練習
運用周長的概念判斷哪條繩子的長度是獎狀框的周長。
四、動手測量,認識周長
教學例3。
1、小組內測量周長
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各是哪一部分的長,再討論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的測量方法,最后小組測量周長。
2、全班交流
指名匯報測量方法及結果。
3、小結
五、全課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
2、在我們的生活中,智慧的人們利用周長來解決了不少問題,如:知道了自己的腰圍,就可以買到合適的褲子……同學們,請用你們敏銳的觀察力,在生活中找一找能用周長來解決的問題,想想解決方法,找找問題答案吧!
對于認識面積一課的心得體會報告四
回顧這一個月所經歷的種種可謂是記憶猶新?,F將這一個月的實習工作總結如下:
我們自從20xx年05月30日開始進入xx集團xx精細化工園開始實習工作,到現在已經一個月有余了。進入企業(yè)的第一天就開始了一級安全教育,使我對化工廠安全有了和很高的意識,經考試 合格后,把我們分到了各個車間崗位。而我和其他五位同學被分到了興瑞化工有機硅分廠硅烷車間901單體合成工段。
把我們分到各自的崗位后緊接著就是二級安全教育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后,使我對安全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并且對有機硅單體合成這個崗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經考試合格后讓我們到車間現場進行熟悉環(huán)境,由于整個有機硅是新上項目,自從今年2月份開始試車至今為止還沒有正式投產,當然在這的所有員工也就非常的累(我們實習工作生也不會例外)。
記得我們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一共三天,其中第一天下午就讓我們到現場去熟悉,首先就是幫設備員整理一下管道,閥門(大的閥門我們四個人才抬動,我是真的驚呆了),墊片之類的把這些東西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就是的打掃衛(wèi)生,一個下午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到了第二天下午,還是到現場,本以為沒什么事的,可是剛到現場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原來是在排渣漿,等我們反應過來,一個艱巨的任務有來了。讓一個比我們少稍大幾歲的員工帶領我們去推 100個油桶(很大的那種)排渣漿用的,我們一共七個人要推一百個油桶,頓時我們蒙了!任務下來了我們總得要干的,于是我們就開始一人一個的開始推,剛推前幾個感覺還不是太累,可是后來感覺越來越累了,可是還有好多油桶要推呢,于是接下來我們就混著推,采取接力式,這樣一次可以多推些,也可以減少推的次數。就這樣越來越累了,體力嚴重透支,可是任務還沒完成,于是我們就自己為自己鼓勁堅持,終于完成了任務,此時已經接近下班了。到了第三天,上午工藝員為我們講了有關的工藝流程,下午緊接著就是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讓我們幾個跟著一個上常白班的班長到現場進行為期3天的現場熟悉階段。
三級安全教育考試結束后的第一天早上我們很早的來到了現場。跟著這個班長我們開始了下一階段的學習,由于現在試車已經結束,正在進行現場的檢修階段,整個工段一共8層,每層都有許多機修換下來的東西,比如閥門,鋼管,廢鐵,螺絲等等,都需要我們一個個的往樓下搬放到指定的位置,搬完之后就開始從8樓往下一層層的打掃衛(wèi)生,由于要搬的東西太多了(有的有太重需2人才能抬動),加之樓層又太高 ,我們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搬完,一天下來,那才叫累啊,回到宿舍躺到床上就睡著了。第二天就開始從8樓開始打掃衛(wèi)生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天下來仍然很累。本以為活已經干完,可以稍微的休息一下,可不料又有任務交給我們了,先是讓我們擦泵,一遍又一遍的擦,好不容易擦完了,又讓我們用鏟子把上面的污濁刮掉,說是重新刷漆,,然后是擦壓縮機等等。這一天又在忙碌中度過。
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了3天,接下來就把我們均分到各個班中讓我們在班中繼續(xù)學習?;仡檹倪M入興發(fā)到分到班中之前,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累”,而且是非常的累,但同時讓我對各個設備有了大致的了解,對設備的大致分布也有所了解,這些天的確很忙,非常的累,而且心里也有很多抱怨,唯一最大的的收獲也就是熟悉了一下工作環(huán)境對現場有了一個了解。這些天就這樣在堅持中度過,同時也增強了我的意志力。
一番艱苦的磨煉之后,終于把我們分到班中了,帶我的是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年輕小伙,平時我叫他陽哥。跟隨著他在現場跑上跑下的,由于現場檢修,我們每個班負責一個地方,我們來上班也就是幫機修人員打下手、監(jiān)護火等等。我跟著陽哥也就跑上跑下的,有時還去倉庫領東西,幾乎很少有休息的時間,當然下午即將下班時還要打掃生,同時他也教我了好多書本上沒學到的東西。其中檢修時的一天中午,突然間從6樓的一個集油器由于壓力過高噴出好多的導熱油,噴的1—5樓全是,經過一番搶修后終于把止住了。由于每層有好多的油,車間主任命令我們用消防水把油沖掉,于是我們又開始忙的不可開交。當沖到3樓時一場不可想象的事故又一次發(fā)生了,原因是機修師傅不小心用氣割弄錯了管道,致使管道泄露再加上我們沖下來的水灑在上面,導致了失火,霎時濃煙滾滾,很是恐怖,在樓上的我們受到通知后馬上撤離,好在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減少了一些損失,要不一場不可估量的毀滅就要發(fā)生了。
在這短短的一天內發(fā)生了兩次事故,對于來實習工作的我來說,可謂是驚險萬分,讓我見識到了化工廠里的危險性,同時安全的警鐘又一次在我耳旁敲響!但也讓我體會到平時把安全落實到位,出現緊急情況是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我們在化廠工作的安全還是有保障的。這次的確給我上了一場非常特殊的安全教育培訓!
經過一段時間的檢修,終于等到了開始試車的階段。這些天我們可以說每天都是常白班沒有一天休息過,我的最深感觸還是累,但同時我又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這也就是“一分辛苦,一分收獲”吧。經過這么多天的磨練,我以前的抱怨也少了好多,有的只是,安下心來努力的學習與工作,同時我心里也在默念“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句話。
經過一番開車前的準備后,車終于開起來了。本以為開車時會輕松些,可是事情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好在是開始了正常的倒班(也就是兩白兩夜兩休,6天一個輪回)。開車期間也是非常忙的,許多閥門都需要人工控制。我和陽哥(帶我的師傅)負責的是1—3樓,一樓主要是加催化劑銅粉(還有排渣漿等其它任務歸班上其他人負責);二樓是加助催化劑鋅粉和少量的錫粉,還有一個粗單體塔放空閥由于氣動閥被凍(ch3cl結晶)致使失靈,需人工控制(開關頻率非常高有時一分鐘需好幾次),還有幾個氮氣閥門也需要人工控制,3樓主要一樓加過銅粉之后需加硅粉(還有其它任務歸班上其他人負責)。就這樣整個上班期間不停地忙上忙下幾乎也沒休息時間,上第一個夜班時我感覺還好,不過第二個夜班時確實很困,由于沒有休息的機會,還是忍了下來,更可怕得是水洗塔頂排出來的各種有毒氣體使整棟樓都彌漫在毒氣之中(排的頻率也非常的高),幸好有陽哥送給我的防毒口罩(不過毒氣濃時我們還需撤離),要不可就慘了。同時在操作期間陽哥很仔細的把每一步操作都傳授于我,經過兩個夜班和一個白班的學習我對這方面的操作已經基本掌握,到第二個白班時,由于班上人手不夠,陽哥被調到了中控室,當然這些操作由我一個人負責了,剛開始我感覺還有些手生,不過經過幾次后感覺熟練了好多,這一天下來可把我累壞了,不過感到挺有成就感的。
就這樣到快下班時,接到任務又要準備停車,原因是原料不夠。那天我們很晚交班。接下來是又一次的檢修,不過這次檢修的任務不是太大,主要是其它工段,當然我們也輕松了些。我的任務主要是繼續(xù)熟悉設備、工藝及圖紙,陽哥也很細心的為我講解,經過到這么多天的學習和陽哥的指導,如今我對設備的布置以及設備位號已經完全掌握,對一些管道也有了一些認識,對大致的工藝也有所了解,但是還有許多知識還需要我進一步去學習掌握。
從這次檢修到現在我們工段的任務已基本完成,不過還有一些任務還要繼續(xù)完成,由于其他工段還在檢修致使大概到本月底才能開車。我們上班的的任務比上一次檢修稍微輕松了些,主要還是打掃衛(wèi)生以及清理廢渣,幫機修師傅打下手等等。
回顧這短短一個月有余的實習工作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確實學到了許多原先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且也讓自己更進一步接近社會,體會到了在企業(yè)的工作實習工作過程中種種經歷,使我發(fā)現了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也逐漸開拓,這與實踐密不可分,在實踐過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實,感受成長。
總之,實習工作期間累是一方面,危險也時刻伴隨著(不過安全措施落實到位,人人警鐘常鳴許多問題是能避免的), 同時收獲也是很大的,自己也感觸很深:理論學習是基礎,但實際工作與理論的闡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閑暇之間,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員工的交談中,深知,在工作崗位上,有著良好的理論知識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怎樣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氛圍,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體會在工作中團隊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作為實習工作生的我(即將成為企業(yè)的一員),在自身相對循環(huán)重復的工作中,不僅應保持工作的質量及效率,還應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爭取為企業(yè)的發(fā)展積極獻計獻策。
短短的一個月光陰已經離去,等待我的將是更進一步的考驗,我會以飽滿職業(yè)精神去迎接人生道路上的挑戰(zhàn)!艱難困苦而又充實的一個月我已經堅持下來了,未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年我能退縮嗎?
對于認識面積一課的心得體會報告五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了千米、分米和毫米,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對于今后學習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具有重要意義。
認識分米、毫米時,我創(chuàng)設編數學小故事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看一看,畫一畫,加深對該單位的認識,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的過程,形成長度觀念,體驗學習的樂趣。
認識千米時,這一概念比較抽象,我首先讓學生親自體驗1千米的長度有多遠,然后再在課堂交流自己的體會,以便于加深對1千米的認識。
通過以上教學,我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該能夠非常熟練的運用這些長度概念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們還是問題百出:
問題一:不能準確的填出一些物體的單位,比如:一個人的身高是65,有些孩子填“分米”,她還是沒有65分米有多長這個概念。
問題二:不能正確運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如:小軍跳了16分米,小麗跳了140厘米,小明跳了2米,
(1)把他們的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一排,學生不知道化成統(tǒng)一單位再比較。
(2)小麗比小軍少跳多少分米?他們不看問題里問的什么?想當然的化成自己想化的單位。
措施:
1、針對以上問題,我又放慢速度的出了一些練習題,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分析,再聯(lián)系實際去想象,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2、 結合實際活用教材,讓他們回家觀察家里的一些物體,該用什么單位量出他們長度,積累他們的生活經驗。
經過這樣的練習,他們的運用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參觀思政館心得體會(優(yōu)質20篇)
- 銀行會計檔案管理心得體會及收獲 銀行會計檔案管理心得體會及收獲與體會(二篇)
- 分享穿搭和變美心得體會及收獲 服裝搭配心得感悟(四篇)
- 垃圾分類的宣傳片心得體會精選(優(yōu)秀8篇)
- 交警整治大行動心得體會怎么寫(優(yōu)質19篇)
- 最新鐵路軌道實訓心得體會目的及感悟(通用9篇)
- 長征中的人物故事心得體會和感想 長征中感人的故事和人物(三篇)
- 最新監(jiān)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大全10篇)
- 2023年垃圾分類的宣傳片心得體會(大全19篇)
- 觀看法治教育感想心得體會及收獲(匯總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文檔
-
2023年俯視仰視平視議論文800字(精選12篇)
43下載數 852閱讀數
-
崗位津貼發(fā)布通知范文(精選17篇)
47下載數 363閱讀數
-
設計大賽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9篇)
49下載數 372閱讀數
-
銀行授信審批文化心得體會及收獲(大全9篇)
50下載數 278閱讀數
-
知易行難辯論稿件(五篇)
46下載數 857閱讀數
-
快樂雞毛心得體會及感悟 《快樂雞毛》讀后感30字(7篇)
36下載數 794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