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09-23 16:45:15
- 小編:字海
- 文件格式 DOC


當我們經(jīng)歷一段特殊的時刻,或者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時,我們會通過反思和總結來獲取心得體會。我們?nèi)绾尾拍軐懙靡黄獌?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論語心得體會篇一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意義。而作為《論語》的讀者,我們也應該深入理解其內(nèi)容,認真思考其中的道理。本文將從我的角度出發(fā),分享幾個關于《論語》中的心得體會。
二、孔子的仁德之道
孔子被譽為中國文化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將中國古代的儒家道德觀念推向了高峰。《論語》中反復強調(diào)的“仁”,就是孔子所推崇的道德準則。在《論語》中,“仁”體現(xiàn)著一種寬容,一種善良和體恤他人的品質(zhì),這一品質(zhì)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的關鍵所在。
另外,孔子也極為重視人際關系,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例如在《論語》中有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說明了孔子提倡的“以禮相待”的人際交往方式。這也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和諧關系的重要體現(xiàn)。
三、學習的重要性
孔子非常注重學習,他認為知識是人類發(fā)展的根本和基礎?!墩撜Z》中不僅有各種學問的討論,更強調(diào)了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其中很多句子,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給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方式和心態(tài)。
在當今社會,時刻學習是一種常態(tài)化的形式。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快速變化、充滿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中,持續(xù)的學習和不斷的自我提升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論語》中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都是貫穿學習全過程的重要原則。
四、謙虛的美德
《論語》中一些和謙虛有關的句子也頗有啟示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些內(nèi)容都強調(diào)了謙虛和謹慎的態(tài)度,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從中獲得正面的引導和啟示。
人們普遍意識到,謙虛是一種美德。擁有謙虛的品質(zhì),可以使個人更加接受反饋和挑戰(zhàn),從而更好地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快速發(fā)展。此外,謙虛的態(tài)度也能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并給身邊的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五、自律的價值
孔子的思想中也包含了一種自律的價值,為人處事應該有一些原則和規(guī)范?!墩撜Z》中的句子“不恥下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忠告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切實做好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和自律。
事實上,只有自律才能為我們的人生增加不可替代的價值。一個能夠自律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按自己的意愿和目標來行動,并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自律不僅使個人奮斗更有價值,甚至能夠傳遞出一種強烈的精神力量,影響身邊的人與環(huán)境。
六、結語
此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對《論語》的思想進行了整理和探討,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示和幫助。無論是心境還是人生,都需要借助優(yōu)秀的經(jīng)典來引導前行。而《論語》恰是這樣一部經(jīng)典,擁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極高的現(xiàn)實價值,給我們的人生注入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指引。對此,我們都應該謹慎對待,認真學習,才能更好地將其悟思于心,應用于生活。
論語心得體會篇二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個語句。前者說,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后者則是說,聰明敏捷并且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兩句話出自古代圣人之口,但是到現(xiàn)在仍有著深刻的啟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敝刑N含這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校?jīng)常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各自都有長處值得我們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說吧,不到五十人的班集體,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音樂,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猛將。。。。。。多少這樣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啊!
如果說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虛心向別人請教。
同學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吧,虛心請教,我們會成長更快!
論語心得體會篇三
斷斷續(xù)續(xù)的讀了《論語》及多家對于論語的注釋和分析,這個斷斷續(xù)續(xù)有時間上的間隔,也有地域上的跨度,有經(jīng)濟上的懸殊,也有地位上的變化,而讀書的心情和理解方向也隨著自己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發(fā)生變化甚至逆轉,但是對于《論語》的理解始終有一條主線沒有變過,這就是《論語》里面所倡導的“公道――仁德”,這體現(xiàn)了古斯塔夫。榮格在《尋求靈魂的現(xiàn)代人》中所描述的一樣“每一個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識發(fā)展程度是如何的高,但其心理的深層,他仍然是一個古代人”(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具有共同的機械屬性)。隨著對于論語了解的深入,在論語的內(nèi)容的理解上也出現(xiàn)許多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認為是更加深刻。
論語的本身并不是孔子教學的課本,他是不系統(tǒng)的。其產(chǎn)生的原因,應該是他的學生在他死后的某個晚上或者中午的同學聚會上,已有幾分醉意的某個(或某些)有錢有閑的學生,回憶起孔子的教誨,提出了一個建議,大家約個時間,來討論一下如何編纂一本老師的語錄。
這種建議很容易得到響應,又隔了一段時間,來了很多同學,每個同學都分別把當年孔子對自己或更多人說的什么,一一奉上,然后交給那個倡導者審閱并出版發(fā)行,也許那個時候還有做出貢獻者根本就沒有拿到這本書。當然費用是要有權有錢的學生出的,包括出版費。形式上是否有點像現(xiàn)在的同學會,開始大家踴躍,后來慢慢的轉變?yōu)橥惥蹠?,在后來就悄無聲息了,這里面的道理很簡單,成功者往往是召集者,是炫耀的,而其他人都是參與者,是陪襯的,孔學里的同學會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因為是一種回憶,就有了不確定性,因為有人從中撮合,就有了強加于孔子及其弟子頭上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一種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或轉化性創(chuàng)造中的整合。我們也沒有任何必要對這種“有限可能中的無限追求”而強求。
回憶起來的都是過去記憶的片段,是不連續(xù)的,因此,就會出現(xiàn)前后不通,同章節(jié)里面自相矛盾的問題,這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是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等孔子的弟子從各自的國家過來團聚的時候,大家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狀況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的人是開寶馬來的,有的人是走路來的,有的人趾高氣昂,有的人垂頭喪氣,前者想到的都是孔子如何如何好,而后者可能會有所保留,不過如此啊,給你了那么多束修,也沒有給推薦個好的工作,也有的是從大國來的,非常牛氣,有的是從方五六十里的小國來的,甚至路費都是大國贊助的,就有點提不起精神,兩者加在一起,就產(chǎn)生了話語權的問題,誰的聲音高誰的觀點就占上風;二是產(chǎn)生的方式。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只是好好的來悼念一下老師,結果船載以入的東西鼓搗出這么個事來,讓我們這些衣食無著的人怎么辦,據(jù)說還要集資出版,老婆孩子養(yǎng)活都成問題,哪兒來的錢???有不要面子的甚至出言不遜:我沒有錢,要出你們出,我不反對,也可以把老師說的話告訴你們,隨你們吧。這正是許多學生的心聲,他們只是礙于面子沒有說而已,這樣的方式產(chǎn)生的論語,不免有人胡說八道,不免有人斷章取義,也許有惡作劇者將自己的言行也冠以“子曰”;三是流傳幾千年中的斷層謬誤。過去的傳媒?jīng)]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傳媒工具也比較落后,比如辦報紙要開一個木片加工廠,還要請許多的雕刻師,如果分工較細的話,還要有紡線的,穿線的。特別是穿線的,如果沒有點文化,只是為了掙工資,就不會那么虔誠,就會偷工減料,就會違反操作規(guī)程,就會將前后順序顛倒,這是出廠前就亂的。而后代得到的,多數(shù)是憑一代代的老師記憶的,或者是得到古墓中出土認證的,亂七八糟的都可能出現(xiàn)。
再從教學的方式分析,孔子是不看人的,叫做有教無類,什么樣的人來了我都教,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學費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應該是根據(jù)交的多少和干肉質(zhì)量的好壞來分班的,盡管你天資聰穎,如果你只拿很少的干巴巴的肉的話,也只能給你分到普通班,讓那些研究生來教你。他也許是按照現(xiàn)在的文憑級別分的,設定一個束修的標準,從中專到博士以此類推。因為有了分別,在教授的時候也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孔子也是根據(jù)交的學費多少來定心情的,見了家境富裕且屬于官宦的,就高興,說得就多一點,就深刻一點,也許會有蹭聽的窮學生在此受益,但是不會太多,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么。而見了那些老是拖欠學費的,就沒有好臉色了,而且在多層次的學生之間,所教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對窮學生就教他們“殺身以成仁”,讓他們?nèi)ニ腊?,而對富學生則叫他們“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教點裝傻充愣的本事“明哲保身”,且特別強調(diào)“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你們要好好的活著,我什么時候打秋風也可以舒服一點。
因為有臨場發(fā)揮,也就有了區(qū)別,前后矛盾也就在所難免。由于受竹簡或刻簡的限制,沒有可能將說每句話的時間、地點、場合、所處的國家、社會背景等交代清楚,這就留下了許多難解的東西,也就是文化的陰暗面。后人在對論語進行研究(不如說是推測――引經(jīng)據(jù)典,猜測――斷章取義,揣測――胡思亂想)時,難免出現(xiàn)戲說的成分,因為陰暗面越多,被猜想的余地越大,這也是文章的魅力值所在,一共只有二十篇的文章能夠被人傳頌研究幾千年,難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的年代,民不聊生,顛沛流離。我們的至圣先師也是常人,他也有機械屬性,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他的思想也會隨著經(jīng)濟狀況的時好時壞、社會地位的時高時低出現(xiàn)波動,也會在“畏于匡”時,因為“顏淵后”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就出現(xiàn)了一個多向度的孔子。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們有幸將其請下神壇,坐在我們面前進行一次學術探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總板著臉說著“吾誨汝”的老夫子,而是偶爾也會說上一句“由也不得其死”的玩笑的和藹可親的老教授。
人在學習的時候都受前面教育的影響,往往都是帶著情緒(基本上都是抵觸情緒)來學習的。他在向后人學習的時候一定會用前面的東西來比較、驗證,并不時的排斥后面的,除非后面的東西能夠與他產(chǎn)生共鳴(潛意識中存在的不敢或者不能暴露的某個部分)。也就是說,斷章取義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一種文化的運用方式。
而我們在讀一些學術性的、經(jīng)典的文章的時候,我不主張背著沉重的壓抑來解讀。應該超越于自我,超越于現(xiàn)在,將自己融入,融入到那個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中去,看他當時為什么這么說,這么說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這樣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吸收,讀論語也好,讀孟子也罷,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深刻細致的去體會,你會發(fā)現(xiàn),同時代的經(jīng)典中的內(nèi)涵,幾乎是一致的,被雅斯貝爾斯稱作“軸心時代”產(chǎn)生的釋、道、儒、墨、法、縱橫等皆有共通之處。
論語之為經(jīng)典,就在于論語里面的溫情,我們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有血有肉的孔子,可以發(fā)現(xiàn)一群有思想有理想善于想入非非的學生,我已經(jīng)多次在夢中聽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誘,看到了老子的和藹可親,孔子就是一個常人,也會發(fā)脾氣,也喜歡美女,比如南子(衛(wèi)靈公的夫人,是當時有名的美人,據(jù)說是孔子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就可能賞心悅目,他就多次去會南子,導致“子路不悅”,孔子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對天盟誓,我如果有什么心,“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表現(xiàn)了孔子可愛的一面,我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有了愛美之心的男人向自己的妻子發(fā)誓的情景。但是孔子面對的是子路??鬃邮且粋€高明、幽默、嚴肅、溫和的老師,還是一個可以圍爐夜話、互相打趣的鄰居。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理論》中說,“凡不可說的,應該保持沉默”,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面也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又說“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佛教里面更是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論語里面也有多處提到“慎言”。我在這里都說的太多了,罪過,只是自己的夢中囈語。
論語心得體會篇四
論語是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孔子所著的一部名著,它詳細地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思想、學說和言行,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孔子的思想。在我讀完《論語》后,我深有感觸,下面我將就此談談我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了解孔子思想
通過《論語》的學習,我更加深入完整地了解了孔子的思想??鬃铀枷胱⒅厝伺c人之間的關系,主張仁愛、誠信、恭敬、溫和、公正、信守,追求人類道德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類心靈文化的本質(zhì)價值。他提出的許多思想至今仍被廣泛地應用和發(fā)揚。
第三段:學習孔子的言行
《論語》不僅記錄了孔子的思想,也詳細描述了他的言行??鬃釉缙谑且粋€輔佐政治、教育年輕學子的普通人,但他的言行卻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偉人之一??鬃拥难孕姓宫F(xiàn)出極高的智慧和勞動精神,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榜樣,讓我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和行事。
第四段:深入思考
通過《論語》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論里孔子的思想雖然深刻,但同時又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間,并非僵化或死板。這使我想到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都應該不斷思考、不斷反省、不斷進步,不拘泥于任何一種思想。同時,我們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平等的態(tài)度,讀取和吸收來自各個文化的啟示和精華。這些想法給了我更加廣闊的人生視野和理念。
第五段:總結
《論語》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一部精華,它教給我們?nèi)蕫邸⒄\信、恭敬、溫和、公正和信守等偉大美德,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好的人生引導。我深刻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在于我們通過書中的思想和形象,來錘煉自己的精神,提高我們的人格素養(yǎng),積累長期思考的能力,因此我深深地感激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示,而它更是一個讓我們持續(xù)學習和發(fā)展人格的寶貴財富。
論語心得體會篇五
在這個世界里,我們?nèi)祟惡湍老嗵?,靠的不是金錢,名利和地位。而是高尚的品德。
《論語》告訴我們道德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其中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意思就是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一定會有同道與他相伴。
這句《論語》中最經(jīng)典的話帶給了我許多深刻的教誨。
一年級時我年少氣盛,又有些不明事理,所以脾氣非常不好,
有一次,我在值日時因為疏忽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只聽“啪”一聲,花瓶便在我的眼前摔了個粉碎。
當時我心想:糟了,打碎了花瓶,老師一定會批評我的!于是我便把碎片扔到了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地方。本以為這樣就會蒙混過關,濫竽充數(shù)。但不知老師如何明察暗訪,指出了我這個打碎花瓶的“犯人”。
老師嚴厲的質(zhì)問我:“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又不肯承認?”我連連搖頭,“一定是你!”老師斷定。我又狡辯,我此時失去了做人的道德。
那個星期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像一只離群的大雁,在天空中悲鳴——我很孤獨。
那時我才知道了品德有多重要,“德不孤,必有鄰”這讓我懂得了沒有品德會很孤獨,這句話給了我永久的啟示。
論語心得體會篇六
學,是孔子教書的首要。每一個人不論他是職位高低貴賤,只要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們的老師??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辈粣u下問如今成為一種擺設。不懂得你問了嗎?如果你覺得像別人請教問題就低人一等,那你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永遠也學不好。真正的學習是用自己的主動,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去請教,達到學習的態(tài)目的。
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接下來就是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正處。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一個被動者,同時也要學會權變,讓學習的知識,智慧,品德融為一體!
還要善于反省自己,該說的話該做的事,說了沒有做了沒有;不該說的,不該做的是不是也去說了也去做了!要以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覺得這點對我影響很大!
論語心得體會篇七
印象中,自己以前從沒有完整地讀過《論語》,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_句。這次寒假,利用學校開展“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機會,我才能靜下心來系統(tǒng)地讀了一遍《論語》。語錄體的《論語》文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內(nèi)容包羅萬象。除了記載_教育、政治、文學、哲學、藝術這些大的方面之外,還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不乏閃爍智慧、蘊含精深思想的語句。所以,它不愧為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至于“《論語》之在中國,猶如《圣經(jīng)》之在西方”、“半部《論語》治天下”等相關贊譽,并非沒有根據(jù)。
讀《論語》,各方面的收獲太多了,三言兩語是講不清的。這倒頗像該書語言簡練而精髓不斷的特點。俗話說,文能會人,讀著《論語》,孔子的偉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懷各種謀生技能、又對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見的能人;一個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隨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偽存真,終生提醒自己除惡向善的高尚賢人(我覺得稱為“圣人”還是夸大了點);一個平生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論語》就讓后人受用終生,并因之敬仰和傳誦的奇人;一個自強不息,處于亂世而不放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來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廣闊地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因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得以在中華大地生根發(fā)芽,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與人類文化長河中的其他現(xiàn)象一樣,雖歷經(jīng)滄桑,卻總是生命之樹常青,不斷創(chuàng)造著人類文化的奇跡。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藝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個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大智慧。
讀《論語》,不外乎在讀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當然,這期間要辯證地看待這些學說,棄其糟粕,取其精華;要獨立思考一些自古以來有爭議的處世交友論調(diào),比如“中庸之道”,比如“無友不如己者”。而且,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當今許多為人、治學、從政的原則都出自古老的《論語》。譬如:父母在,不遠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不同,不相為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勝枚舉。于是乎,對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幾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謀其政”。身為教師,讀《論語》過程中我最感興趣、最為關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事實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為輝煌。從教育的視角來理解《論語》,我們就會領悟到孔子智慧中的個體價值,以及孔子尊重個體、弘揚主體,限度實現(xiàn)個體社會價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yǎng)目標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是相統(tǒng)一的。他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君子儒”,為此孔子將教育內(nèi)容分為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置德行于諸科之上。孔子認為要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個體的修養(yǎng),不斷完善自我,以達“仁”的境界。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個關于仁的重要定義來看,孔子顯然是把“學會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礎或首要的地位來強調(diào)的。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的這種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前后相隔兩千多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教育的首要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與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這種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所以,我們也要牢記教育的使命,努力培養(yǎng)當今社會主義需要的人才,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畢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則是危險品。
孔子主張,教育對象“有教無類”。即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對象有如此認識,并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為辦學方針,無疑需要極大的革命勇氣與魄力,值得后人欽佩。由于孔子教學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傳他門下的學生竟達三千人之多。
學生眾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币簿褪钦f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對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為貫徹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在此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孔子還重視誘導式的啟發(fā)教育,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孔子特別強調(diào)“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我不去啟發(fā)他,不到他想講而講不明白時,我不去開導他。舉一個道理而他不能類推出三個道理,我就不再教誨他了??鬃舆€強調(diào)在實行啟發(fā)誘導的基礎上,注意循序漸進,“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這種使學生竭力鉆研,“欲罷不能”的情狀,正是對循循善誘啟發(fā)教育的寫照,在我國教育具有重要地位。
再來看看孔子的切磋討論、教學相長。子貢請教孔子說:“窮而無謅,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曈谑钦f:“《詩經(jīng)》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孔子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學而》由此可見,孔子與他的_在教學上是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的。孔子認為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啟發(fā),才是的教學方法。反過來,顏回在孔子面前從來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評說:“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孔子提倡“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認為求學者要有強烈的主體精神和求學要求。孔子還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論語·公冶長》,這是以強烈的求知進學精神啟迪學生。
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循循善誘、循序漸進,教學相長……凡此種.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無不給我們帶來啟迪和思考,它們至今仍在我國甚至世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可以說,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卻是成績卓著的。正因為他將畢生精力貢獻給了教育事業(yè),所以他對后世的教育活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教育有著崇高的地位。
讀《論語》,老師們請多關注孔子作為“教師”形象出現(xiàn)的精彩言論??梢哉f,孔子是中國歷教師的典范,他所體現(xiàn)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對于社會和個體人生都具有無限的價值和意義。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歷史的屬性,但辯證地、客觀地分析評價其價值和內(nèi)涵,發(fā)揮其合理的、普遍性的價值意義,對于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教學思路的開拓必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論語心得體會篇八
論語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過學習論語,我體會到了許多寶貴的道理和智慧。首先,論語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其次,論語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再次,論語告誡我們要注重思考和實踐;另外,論語傳達了尊重老師的重要性;最后,論語還提醒我們不要忽視細節(jié)和禮節(jié)。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能與讀者一起分享我在學習論語中的收獲和體會。
首先,論語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在《論語》中,有很多關于修身養(yǎng)性、尊德重義的教導。例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告誡我們要注重修養(yǎng)個人品德,而“君子不器”則教導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教導告訴我們,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不僅要在外表上表現(xiàn)出來,更要從內(nèi)心去做到真心實意地對待他人,做一個有道德、正直、誠實的人。
其次,論語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鬃訌娬{(diào)了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學而時習之”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和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此外,“溫故而知新”也告訴我們要通過回顧和復習已學的知識,不斷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這些教導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再次,論語告誡我們要注重思考和實踐。在《論語》中,孔子強調(diào)了要善于思考和實踐。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告訴我們要善于觀察、思考他人的行為和意圖,從中獲取智慧。同時,“言寡而思多,行難于其思也”則告誡我們要把思考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到事情的本質(zhì)。通過學習論語,我認識到光有空洞的理論是不夠的,只有在實踐中思考和總結,才能真正取得進步。
另外,論語傳達了尊重老師的重要性??鬃釉谡撜Z中多次表達了對待老師的尊重和信任。例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备嬖V我們應該尊重并學習身邊的長輩和有智慧的人;而“君子不器”則強調(diào)了要專心跟隨老師的教誨,虛心學習。通過這些教導,我明白了尊重老師的重要性,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引路人,只有尊重老師并真正聆聽他們的教導,才能獲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長。
最后,論語還提醒我們不要忽視細節(jié)和禮節(jié)。例如,“君子辯不義,即誅”告訴我們應該講求公正正義,并對不道德的行為進行譴責和批判。同時,“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告訴我們要通過文雅、懂禮儀的言行與他人交流,以此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教導教會了我要注重每一個細節(jié)和做好每一個小事,因為細節(jié)決定成敗,而禮節(jié)可以為人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添增和諧。
通過學習論語,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智慧和體會。通過論語,我學會了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重視學習和實踐,尊重老師,注重細節(jié)和禮節(jié)。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論語中的智慧,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和自信。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加入到學習論語的行列中來,從中獲取智慧,提升個人修養(yǎng),成為更好的自己。
論語心得體會篇九
論語是一部經(jīng)典的儒家經(jīng)典,書中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透過這些言行,我們可以了解到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人生智慧。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許多道理的道理的卓越和彌足珍貴之處,下面我將與您分享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孔子思想的啟迪
孔子思想中的“仁愛”、“誠信”、“自律”等觀念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鬃铀枷氲膬r值在于它不僅體現(xiàn)了一種社會道德秩序,而且是一種人生觀和世界觀??鬃铀f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些具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巨大意義,他們可以引導我們正確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理解和接受事物,同時也能促進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增強個人價值感和幸福感。
第三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孔子的思想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核心思想。這是一種既實踐又理論的思想,他告訴我們首先要修身,讓自己成為一個品德優(yōu)良的人,才能夠正確地理解和實踐其他的做人方法和社會道德規(guī)范。這為政治、社會和個人行為規(guī)范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和對策。他的思想也鼓勵人們不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zhì),還要充分考慮家族、社會的發(fā)展和未來,有利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第四段:思想的傳承
孔子的思想自古以來就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文化,導致了中國的思想和社會的繁榮。同時,這其不止是要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領袖,還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按照書中的意義進行實踐,對于現(xiàn)代的我們,更需要將這些思想內(nèi)化,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實踐起來,會讓我們更加的成熟和充實。
第五段:結論
論語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警鐘和智慧精神的符號。它的影響和意義在歷史上是非常深遠而廣泛的,它的思想具有普遍性和時代性,是助推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基石。閱讀論語,充分體會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同時也激起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讓我們以論語的精神為指引,與自己、社會多溝通多交流,從而更好地建設美好的家園!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
段一:引言(200字)
《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這部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書籍給予了我許多啟發(fā)和思考。通過閱讀《論語》,我深入了解到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從中汲取了許多人生的智慧。在此,我將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分享我對《論語》的心得體會。通過這些心得體會,我相信我們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成為更好的人。
段二:悟道真諦(200字)
孔子在《論語》中強調(diào)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認為做一個合格的人首先要悟道,即明白自己的存在意義和做事的目的。我深以為然。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往往追求物質(zhì)的滿足而忽略了靈魂的修養(yǎng)。而孔子強調(diào)的悟道正是要提醒我們:要不斷審視自己,問自己這么做為了什么,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心無旁騖地追求人生的真諦。
段三:修身與待人(250字)
《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教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們不能止步于書本知識,更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修身來提升自己??鬃诱J為只有修好自己,才能做到善待他人。同時,他也告誡我們要明辨是非,不為物欲誘惑所動,在面對困境時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他的這些教導告訴我們要有高尚的品格,善于待人接物以及堅持道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段四:身心合一的教育理念(250字)
孔子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提倡“身心合一”的思想家。在《論語》中,他強調(diào)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希望學生不僅要追求知識,更要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我深感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塑造孩子的品格,讓他們在知識學習的同時,注重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全面發(fā)展,既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又有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段五:世界觀與人生觀(300字)
通過閱讀《論語》,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深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理念。同時,我也明白到只要自己不斷進步,努力改變,就能夠取得成功。與此同時,孔子提倡的謙卑和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影響了我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看法,我學到了善待他人,用真誠和友愛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總結(50字)
通過閱讀《論語》,我汲取到了豐富的智慧和哲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將繼續(xù)在學習中修身,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同時,也要把這些智慧與他人分享,用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一
學,是孔子教書的首要。每一個人不論他是職位高低貴賤,只要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們的老師??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不恥下問如今成為一種擺設。不懂得你問了嗎?如果你覺得像別人請教問題就低人一等,那你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永遠也學不好。真正的學習是用自己的主動,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去請教,達到學習的態(tài)目的。
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接下來就是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正處。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一個被動者,同時也要學會權變,讓學習的知識,智慧,品德融為一體!
還要善于反省自己,該說的話該做的事,說了沒有做了沒有;不該說的,不該做的是不是也去說了也去做了!要以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覺得這點對我影響很大!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淺的閱讀可能都不能體會其精神的九牛一毛但是《論語》告訴我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智慧,有誠信的人,一個守恒的,內(nèi)心忠誠的人,這樣才能安安心心,堂堂正正的行走于人世間!
論語心得體會篇十二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鬃訄詻Q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于庭”,孔子聞之大發(fā)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彼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tǒng)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睂ζ胀癖娛┮远Y,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最新汽車銷售經(jīng)理述職報告(優(yōu)質(zhì)14篇)
- 最新醫(yī)院醫(yī)生轉正申請書(實用15篇)
- 2023年公司早會主持詞開場白(精選8篇)
- 2023年學?;顒討鳖A案(優(yōu)秀14篇)
- 最新幼兒園教育教學培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3篇)
- 學?;顒討鳖A案(大全13篇)
- 2023年初中生昆蟲記讀后感七百字(通用11篇)
- 最新鄉(xiāng)村振興青年人做 鄉(xiāng)村振興新青年心得體會(大全11篇)
- 新生入學心得體會 新生入學禮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4篇)
- 他是一個一絲不茍的人 一絲不茍的做事心得體會(匯總8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文檔
-
醫(yī)院三問討
論 心 得 體會范文(20篇)31下載數(shù) 877閱讀數(shù) -
化工導
論 心 得 體會大全(13篇)14下載數(shù) 235閱讀數(shù) -
2023年開展思想大解放大討
論 活動心 得 體會 活動大討論 心 得 體會(通用15篇)23下載數(shù) 572閱讀數(shù) -
實踐
論 矛盾論 心 得 體會 矛盾論 工作心 得 體會(大全16篇)18下載數(shù) 934閱讀數(shù) -
最新矛盾
論 心 得 體會 矛盾論 實踐論 心 得 體會(實用10篇)13下載數(shù) 178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