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09 12:45:14
- 小編:琴心月
- 文件格式 DOC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一
祁連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xx平方公里。
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
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一般而言,冰天雪地,萬物絕跡。然而,祁連山的雪線之上,常常會出現逆反的生物奇觀。在淺雪的山層之中,有名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狀蠶綴,還有珍貴的藥材-高山雪蓮,以及一種生長在風蝕的巖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蓮、蠶綴、雪山草又合稱為祁連山雪線上的“歲寒三友”。
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一般而言,冰天雪地,萬物絕跡。然而,祁連山的雪線之上,常常會出現逆反的生物奇觀。在淺雪的山層之中,有名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狀蠶綴,還有珍貴的藥材-高山雪蓮,以及一種生長在風蝕的巖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蓮、蠶綴、雪山草又合稱為祁連山雪線上的“歲寒三友”。
山系低山區(qū)干燥剝蝕作用盛行,中山區(qū)以流水侵蝕為主,高山為寒凍風化作用所控制。祁連山區(qū)存在三級夷平面:第一級東段海拔4400~4600米,西段4800~5000米;第二級東段4000~4200米,西段4500~4700米;第三級東段3600~3800米,西段4000~4200米。河谷中發(fā)育多級階地。
山地寬達400公里,是由7條以上的山脈組成的山系。其間也夾雜有湖盆、谷地,如疏勒河、黨河、黑河、大通河和哈拉湖及青海湖等。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團結峰海拔6305米。
祁連山的北側與南側分別以明顯的斷裂降至平原。北坡與河西走廊間相對高度在20_米以上,而南坡與柴達木盆地間僅1000余米,狹義的祁連山僅指最北一列。它是黃河和內陸水系的分水嶺。山間的谷地、河谷寬廣,面積約占山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個水草豐美的牧場。地勢較低的大通河谷、湟水谷地,更是青海省的重要農業(yè)區(qū)。祁連山地多雪峰、冰川,雖然冰川規(guī)模不大,但是由于山地廣,水量多,河流可直下走廊的干燥地區(qū)。因此,融冰化雪,增加冰水,是當地山下發(fā)展農業(yè)必要的措施。早在清代末期,已有群眾上山化冰融水的活動。據1962年統(tǒng)計,祁連山有1619條冰川,面積約1316平方公里,多屬大陸型冰川,冰面表磧小,移動慢。但從蓄水量來說,卻不算小,如祁連七一冰川,長約30.5公里,冰層厚80米,儲水量為1.5億立方米。祁連由地年降雨總量約500億立方米,流出只有150億立方米,所以融冰化雪,可使水量增加,是當地發(fā)展農業(yè)的重要水源。此外,祁連山脈的林、礦資源也很豐富。
祁連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連山浪峰般的高山頂則在4000至5000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風刺骨。祁連山的每一個山峰本來就顯得氣勢雄偉,人稱是“石骨崢嶸,鳥道盤錯”。這些由冰雪和石頭凝成的奇形怪狀、棱角分明的脈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二
南海殿座落于貴德縣城以南2.5公里的梅茨山腳下,它是貴德龍脈文化的發(fā)祥地,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海殿景區(qū)在貴德"古八景"中有"南海溪聲"的美譽。上了梅茨山,一來登高望遠欣賞一下貴德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二來親眼目睹"青田斷脈"的遺蹤。是道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相依并存的旅游勝地。
這座古老的`山上有個神奇的傳說:明朝開國之初,宰相劉伯溫在全國各地發(fā)現了相繼移動的九條龍脈。其中,梅茨山上的這條龍脈是最大的。因山呈龍行,相傳是龍脈所在。這條山是向下移動的,假如龍首到了黃河邊,能飲到黃河水,貴德這塊鐘靈毓秀之地必出一位"真龍?zhí)熳?。洪武皇帝朱元璋聽到此事后又驚訝又著急。因為他的江山是率領萬千將士辛辛苦苦打拼得來,來之不易,他老擔心江山易主,所以急派親信大臣、當朝宰相劉伯溫來貴德斬斷龍脈。派來的人是浙江青田人,后來就留下了"青田斷脈"的典故。一行人在挖龍脈的過程中,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當天開挖的地方一到夜間便會悄悄合攏,如此反復數日,眾人無計可施。后經高人指點,在梅茨山的山腰修建了一座觀音菩薩殿,供奉了觀音菩薩,鎮(zhèn)住了龍頭,才順利斬斷龍脈。在挖龍脈的過程中,挖出了紅色的泥土,還濕漉漉的,當地老百姓認為那是挖斷龍脈流出的龍血。大家朝下看,那就是挖斷龍脈的埡口,有三層樓房那么深。
從此以后,這座古老的山頭就以這個神奇的傳說吸引著無數來自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的游人來此祥考斷脈的遺痕,傾聽"青田斷脈"的神奇?zhèn)髡f。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三
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為“奎遜托羅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覽勝地。全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為1平方公里,形如螺殼。山頂高出湖面約數10米,海拔約3300米。山體系花崗巖和片麻巖構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麗時,憑高遠眺,只見海心山猶如雪浪飄浮,蔚為壯觀。古人曾有詩贊道:“一片綠波浮白雪,無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于距今二億年以前的三迭紀,即青藏高原隆起時。關天它,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圍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著成千上萬的牧民。草原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蓋,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兩個道人去西天途中路過此地,一時找不到水喝,師父讓徒弟到泉中取水,臨行前,特別囑咐取了水要蓋好井蓋。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卻忘了蓋井。結果沒等他走到師父跟前,發(fā)現身后潮水洶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漲越高。師父一看情況不好,趕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進水中,才將泉眼壓住??墒牵瓉淼牟菰炎兂赏粞笠黄?,周圍成千上萬戶人家被大水淹沒一空。后來,人們便把青海湖稱“赤秀潔莫”,意為“萬戶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稱為“錯寧瑪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南山公園位于西寧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是休閑觀景的好地方。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亭上有一橫額,上書“河湟引鳳”。相傳南涼時有鳳凰飛臨其上,故名鳳凰臺。這和當時流傳的“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同為附會之說,但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卻成為西寧的一大勝景。
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志》中記載:“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攀登絕頂,宛如身在天宮,頭頂青云縹渺,腳下冰層晶瑩。南山絕頂氣候多變。
夏天前往南山公園欣賞“南山積雪”,真是風景獨異。一脈高山,截成兩節(jié),分屬兩個世界:雪線下一碧萬里;雪線上銀裝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榆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jié)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公中中心地帶的百花園,以牡丹花為主的數十種高原名花卉競相怒放,香氣飄舞,姹紫嫣紅,形成了與森林景觀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彩虹飛落,成為西寧獨有的瀑布水景。公園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臺,人稱鳳凰臺。相傳有對金鳳凰曾在此飛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農歷九月九重陽節(jié),人們紛紛登上鳳凰臺俯視西寧古八景之一。現鳳凰臺上建有有鳳凰亭,為兩層樓閣式,直徑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藍琉璃瓦和層頂相綴,閣壁彩繪,精美的石雕藝術建筑,蔚為壯觀,登亭鳥瞰高原古城,撫今追昔,感概萬千。鳳凰山麓有一古剎南禪寺,建于明代,歷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眾多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成為南山公園附近的一處人文景觀。該公園設有餐飲和文化娛樂活動設施。
北禪寺位于西寧市北湟水之濱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北禪寺位于西寧市湟水北岸土樓山腰,俗稱“北山寺”,又名土樓觀,其建筑風格和文化建筑被稱為“絲綢之路”南道的一顆明珠。
北禪寺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整個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紅砂巖天然斷層由西向東依次而建,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立,結構奇巧,寺院錯落有序,蔚為奇觀。
北禪寺歷史悠久,寺內留存有魏晉時期的藻井圖案及佛教藝術壁畫,塑立各種佛尊神像。
北禪寺的古跡很多,有圣母殿、呂祖祠等。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無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內曲經通幽,冷風襲身。這些洞由棧橋曲廊連接,虛實相望,獨具匠心,是一種罕見的建筑藝術。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南山公園位于西寧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是休閑觀景的好地方。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亭上有一橫額,上書“河湟引鳳”。相傳南涼時有鳳凰飛臨其上,故名鳳凰臺。這和當時流傳的“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同為附會之說,但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卻成為西寧的一大勝景。
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志》中記載:“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攀登絕頂,宛如身在天宮,頭頂青云縹渺,腳下冰層晶瑩。南山絕頂氣候多變。
夏天前往南山公園欣賞“南山積雪”,真是風景獨異。一脈高山,截成兩節(jié),分屬兩個世界:雪線下一碧萬里;雪線上銀裝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榆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jié)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公中中心地帶的百花園,以牡丹花為主的數十種高原名花卉競相怒放,香氣飄舞,姹紫嫣紅,形成了與森林景觀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彩虹飛落,成為西寧獨有的瀑布水景。公園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臺,人稱鳳凰臺。相傳有對金鳳凰曾在此飛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農歷九月九重陽節(jié),人們紛紛登上鳳凰臺俯視西寧古八景之一。現鳳凰臺上建有有鳳凰亭,為兩層樓閣式,直徑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藍琉璃瓦和層頂相綴,閣壁彩繪,精美的石雕藝術建筑,蔚為壯觀,登亭鳥瞰高原古城,撫今追昔,感概萬千。鳳凰山麓有一古剎南禪寺,建于明代,歷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眾多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成為南山公園附近的一處人文景觀。該公園設有餐飲和文化娛樂活動設施。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五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又稱“鮮水”或“鮮?!?。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屬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保瑵h代也有人稱它為“仙?!薄谋蔽浩鸩鸥麨椤扒嗪!薄?/p>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huán)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岳泰山還要高。由于這里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勝地。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這里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環(huán)境幽靜。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huán)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綿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舉目環(huán)顧,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huán)抱其中。從山下到湖畔,則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節(jié)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jié),當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遼闊的草原披上綠裝的時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綺麗。遼闊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驄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草原;湖畔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蕩漾。而寒冷的冬季,當寒流到來的時候,四周群山和草原變得一片枯黃,有時還要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開始結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青海湖以盛產湟魚而聞名,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很值得提及的是,這里產的冰魚較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們在冰面鉆孔捕魚,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燈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鮮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游覽勝地。海心山又稱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島上巖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產龍駒而聞名。著名的鳥島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內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節(jié)卻棲息著10萬多只候鳥。為了保護島上的鳥類資源,這里還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鳥類研究和保護工作。
青海湖岸邊有遼闊的天然牧場,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對發(fā)展畜牧業(yè)和農業(yè)有著良好的條件。早在遙遠的古代,這里就是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產地。青海湖一帶所產的馬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很出名,當時被稱為“秦馬”。古代名著《詩經》曾描寫過“秦馬”的雄壯和善馳。以后,隋唐時代,這里產的馬經過與“烏孫馬”、“血汗馬”交配改良,發(fā)展成為獨具特色的良馬。它不僅以神駿善馳而馳名,而且以能征慣戰(zhàn)而著稱。
青海湖周圍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業(yè)生產也有著廣闊的前景。當地人民在優(yōu)先發(fā)展牧業(yè)的同時,還有計劃地開墾飼草飼料基地,辦起了國營農場,發(fā)展以油料、飼料為主的農作物生產,并且在昔日荒涼的寂寞的草原,相繼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興城鎮(zhèn),接著還辦起了一批工廠、礦山,其中有煤、建材、機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南山公園位于西寧市南山,風景十分秀麗,是休閑觀景的好地方。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亭上有一橫額,上書“河湟引鳳”。相傳南涼時有鳳凰飛臨其上,故名鳳凰臺。這和當時流傳的“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同為附會之說,但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卻成為西寧的一大勝景。
根據《西寧府新志·地理志》中記載:“南山……冬夏積雪不消,聳出萬山之上,儼若銀屏,又謂之雪山,俗稱南山積雪為八景之一也”。攀登絕頂,宛如身在天宮,頭頂青云縹渺,腳下冰層晶瑩。南山絕頂氣候多變。
夏天前往南山公園欣賞“南山積雪”,真是風景獨異。一脈高山,截成兩節(jié),分屬兩個世界:雪線下一碧萬里;雪線上銀裝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榆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jié)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公中中心地帶的百花園,以牡丹花為主的數十種高原名花卉競相怒放,香氣飄舞,姹紫嫣紅,形成了與森林景觀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彩虹飛落,成為西寧獨有的瀑布水景。公園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臺,人稱鳳凰臺。相傳有對金鳳凰曾在此飛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農歷九月九重陽節(jié),人們紛紛登上鳳凰臺俯視西寧古八景之一?,F鳳凰臺上建有有鳳凰亭,為兩層樓閣式,直徑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藍琉璃瓦和層頂相綴,閣壁彩繪,精美的石雕藝術建筑,蔚為壯觀,登亭鳥瞰高原古城,撫今追昔,感概萬千。鳳凰山麓有一古剎南禪寺,建于明代,歷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眾多善男信女來此求神拜佛,成為南山公園附近的一處人文景觀。該公園設有餐飲和文化娛樂活動設施。
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交通大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就是這條大道。它的形成和暢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公元七世紀初,在祖國中原地區(qū),李世民父子創(chuàng)立李唐王朝。幾乎與此同時,吐蕃王國在贊普松贊干布的率領下也迅速崛起,統(tǒng)一了西藏地區(qū)的許多部落,建立了強大的奴隸主專制政權,進而向北擴張,最后于公元663年攻滅吐谷渾,從而與唐王朝接界,互為鄰壤。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并請求聯(lián)姻和好。
唐太宗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回訪,但未答應聯(lián)姻。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祿東贊攜帶金、白銀及其他珠寶數百件,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審時度勢,答應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為國舅,專程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雙方結為甥舅之邦,揭開了唐蕃友好歷史的新篇章。在此以后的220xx年中,雙方雖然也曾發(fā)生過誤會、摩擦甚至一時失和的情況,但和睦相處、友好往來卻一直是唐蕃雙方關系的主流。從吐蕃首次遣使來唐到兩個王朝覆滅前夕,有據可查的使者往來就達19多次,可見雙方關系的密切和頻繁往來的情況。因此可以說這條古道的重大意義絕不僅僅限于道路本身,而在于當時乃至以后的漫長歷史歲月里,它起著維系唐蕃甥舅情誼、加深和強化藏漢兩大兄弟民族友好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帶著大批衛(wèi)隊、侍女、工匠、藝人和大量綢緞、典籍、醫(yī)書、糧食等嫁妝,從長安迤邐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為了保障公主一路順風,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筑佛堂,開辟通道。松贊干布則親自率領滿朝官員與大隊人馬迎親于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舉行歡迎儀式。然后,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伴而行,前往邏些完婚。文成公主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而載入史冊。公元720xx年,即唐中宗景龍三年,應吐蕃之請,唐王朝又將金城公主許配給了贊普赤迭袒贊。金城公主又沿著文成公主進藏的道路嫁往吐蕃,成為唐蕃古道上的又一樁盛事。從文成公主嫁往吐蕃起,唐朝與吐蕃之間使臣不斷,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唐蕃古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漸開辟、迅速興盛起來,并且很快成為一條站驛相連、使臣仆仆、商賈云集的交通大道的。
唐蕃古道西段山高路險,氣候嚴酷,至今仍然是人煙稀少的牧業(yè)地帶。時至今日,在現代條件下,以車馬代步,走起來也還是比較艱辛的事情。人們不難想見,當日文成公主進藏、使節(jié)商旅往來長途跋涉的困苦情景。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六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 小王,今天由我?guī)Т蠹矣斡[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一路上希望大家在互相配合,并且玩的 愉快!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著十萬余只各類候鳥,稱譽為“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于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fā)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zhèn)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于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著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煞褐酆嬗^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著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坂。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為日亭,右為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于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后人為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為開闊的綠色草坂盡收眼底,仿佛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xù)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坂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桿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為“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或遠或近,可見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著青草。過了黑馬河鄉(xiāng)右看,緊依綠色草坂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著千姿百態(tài)的云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xiāng),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里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
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了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臺近處,成百只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護著自己的妻兒,守衛(wèi)著自己的家,一旦發(fā)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沖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yǎng)生,繁衍后代。在鳥群稀疏的空隙里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著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于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于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里,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里為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在兩個鳥島之間,有一根碩大的銀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叢中,在它的旁邊安放著一枚碩大的鳥蛋雕塑,象征著飛禽是上帝的寵兒,是人類的朋友。
各位,青海湖的美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小王在這里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只有當我們走進她、端詳她,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她美的內涵。
今天介紹就到此結束,大家自由游覽,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謝謝!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七
打開世界地圖,如果在亞洲大陸上縱橫劃一個十字,格爾木昆侖旅游區(qū)我們會發(fā)現,青海省格爾木市正好處在亞洲大陸的十字中。格爾木市背靠昆侖山,身居萬寶匯集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形成以格爾木為中心的昆侖文化旅游區(qū)。
昆侖山從帕米爾高原隆起,凌空而下,浩浩蕩蕩,橫貫東西數千里;茫茫蒼蒼,雪峰高聳,冰川縱橫,巍峨神奇。從遠古開始,昆侖山就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向往的圣地。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祖之脈”。古往今來,有多少先賢智者,騷人墨客,劍客奇士,天涯游子,遙望西天,情寄昆侖,用詩詞歌賦來表達他們對昆侖的向往和仰慕。其中以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美詩,_的“橫空出世,莽昆侖”的華章,成為吟詠昆侖的代表作。中華文化眾多的神話故事出自昆侖,如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封神演義》和金庸的《天龍八部》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提到昆侖山。
昆侖山東西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西段喀拉昆侖山是塔里木盆地與藏北高原祁連山、中支昆侖山、南支唐古拉山。昆侖山中萬壑縱橫,蘊藏著無盡的壯美、神秘和富饒。
主要景觀
瑤池風景區(qū)湖水明澈如鏡,湖的四周草青沙白;在湛藍的天宇下,山色、天光、云影在湖水中相依共舞,在寧靜安詳中透著仙氣和靈氣。
練場地。每年都會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探險愛好者,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初級登山愛好者登山探險的首選基地。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八
翻開世界地圖,在亞歐大陸的中南部,一塊棕褐色彩的;樣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風情,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guī)砬嗪V包c導游詞。
貴德縣文廟和玉皇閣是貴德縣現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這處古建筑群位于貴德縣河陰鎮(zhèn),史料記載,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為鞏固統(tǒng)治,教化民風,保佑“皇圖永固,時歲享昌”,乃“恭擇城中場地,創(chuàng)修玉皇圣閣”,歷時四年竣工。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閣重建、擴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義,玉皇閣毀于戰(zhàn)火,現存古建筑群是光緒年間依次重建。該建筑群占地面積61畝,建筑面積4915平方米,是一處廟觀相互毗鄰,集儒、道、佛為一體,掮棄門戶之見,并存相依,布局獨特的古建筑精品。整體建筑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形式,單體建筑以甘肅、青海兩地做法為主,富麗堂皇,布局國內罕見,極具歷史文物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
文廟包括欞星門、泮池、鄉(xiāng)賢名宦祠、七十二賢祠、大成殿等十二個單體建筑。其中大成殿是供奉中華民族偉大先哲孔子之神位,歷來為文人祭祀孔子和集會的場所。
除玉皇閣和文廟外,貴德明清古建筑群還包括供奉著關羽、岳飛和馬祖三尊神的關岳廟、漢式建筑,藏傳佛教寺院大佛寺、仍留有清光緒時期壁畫20平方米的城隍廟等。
貴德地處黃河谷地,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松巴峽守戶,四面環(huán)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貴德明清古建筑群的發(fā)現和錢其琛副題詞“天下黃河貴德清”,使貴德縣的旅游業(yè)開始紅火起來。據貴德縣旅游局梁海珍局長介紹,每年來自全省各地和海內外近百萬游客到貴德縣賞清清黃河的參觀玉皇閣。
亭臺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有詩云:“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飛流似激湍。六月炎天來避暑,松聲颯颯水聲寒?!薄段鲗幐轮尽贩Q其“五峰林立,形如舉掌,山脅左右有大泉二,余泉不計焉,林壑之美,最為湟中勝地。”這里山境幽雅,泉水眾多,細流飛灑,好像瀑布高掛。
五峰山的主要景色是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樹林、楊樹林和樺樹林,夏季三林郁郁蔥蔥,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楊黃、樺葉紅,層林盡染,各具特色。三洞是東洞、西洞、北洞。東洞深8米、高3米、寬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寬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寬4米。洞內露冷苔蒼,別有韻味。三泉是澄華泉、隱泉、裂口泉。三泉水以澄華泉水質最好,泉水清如醇露,細如噴珠,甘如瓊液。泉水經石雕龍口噴吐,沿七級石壁瀉下,形成瀑布,水濺山徑,在泉石周圍刻有“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等詩句。據說,若在六月六日這天喝了澄華泉的水,能在一年之內消災滅病,萬事如意,故又稱“龍宮泉”。隱泉位于澄華泉北,周圍蔽以蓬蒿,故名。泉水清冽可掬,須發(fā)可鑒。每年六月六日,五峰寺廟會時,各地游人香客,常以香花祭泉,許多人爭先恐后汲水暢飲。裂口泉在五峰寺門外不遠處,自出崖滾出,沿石壁跌下,噴珠濺玉,涓涓不竭,汩汩有聲。
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jié),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耳。屆時西北各路歌手云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聲震四野,從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峰六月歌仙會,八鄉(xiāng)四野覓知音?!比绱舜笠?guī)模的群眾藝術盛會,為五峰盛景增添了異彩。
塔爾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寺院建筑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y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每年舉行的 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塔爾寺位于湟中縣城魯少爾鎮(zhèn)的蓮花山山坳,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qū)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圣地,也是中國黃教——喇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整座寺依山疊砌、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景色壯麗非凡。
塔爾寺內收藏有大量鎏金銅佛像、銅佛像、金銀燈、金書藏經、木刻板藏經、法器、靈首塔、御賜匾額、壁畫、堆繡等文物。其中壁畫與堆繡、酥油花被譽為塔爾寺三絕。壁畫多以礦物顏料畫在布幔上,內容主要為經變、時輪、佛等。堆繡是用各色綢緞、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繡成佛、菩薩、天王、羅漢、尊者、花卉、鳥獸等圖案。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九
日月山是青海東部農業(yè)區(qū)和西部牧業(yè)區(qū)的分水嶺,山的貨色兩側做作人文景觀差別極為顯明。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qū)。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時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它屬于拉脊山脈西端,北起青海湖東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連綿數十里。日月山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業(yè)區(qū)和牧業(yè)區(qū)的天然分界限。這里山巒起伏,峰嶺巍峨,氣象嚴寒,雨水充分,水草豐美。山麓兩邊景色大同小異: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莽,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qū)。每年六至玄月,山坡之上綠草如茵,野花殘暴,帳篷點點,風景非常壯觀。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峰,其外形似太陽和月亮。
日月山,地處要塞,局勢峭拔,策略地位主要。很早以來,它就是祖海內地通往西南邊境的交通要道,也是漢藏人民友好往來,通商商業(yè)的紐帶。早在漢代,日月山已成為我國“絲綢輔道”的一大驛站。唐代時,日月山更是唐蕃舊道的必經之路。
公元618年,唐朝建破后,與邊境各民族和氣相處,各族領袖紛紜差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當中。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開明治國,為引進文明、加深友情、安寧邊疆,在與唐朝樹立友愛關聯(lián)后,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得到唐太宗應允。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養(yǎng),深得心疼。公主遠嫁,唐太宗籌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為嫁奩,還派樂隊、工匠伴隨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護送公主從長安出發(fā),經咸陽、隴西、臨夏,度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后,先與嫁給吐谷渾王諾曷缽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壩鄰近的館驛中,舉辦隆重宴會,唐、吐蕃、吐谷渾三方親朋歡聚一堂。之后,公主一行持續(xù)南行。松贊于布親身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筑館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跟文成公主經玉樹進入西藏,4月15日到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盛大歡送。文成公主遠赴西藏聯(lián)姻,沿途留下了良多美妙的傳說和史跡,千古傳播,至今藏族國民依然稱公主為“阿姐甲莎”,意思是漢族姐姐。
日月山,古今馳名,傳說眾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感人的莫過于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相傳,唐太宗為了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本人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伴,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公主登上山頂,舉目環(huán)視時,但見山麓兩邊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雨打芳草萋萋,一邊是雪壓枯草慘慘;一邊是煙雨飄搖枝新,一邊是玉鱗紛飛草葉枯,甚至連這里的日月,也不家鄉(xiāng)那樣晶瑩、暖和,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唐太宗據說公主懷鄉(xiāng)思親,不肯西進,為了替女兒解愁,特地鍛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此山,說是假如公主想家,翻開寶鏡,能夠從中看到故鄉(xiāng)父母、故里江山。護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意到親人,思故不進,便暗中將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公主拿起鏡子來看,怎么也看不到長安城里的父母,認為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詐騙她。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匯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一邊,斷然西進。后來人們便把赤嶺改名為日月山。唐代的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并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
日月山固然高不迭昆侖,險不如積石,既無蒼翠的森林,又無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蒼茫。然而,從古到今,很多過往行人都愿登上日月山去追尋當年文成公主途經日月山時留下的蹤跡。為此,人們早先在日月山頂修筑了廟宇。惋惜被人損壞。近年,人們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兩座造型雅觀、作風奇特的日亭和月亭,供游人參觀。
倒淌河發(fā)祥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西向東流經40多公里后注入青海湖的耳海。倒淌河是注入青海湖水量最小的一支,但河水明澈見底,長年一直。倒淌河因為河水向西流淌以及文成公主的傳說而名揚四海。
倒淌河鎮(zhèn)是青藏公路和青康公路的交匯處,是西寧通往海西、西藏、玉樹、果洛、海南等的必經之地。鎮(zhèn)內建有留念文成公主的雕塑公園,亦是旅行休息就餐的好處所。
日月山雙亭在日月山口,有為紀念唐代文成公主進藏聯(lián)姻而建的日月二亭。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宗室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由長安去拉薩在這里停留,留下許多歷史佳話和神奇的傳說,給日月山增加了一層神秘顏色。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斷定唐朝和吐蕃以赤嶺分界,并立界碑,成為民族友好的象征。20世紀80年代中期建筑的日月二亭,成分立埡口兩側,建造精致、光輝。日亭內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進藏紀念碑”,記述了文成公主和親始未及歷史功勞。亭內還繪有壁畫,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面孔;月亭有可貴的“唐蕃赤嶺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傳布中原文化,增進西藏文化藝術與出產成績等方面的壁畫。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大學生求職信息網 大學生求職信大學生畢業(yè)生求職信(實用17篇)
- 落水救人感謝信(通用19篇)
- 秋季校運會加油稿(大全13篇)
- 秋季校運會加油稿(優(yōu)質9篇)
- 最新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19篇)
- 2023年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北師大版(通用9篇)
- 2023年秋季校運會加油稿(精選12篇)
- 護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 護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優(yōu)質12篇)
- 勞務服務外包合同 勞務外包服務合同(實用17篇)
- 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回答 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實用10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文檔
-
銀行授信審批文化心得體會及收獲(大全9篇)
50下載數 706閱讀數
-
知易行難辯論稿件(五篇)
27下載數 548閱讀數
-
快樂雞毛心得體會及感悟 《快樂雞毛》讀后感30字(7篇)
43下載數 389閱讀數
-
2023年實干篤行心得體會及感悟(大全10篇)
41下載數 221閱讀數
-
受到夸獎后的心得體會實用 被夸獎之后的感受(九篇)
27下載數 723閱讀數
-
最新報恩初中作文(優(yōu)質14篇)
45下載數 985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