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13:54:11 頁碼:8
2023年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通用14篇)
2023-11-17 13:54:11    小編:紙韻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一

1、你不要一向不滿人家,要一向檢討自我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2、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3、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

4、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5、心善,樂善好施是大愛無疆的蔓延;心寬,寬大為懷是足智多謀的恬靜;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現(xiàn);心靜,靜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達觀開朗的淡泊;心安,安常處順是知足常樂的欣慰;心誠,誠心誠意是高風亮節(jié)的鏡子。

6、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

7、此刻的幸福和痛苦,不必須是今生因緣造成的,同樣,此刻的因所造的果,不必須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無始。

8、道,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未識得破時千難萬難,識得破后,有什么難易。

9、坐石看云閑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家私說向渠。

10、世間本無如來,心中有則有心中無則無。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佛,無處有,佛,又無處不在。心中若有美,處處蓮花開。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11、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嗎美玉還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2、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13、逆境是成長必經(jīng)的過程,能勇于理解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14、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15、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二

2.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4.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

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6.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8.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9.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0.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11.情執(zhí)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zhí),你才能得到自在。

12.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1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14.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15.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66、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16.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17.內(nèi)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8.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19.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tài)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20.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三

1、心不可傳,以契為傳。心不可見,以無為見,契亦無契,無亦無無。

2、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

3、無心似鏡,與物無競。無念似空,無物不容。

4、諸法緣生者,謂一切法本來無生,但由因緣聚會,假現(xiàn)生相耳。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5、欲遣我執(zhí),最妙觀空。

6、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xiàn)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7、夫眾生處處執(zhí)著,一言執(zhí)著,便有能所。就能執(zhí)一面言,無非妄念。就所執(zhí)一面言,便是諸法。

8、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9、妄念無生,乃名真心不動。

10、妄息心空,真知自現(xiàn)。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四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 雨帆

佛曰 人生在世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xiàn),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shù)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經(jīng)典佛曰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fā)現(xiàn)緣沒了 佛曰: 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曰: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造塔功德經(jīng)》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jīng)》第262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增一阿含經(jīng)》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jīn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独銍澜?jīng)》卷6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yè)。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yè)報差別經(jīng)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jīng)卷二

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大寶積經(jīng)第91卷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多,以般若菠蘿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以般若菠蘿密多故,得阿那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菠蘿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菠蘿密多咒,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般若揭諦,般若僧揭諦,菩提薩婆呵!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五

1. 有錢身邊一群狗,金錢是新式的奴隸制度。

2. 錢來錢去錢又空,最容易上癮的毒品是金錢。

3. 錢是個可惡的東西,一切對財富的過于仔細的關心都散發(fā)著貪婪的氣味。

4. 每一個賺錢的行業(yè)都在劇烈的變化,不義之財不可取。

5. 取個富家小姐,每年年底看一次存折。

6. 網(wǎng)絡游戲確實能帶來很好的利潤,不變的是用戶需求。

7.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愛情是裸體的自然美。

8. 賺錢是為了生活,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

“善良的人為什么總是容易被人欺負”,命題本身不嚴謹,可以說是一種錯覺,而且是一種普遍的錯覺。一個人今生所有的遭遇(惡報),或者說享受(福報)都是前世今生所造作的業(yè)感來的果,而且絕大多數(shù)是前世造的業(yè),今生善良不代表過去世總是善良,過去世沒有造惡業(yè),因此我們不能只觀察一世甚至一時就得出一種結論,比喻說,有的果樹,種下去要幾年才能結果,而不是在一年之中甚至一個季度就結果的,這在因果定律里面叫做因果通三世。南無阿彌陀佛佛教是講心的,而心是什么?心就是善,這是人的根本,所以有了這個根,就不會失去善!真正的善良是以人的品質表現(xiàn)出來才為真正的善良。從時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之舉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長期堅持善舉,終身不誨。如深圳的藝人童非數(shù)年向希望工程捐款數(shù)百萬,捐完所有的積蓄,即使在得知自己患絕癥時,仍不停止捐款?!耙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了做好事”。從空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之舉不僅是一點一事之善舉,而是對萬事萬物都有善心、善意、善舉,“普渡眾身”。真正的善良之舉是隱名埋姓,不張揚、不作秀、不圖回報的善舉。 善良之善事、善舉,何止千千萬萬,而我要說的不止是這些具體的東西,我要說的是善良的本質。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對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勞動成果除滿足自己的生活還有剩余,產(chǎn)生了貧富,便有了強弱;如何對待貧富、強弱,便有了善惡,善與惡是相對而又相伴。佛教中的普渡眾生,意即勸人向善。古人的善良體現(xiàn)在多方面,打獵者不獵殺幼仔和孕獸,打漁者不用密網(wǎng)網(wǎng)小魚,伐木者不伐稚苗等??梢娚屏嫉纳鐣约白饔糜谏鐣囊饬x。善良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善心、善意、善舉;善良在社會中產(chǎn)生互動,便是和諧社會耶!

佛家 經(jīng)典語錄:

普賢行愿大智慧----摘錄盧. ?臺長講 述于觀音堂

師父剛剛看到一條新聞,在墨爾本有一個華人釣 魚協(xié)會,會員還挺多的。現(xiàn)在是末法時期,他們不懂因果報應啊,現(xiàn)在的報應很快,都是現(xiàn)世報。想想看,僅僅在澳大利亞,一年就有多少華人釣 魚掉到水里去,被浪沖走了?這些人真是可憐。師父在想,我們弘 法弘到現(xiàn)在,度人還是很不夠,像釣 魚協(xié)會的這些會員都是我們要度的眾生,所以我們還要更加努力。

普賢菩薩的第五大行愿是隨喜功德。我們天天都在講“功德無量”,隨喜功德是什么意思呢?功德實際上分兩種,一種是我在人間、在這個世界上做有漏的功德。師父不客氣地講,很多人做的功德全部都是有漏的,你們知道什么叫有漏的功德嗎?比方說,慈善事業(yè)、造橋修路、齋僧建寺,連供養(yǎng)和尚、造廟都是有漏的功德,現(xiàn)在知道了嗎?所以,做功德是很難的。梁武帝造了那么多廟,為什么沒有功德啊?為什么六祖跟他講,你沒有功德,因為你漏光了,你只是在人間造了一些廟,建了一些橋,修了一些路,功德有目的就會漏,所以善事一定是有漏的功德,不圓 滿。

還有一種是出世間的無漏的功德,無漏的功德是什么呢?就是了脫生死、廣修六度。師父已經(jīng)跟你們講過六度,都攝六根師父也跟你們講過了,就是說,你今天想 做一件善事,你就要守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讓善 念善事,轉變?yōu)楣Φ?。很多人做了一點事情,自以為了不起,喜歡自吹自擂,生怕人家不知道:“這個菜是我燒的,里面放了這個、那個的,你嘗嘗吧?味道很好的?!弊彀筒煌5刂v。還有人請人家吃了一頓飯,最后說:“要是我今天不請你客,估計沒有人請你了。”有這種人嗎?有,這種人就是沒有守住自己的嘴巴、眼睛、身 體和意念,他所做的功德就是有漏。

很多人在網(wǎng)上一看見不好的東西,就停在那里想進去看。請你們記住師父的一句話,如果你們已經(jīng)點了,等到流量不足還在轉啊轉,轉不出來的時候,趕緊停掉,不要看了,這個是最好的方法,這樣的話,你就不會造新業(yè)。如果你看了,你的眼睛就進去了。你聽人家講話,人家一開始講:“我告訴你啊,用這個方法可以賺圝錢。”你馬上說:“你不要跟我講,我經(jīng)不起你的誘圝惑的,你少跟我講,我不要那么多錢。”

很多人跑到師父這里來說:“師父,你知道嗎?現(xiàn)在用你的名字‘盧臺長’可以申請一個商標,做素食,或者什么的?!睅煾格R上就不要聽,你不聽進去,你就不會動腦筋,你就不會動心,你就成功了。學佛人要封住自己的耳朵、閉上自己的眼睛,鼻子都不要去聞那些烤肉、烤魚的味道,嘴巴不要亂說,腦子里也不能亂想,做人學佛要干凈,不該看的堅決不要去看,不該聽的堅決不要去聽。

要懂得都攝六根,廣修六度,就會成就無漏的功德。那些有能力做功德的人,要積極助力;沒有能力做功德的人,要懂得隨喜贊嘆他人的功德。就是說,有力而為必須為,有力而為不為,你就是在犯罪。你今天能夠有力量幫助別人,你卻不幫助別人,你就是在犯罪,你就是有漏。今天人家在你邊上摔跤了,你不去攙扶人家,你就不是菩薩。很多人可能有顧慮:“如果我去攙扶他了,萬一他說是我把他摔倒的,他要告我怎么辦呢?”師父問你們,如果有人在觀世音菩薩身邊摔倒了,觀世音菩薩會怎么去做呢?不要顧及其它的,事情是講得清楚的,人家告你又怎么樣了?那也說得清楚啊,你是個好人,你做的就是好事,有力而為不為,你就是一個不好的人;有力而為而作為,你就是有所作為。

師父跟你們講,如果你今天沒有力量去幫助別人做善事、做好事,那么你應該怎么樣呢?你應該隨喜贊嘆,贊嘆他人有很大的圓 滿功德。佛友今天考駕照通 過了,你恭喜人家,贊嘆人家?!澳憬裉於攘诉@么多人,恭喜啊,你真的很能干,我要向你學些?!?“你修得真好,你吃素幾年了?你度人真多??!”這都是贊嘆??!如果嘴巴講的都是廢話、沒有用的話,天上的護圝法神都會聽不過去的,好的話、贊嘆的話為什么不講???你的嘴巴去講人家不好,你就是心里有病。師父已經(jīng)跟你們講過了,不要去講別人的不好,否則哪里像菩薩,怎么可能上天?。窟@個世界有你看得習慣的嗎?這個世界有你滿足的一天嗎?有你能夠滿意的一天嗎?你們告訴師父,從小到現(xiàn)在,你們有哪一天是滿意的?你們要想開一點。

無力則贊嘆,叫隨喜而修,切不可讓嫉妒誹 謗進入你的心。為什么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里有一個是“隨喜功德”?看見好的我就說,看見好的我就做,看見一切能夠幫助別人的,我就幫助,這就叫隨喜,這樣你的功德就來了。你們知道為什么不能嫉妒誹 謗人家嗎?因為你一旦嫉妒了,鬼就會來找你們,鬼是最會嫉妒人的。過去古時候說,有好事不要講出來,你天天講,鬼聽到了,你這件好事就泡湯了;有壞事也不要講,天天講,會越來越糟糕。鬼最喜歡打官司,他跟你講道理,跟人間是不一樣的,人間不是他的地盤,那他是怎么樣來跟你講道理的呢?就是晚上把你拉下去講他們的冥理,很多人晚上做噩夢,就是被鬼拉下去了。

普賢菩薩的第六大行愿是請轉佛法。如來說法,就是佛在說法,一字一句從菩提心中流 出,憑心而論,用心來跟大家說話。媽媽掉著眼淚跟孩子說:“孩子??!”就像菩薩一樣,每個字都是從菩提心中流 出來的。菩提心是什么?就是最慈悲的心。

師父可以說,你們坐在這里的百分之七十的孩子,能夠把師父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聽到心里去,你們就是大眾聞法,一字一句入耳。你們聽師父講圝法,并且讓其進入到很深層的意識當中,會有什么好處呢?皆轉入你的心成妙法,如果你把師父的話全部聽進去了,你就是轉入心中而成妙法,菩薩的每一句話都是從菩提心中流 出來的,你們只要好好地聽菩薩的話,就會轉到心中成為妙法。你們這些孩子每周三聽完課后,會想通很多事情的,就是因為你們把師父的話聽到心里面去了。妙法是什么?妙法是用各種巧妙方法來完成你的道業(yè)。妙法 度眾,妙法能夠解決很多人間的煩惱。

普賢菩薩的第七大行愿是請佛住世。釋迦滅后,彌 勒未生,怎么請佛住世呢?怎么樣請菩薩在世間呢?你們不知道哪個是菩薩,那怎么請菩薩到人間來???當知是心作佛,你應該知道,是你的心現(xiàn)在作佛。彌 勒佛沒有來,釋迦牟尼佛滅度了,誰來作佛呢?是你的心啊,你的心就是佛。即心即佛,你有這個佛心,你就是佛了。

眾生心靜,見佛常住,就是沒有聞到佛法的眾生,他的心只要能夠安靜下來,他就能夠看得見自己心中的佛。所以,一個人一旦安靜下來,就能夠想出來辦法。想出辦法是什么?就是因為你心中的佛出來了。一個有良心的人,當時氣得不得了,想跟對方斗個你死我活,一旦安靜下來,想想有必要嗎?想想對方也是很可憐的,都是人,相煎何太急呢?這樣一想,你心中的佛是不是就出來了?所以,見佛常住,要見到自己心中的佛常住在人間,常住在自己的心里。

眾生心垢,見佛涅槃。每個人心里都有污垢和骯 臟的東西,你們心中有骯 臟的東西,但是你們看見了佛的涅槃,佛已經(jīng)跟你們指出了一條很光 明的道路,你看我佛已經(jīng)涅槃了。涅槃是什么?是一種覺 悟,是完全超脫了境界覺 悟的到另一個世界去。那么我們?nèi)嗽趺崔k呢?學會解脫。若能念念在佛,如果你每天念佛,每天念經(jīng),即是請佛住世。你們現(xiàn)在天天念經(jīng)嗎?念的,那么是不是天天把菩薩請到心中來了?天天請佛住世,你就凈念相繼,為什么?你天天念經(jīng),腦子都是跟菩薩在一起,你的腦子當然很干凈。什么叫凈念相繼?繼就是繼往開來,就是說,干凈的念頭不停地涌圝出來,好念頭一個接一個。一個人只要學佛念經(jīng),腦子里出來的都是干凈和善良的種子,猶如一顆好種子,長出來的果實全部都是干凈的,則佛常印在心。

----恭錄: ?普賢行愿大智慧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六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帶笑;放松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在生活中,不妨養(yǎng)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yè)。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隨喜、贊嘆、鼓勵,并且虛心學習。

23、少批評,多贊美,是避免造口業(yè)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fā)的心。

29、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wěn)穩(wěn)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30、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忙’沒關系,不‘煩’就好。

33、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緊。

34、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成功的三步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chuàng)造因緣。

39、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jīng)驗。

41、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圣賢。

46、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47、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精進’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給人方便等于給自己方便。

51、甘愿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于在意,同時也過于在意他人的評斷。

53、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55、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愿、發(fā)愿的。

57、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xiàn)在最重要。

59、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于現(xiàn)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jīng)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tài)度。

61、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擔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倫理的關系,不是‘論理’的關系。

77、現(xiàn)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xiàn)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經(jīng)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現(xiàn)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于是窮人。

84、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85、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語,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內(nèi)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于財富,奉獻等于積蓄。

93、奉獻既是修行,安心既是成就。

94、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若希望人際關系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環(huán)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xié),妥協(xié)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yè)。

102、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凈化人心,少欲知足,凈化社會,關懷他人。

109、不必要盼望得到誰得理解,做自己能做的,盡心盡力,天下的故事,是經(jīng)常也是無常,所以,不需要大驚小怪。

110、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七

南懷瑾: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shù)無邊的眾生,心里并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

南懷瑾: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胸里頭還有你、我、他,甚至給了人家好處時,這個家伙應該賣賣我的交情才對!這是世間法的作風,佛法沒有,給了就給了,要像“事如春夢了無痕”一樣的忘掉它。

南懷瑾:是叫我們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對象的觀念。譬如說要做一點功德,出一點錢,或者救濟一個人,然后說救濟了某一個人,那是住相布施。

南懷瑾:佛是不可以形相來見的,拿形相來見佛,就錯了。

南懷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來的,不修就沒有了。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法身了。

南懷瑾:你講空也不對,不是佛法,執(zhí)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對,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南懷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何況一切不是法呢!

南懷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經(jīng)上?。∈篱g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學佛的精神和生活與現(xiàn)實人生分開。

南懷瑾:如來所說法,你也不可抓住!你聽了他老人家的話,認為這樣就對,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當了……說得出來的,表達得出來的,已經(jīng)不是它了。

南懷瑾: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認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師,乃至到了華嚴境界,連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對了一點。

南懷瑾: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認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個佛法的觀念存在,你已經(jīng)著相了,說得好聽是著相了,不好聽是著魔了。

南懷瑾:真正的清凈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南懷瑾:佛告訴你,這個世界一個一個灰塵,一粒一?;覊m,一個分子一個分子,組合攏來,構成了一個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爛了,分析了,本來就是空的',沒有世界的存在。

南懷瑾:離開了一切的相就是佛,這是真正的佛。

南懷瑾:若心有住,可以訓練意識專一,比較能夠寧靜,但是認為這個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這是最好的觀心法門。

南懷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進一步說,不但無我,也無人,也無眾生。

南懷瑾:佛說法是真實的,不說假話,說的是老實話,實實在在,是什么樣子就說什么樣子。

南懷瑾:無實,沒有個東西;無虛,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剛經(jīng)的中心重點,這里已經(jīng)全部點出來了。

南懷瑾: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沒有哪一點法不是佛法……隨時隨地的任何一顆灰塵,清凈的地方,臟的地方,處處佛在現(xiàn)前,這就是如來。

南懷瑾:真正的佛法,并沒有個固定的東西,你如果得到一個固定的東西就是錯了。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東西,身體都沒有了,連感覺都沒有了,所以五蘊皆空,連光也沒有,色相也沒有,一切都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

南懷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這是一個觀念問題,觀念說有一個法就有了,觀念說空就空了。

南懷瑾:空靈的,廣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南懷瑾:學佛的第一步,學到身見忘掉了……要真正內(nèi)在身心皆亡,達到無我才對……但是有了一個人無我,還有一個法在喔!最后要法無我……到了法無我,叫做人法二無我,到達了就成佛。最后連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南懷瑾: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沒有說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眾生的心還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螞蟻啊、小昆蟲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南懷瑾: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在了;正說現(xiàn)在的時候,已經(jīng)變成過去了。

南懷瑾:千萬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觀念來看佛。

南懷瑾:經(jīng)三藏十二部所說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個東西,如果抓住老師的教育法當成學問就錯了。

南懷瑾:八萬四千法門,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禪也好,修止觀也好,甚至于說修旁門左道也好,以華嚴境界看來,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無有高下的。

南懷瑾:我們之所以覺得有煩惱、有人我、有眾生,是因人我分別而來;把我相、我見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來,再看一切眾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證得空。

南懷瑾:世界上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需要佛來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這個佛就不是佛了,而是個非常普通的人,因為這個佛已經(jīng)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人了。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八

1、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2、這就是定力,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禪!

3、凡是與我們接觸的人,佛在經(jīng)上講總不外乎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4、生活感悟:心善自然美麗,心真自然誠摯。

5、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6、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7、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結果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心靜了就平和了。不要去拒絕忙碌,因為它是一種充實;不要去抱怨挫折,因為它是一種堅強;不要去選擇沉默,因為它是一種傷害;不要去拒絕微笑,因為它是你最大的魅力!

8、沒有人能一路單純到底,但要記住,別忘了最初的自己。

9、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xiàn)在事,現(xiàn)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10、起見生心,分別執(zhí)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11、在這個世界上情愛有許多種,每個故事也都全然不同,世界的造物主真的是個神奇而又復雜的人物,它總是讓人嘗盡了愛情之中所有的酸和苦,還有愛情之中所有的痛,才會給你一場真正而又溫暖的愛情。

12、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13、因果循環(huán)的紡車,輾轉織出的紅線,與可悲的愿望同生,永遠的輪回。

14、女人要修煉的五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里的骨氣,如清風拂面的溫柔,刻進命里的堅強!

15、剛強的柱石支撐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橋,堅韌的鋼軌支撐起了呼嘯奔馳的列車。因為它們都得益于三角形結構的支撐。

16、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17、我不知道我現(xiàn)在做的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而當我終于老死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著老死。

18、承諾只怕錦書難托,一念執(zhí)著,換三生迷離煙火;一生多情愁,來回多緊鎖,燃燒的福禍,忘記你我。

19、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20、冤親債主來折磨你,你不起嗔恚心,反而起感恩心,冤親債主就變成了菩薩,成就了你的忍辱波羅蜜。

21、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22、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23、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24、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強,不喜歡的話假裝沒聽見,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討好別人,而是善待自己。

25、前生500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愿用千萬次回眸,換得今生與你相遇!

26、聞阿彌陀不復退,是故至心稽首禮。

27、放下真心,努力人生,感悟一世的緣分,多少代價,多少錯過,多少人生的韶華,一世眷戀,還是青絲白發(fā),只是無奈的一幅畫。

28、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有些回應,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于衷,我也不會灰頭喪氣,直到有一天我不愿如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29、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有什么可高興的?有什么可悲傷的?什么時候都是一個狀態(tài)。

30、說一句謊話,何必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

31、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回眸是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愛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人生的,就是那無數(shù)個緣;讓你去結,去解。惜緣,隨緣,才能以佛心看緣起緣落。

32、不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會很痛苦。

33、并非所有事物都如此黑暗,如果您仍然有良好的意愿,您應該看到光在黑暗中發(fā)光。

34、昨天和明天對我們來說都是不真實的,唯有今天才是我們能夠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今天,才能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35、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36、一個養(yǎng)花的人告訴我們,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結論是:人也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nèi)在的芳香。

37、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38、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就是因果。

39、不要屈服。這個對手可能是你的敵人,可能是你面臨的困境,也可能是你自己。誰都會有倒下的時候,關鍵是你能否再站起來;關鍵是你面對輸與贏的心態(tài)與姿態(tài)。

40、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41、一切妄念統(tǒng)統(tǒng)放下,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勸人念阿彌陀佛,這就報佛恩了。

42、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掛礙任何事物。

43、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樂。水中參雜的東西越少,雖然貌似少了許多不同的味道,卻越顯清澈亮麗。人生看淡的誘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許多做人的歡樂,卻因心的簡單而少去更多的煩惱。享受,都以付出為代價。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活得就越累。淡然,使人簡單;簡單,使人快樂。

44、成功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標,做一個主動的人;成功第二步:嘗試新的領域,發(fā)掘你的興趣;成功第三步:針對興趣,定階段性目標,層層邁進。

45、我只是你的過客,卻在你的世界流連忘返。

46、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47、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jīng)百千劫,于多生中互為父母。

48、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結好緣,做好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49、慕道真士,自觀自心,知佛在內(nèi),不向外尋。

50、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緣。

51、生而為人,活著,活出風度,風采,風格。這些皆為外表,而氣度則是內(nèi)涵,是質地,是根本。

52、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它是美好的,因為那是你對它了解太少。

53、大多數(shù)的人輩子只做了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4、在喜歡你的人那里,去熱愛生活;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55、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56、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

57、唯有心靜,才能生出智慧。真正長久的幸福,靠自己經(jīng)營。經(jīng)營在哪里,收獲在哪里。經(jīng)營理財身不窮,經(jīng)營思想心不貧。持久的幸福感,要靠經(jīng)營一顆寧靜,穩(wěn)重,忍耐,淡然而平和的心。

58、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59、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60、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于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

61、有時候,愛情需要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方才能遇見對的人,有相對的開始,與相對的人在一起,一輩子才有最大的幸福。

62、總不能用一身的刺去擁抱無辜的人。認識就夠了,何必談余生。

63、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給的,內(nèi)心滿足即圓滿;若內(nèi)心不知足,就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謂圓滿不是沒苦樂,而是苦樂隨喜,悲喜隨緣。

64、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66、當我們發(fā)心為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時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業(yè)障;圓滿了無量的福德。

67、花開在歲月,經(jīng)歷著無常。演繹著虛無,萬古色是空。不論晴雨,不管春秋,一杯禪茶靜中飲,品茶,問茶,似茶,非茶。木然一問,是夢里還是夢外。一念之間,心自淡然。眾生平等,因果平等。終究散去,不留痕跡。

68、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69、毀滅一個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70、愛里面有太多貪戀膠著,所以會有離散。若從愛到無愛,這感情卻是更有擔當。

71、只要面對現(xiàn)實,你才能超越現(xiàn)實。

7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夢如幻,有什么可執(zhí)著的。

73、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一四四、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于罪業(yè)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舍棄他。

74、有智慧的人,從周圍取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予快樂。

75、世上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之道,這個解決之道就是抓住問題的關鍵。有些事看起來之所以很難,是因為我們被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了,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76、活著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

77、永遠要寬恕眾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78、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79、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80、孝親、報恩,是德行的根本。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九

1、不要把苛刻當做刁難,而當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訓練;不要把他人的推卸當做負擔,而當做機會。要樂意承擔,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強。外境不是重點,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才是關鍵。

——學誠法師經(jīng)典禪語

2、不懂反省的人,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肯努力的人,永遠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長處。

——覺醒法師經(jīng)典禪語

3、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業(yè)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廢,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信仰不堅定,信念不堅定,信心不堅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堅持,道也貴在堅持。

——正慈法師經(jīng)典禪語

4、自心豐足,才能感知世間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間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之間。

——賢宗法師經(jīng)典禪語

5、你在賴床,他在鍛煉,所以他比你健康;你應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領導;你在完成今天計劃,他在策劃明年計劃,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機;你在找借口,他在解決問題,所以他比你事業(yè)有成;你在消費,他在理財,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計自己利益,他在考慮對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脈。

——印能法師經(jīng)典禪語

6、煩惱就是一扇門,像魚兒要跳過龍門才能騰云駕霧,越不過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樣,越過煩惱這道門,就會自在、灑脫,就是位智者。

——妙一法師經(jīng)典禪語

7、惜緣,是好好把握當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圍的一切。善待你的親人,善待你的愛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敵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現(xiàn)過的甲、乙、丙、丁......

——果寧法師經(jīng)典禪語

8、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慣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順眼的,說明修行還沒有修好。學佛沒有什么,就是單刀直入,改毛病、改習氣。

——賢書法師經(jīng)典禪語

9、誠實守信是與他人相處的要訣,結緣交友的前提,唯誠信才能趨真趨善,進德進學,立身立業(yè)?!氨玖⒍郎?,父母是孩子的本,這些品質又是做人的本。

——理海法師經(jīng)典禪語

10、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與承載。什么都想出人頭地,會輸了平常的幸福。學會留路?人,自己的天會更藍。生命的大度在于,虧損失敗我承受,愿將勝利奉獻他。

——悟妙法師經(jīng)典禪語

拓展:

佛家十大經(jīng)典禪語:

1、一切皆為虛幻。

2、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7、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8、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0、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一切皆為虛幻

這句出金剛經(jīng):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對于愛情: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對于生活:如果人不執(zhí)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才會變得不快樂……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記得佛家的句:一切皆為虛幻。

人生如夢隨風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二、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zhí)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tài)!“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佛陀有這么多經(jīng)書,這么多語錄就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zhí)著于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有句話很好的說明了這句佛家經(jīng)典:有的事可說不可做,有的可做卻不可說,有的既不可說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讓大家最自己去體會?!赌P經(jīng)》云:「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

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對萬物起執(zhí)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并無分別,同樣是執(zhí)取而不放。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xiàn)象,是人們虛妄產(chǎn)生的幻覺。

色即是空,使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xiàn)象,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chǎn)生的??占词巧瑒t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循環(huán)。所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

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原文應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度A嚴經(jīng)》: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句話,并不出自佛經(jīng),而是出自一個故事。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

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年齡越長,對于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北扔髯鲪旱娜艘坏┱J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儒家把和諧導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向內(nèi)心世界。佛家認為,境由心生。內(nèi)心平和,見事皆和。

禪宗有云: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源自《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shù)受苦的魂靈,

不忍離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于佛教的大乘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十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學佛第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業(yè)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每種創(chuàng)傷,都是種成熟。

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辦?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zhí)著心通通放下。

如果你真的愛他,那么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你不要直不滿人家,你應該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缺點。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醫(yī)生難醫(y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十一

1、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

2、所有的病患,醫(y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3、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4、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5、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7、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找來的。

8、先把自己調(diào)整好,不要總想如何去改變別人。

9、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缺點。

10、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11、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12、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13、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14、你什么時候隨緣,什么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15、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6、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17、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18、別人傷害你,愉快的承受,無怨無恨,才能了結怨恨,不再繼續(xù)結怨。

19、不睹惡生嫌,不觀善勸措,不舍智就愚,不拋迷就悟。

20、本性體若太虛,無內(nèi)無外,非來非去。

21、樂天知命,無喜無憂,妙性朗然,其樂難述。

22、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23、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24、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5、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26、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yōu)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yǎng)。

27、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28、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yè)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29、要放下,但不是放棄,不舍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30、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2、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3、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4、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5、大多數(shù)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6、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8、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9、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10、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1、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12、今日的執(zhí)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13、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14、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15、情執(zhí)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zhí),你才能得到自在。

16、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17、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18、生活磨礪了人生,這一路走來,學會了接受。

19、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0、相信自己,一路風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頁,當前第212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十二

2)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3)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4)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5)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6)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爾,同趣涅盤,一味解脫?!醋裕骸斗鹫f華手經(jīng)》

7)一般人容易招致魔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歡神通感應。魔有神通,諸佛菩薩當然也有神通,但是佛菩薩怕眾生對於正法、魔法混淆不清,所以用講經(jīng)說法度眾生,對於神通感應的事,絕口不提。

8)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

9)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10)菩薩應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1)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

12)人生在世,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一世比一世結的緣更深,而且恩情會變成怨恨,怨恨卻不會變成恩情;樂的事會變成苦,苦事永遠不會變樂,所以佛經(jīng)上常說:「三界統(tǒng)苦」,在六道裡面沒有真實的快樂。我們明白這個事實,要徹底覺悟,絕對不跟任何人結冤仇。

13)今生的相識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的。

14)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15)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16)多數(shù)人在緣生緣滅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來。

17)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南無密栗多,哆婆曳娑訶(報父母恩咒)。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十三

1、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3、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4、一切皆為虛幻。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 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7、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9、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0、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11、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12、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14、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15、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6、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p>

17、戀愛不是慈善事業(yè),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墒侨藗冎了蓝歼€在執(zhí)著與追求。

18、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19、創(chuàng)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20、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1、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22、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23、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4、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25、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26、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

2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28、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30、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31、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32、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佛家經(jīng)典禪語錄篇十四

善于思索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的一個明顯標志。(善于思考)——哈福大學課程指導書

勤奮是幸運之母。(勤奮努力)——富蘭克林 羅斯福

善于思索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的一個明顯標志。(善于思考)——哈福大學課程指導書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