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3 04:54:12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總結(jié)是一種對過去種種的梳理,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提升個人能力和素質(zhì),是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努力的方向。范文能夠啟發(fā)我們的思維,帶來新的思考方式。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一
打小,我媽就對我說:“鵬鵬,生你的時候就是晝夜平分、春暖花開的春分日,記得那天,陽光非常美,微風夾雜者花香,從老遠的地方飄過來?!?/p>
或許,我與春天就是有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在我生日那天就是百花齊放的日子,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花,各種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花爭相開放。
之后,來到余高,度過我在余高的第一個生日之后,櫻花節(jié)也隨之而來。那美得讓人窒息的櫻花,再一次不禁讓我回憶起我媽說的那一天生我的日子。
蒼勁的枝干,直沖云霄,而粉嫩的花朵,嬌小的,讓人產(chǎn)生一種憐香惜玉之感的花兒,于枝干毫無生分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自然的神來之筆。細細觀察,小小的花兒之中,是嬌弱的花蕊,黃色的花心,典雅的,如精巧的匠工小心翼翼地如雕琢玉石般細心地雕琢起來的花朵,別樣誘人。而密密麻麻的花兒,一簇接著一簇,緊緊挨著的白色粉色的花兒,遠處望去,如同一片白白的云般,不啻仙境,花兒組成的海,那一片花海中,褐色的粗粗的枝干挺立其中,儼然一位仙人,仙風道骨般遠離俗世。
樹上還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還有一綻芬芳的花兒,五瓣淡雅的花,異常和諧地組合在一起,點綴在褐黑色的枝干上,如同一位嚴肅帝王身上的裝飾品一般,即使艷麗,妖媚卻仍掩飾不住帝王獨屬的那一份華貴、傲氣的一面。
人們都說櫻花如弱不禁風的女子一般,在春天里羞出女子的嬌羞,清脆欲滴的美麗。然而只有真正知識櫻花的人才知道,櫻花本不是被世人所不知的就像女子般的秀氣,其實櫻花是充斥者傲氣,傲世百花的奇花,或許,許許多多的人們只知道,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其實不然,櫻花本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高寒屬的花,只是后來被帶到了日本而已。櫻花生長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qū),經(jīng)受著嚴寒與缺氧的環(huán)境,由此可知,櫻花與梅花是一樣,一樣在嚴寒中是不羈的。
櫻花是仙人,是帝王,是不羈的靈魂。櫻花的偉岸在于融洽的組合,看似不堪一擊的花兒,卻承載著不易屈服的靈魂,筆直褐黑色的枝干,偉岸的身體,海納百川的大度,卻是象征著那一份永遠不屈服的精神?;▋?,那傲立群芳的姿態(tài),櫻花只有你才擁有,不似蓮花的嬌弱,不似梅花的孤寂,不似牡丹的自負。只有櫻花,柔弱不乏剛勁,艷麗不乏樸實。櫻花,最美的是你,花海般的花兒,泰山般的軀干,一次又一次地映在了我的心頭。櫻花,你是剛性的男兒!激情的男兒!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二
象征,有許多解釋,其一:借助于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藝術家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富有特殊意義的事理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征事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叫象征。其二:用具體事物表現(xiàn)某些抽象意義。其三: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意蘊。黑格爾則說:“象征所要使人意識到的卻不是它本身那樣一個具體的個別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義”。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而言之:象征,就是借助具體的事物來寄寓深刻的思想與感情。比如西方的宗教用具體的十字架,來象征殉道和神圣。又如咱中國的長城,它寄寓著中華民族頑強的意志和強烈的大一統(tǒng)意識。
哪么我們?nèi)绾芜\用象征手法,去寫這樣寓意深刻,能引發(fā)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的詩歌呢?對于寫詩,我一直認為:前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前人的作品,是我們最好的教材。我們偉大的先人們給我們留下了數(shù)目眾多的詠物詩,其中就有很多都使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如詠花的詩以“梅”象征高潔;以“菊”象征傲霜斗雪的堅強;以“牡丹”象征富麗;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其他的還有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近代散文茅盾的《白楊禮贊》,高爾基的散文《海燕》等等。下面讓我們通過臧克家《老馬》一詩,來分析象征這種藝術手法在現(xiàn)代詩歌中的運用: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既然詩是《老馬》,哪詩中橫豎不說一句話的它自然就是這匹老馬了,馬有多老,詩人沒說,這或許只是個習慣性的尊稱,如生活中的老張,老李。但老字在詩中還是說明了一點我們?nèi)菀缀鲆暤臇|西:它已經(jīng)是老的馬了,亦即它不年輕,不力壯了。這個“老”字對于這首詩的意義是很有作用的,慢慢讀下去就會明白?!皦毫ν饫锟邸闭f明了裝個夠的大車是那么的沉重,但另一方面是不是老馬因年事已高,皮膚已然松松垮垮的了?一個“扣”字是使我們心痛老馬身上那道隱隱可見的勒痕,它已這么老了,為何還要叫它拉這么重?沒有誰有幫得上老馬,老馬有口,但難言,它只能把頭沉重地垂下。此情此境,真叫人傷感不已。老馬拉車已拉到垂垂老矣!它哪能跟車主對著干,車主讓拉就要拉,讓拉多少就拉多少,不管它愿不原意,不管它能不能拉,它有淚,只能往心里咽下去,命運掌握在車主的手中……在飄來的哪道鞭影里,在老馬努力,吃力地抬起頭拉動大車的剪影中,我們無法不同情它悲慘的現(xiàn)實生活,前面有多遠?老馬望向的前面有終點嗎?不知道……詩到此結(jié)束了,但真的就這樣結(jié)束了嗎?是的,詩是結(jié)束了,但老馬悲慘的生活還沒有看見盡頭,詩外的意昧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我們無法不聯(lián)想到:老馬很像舊社會里那些貧苦的老農(nóng)!很像那些被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老馬命運凄涼、悲慘、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在那個萬惡的舊社會,勞苦大眾不也是一樣的低垂著頭,沉默著,受鞭打受壓迫嗎?它們的命運如此的相似!詩中只描述了老馬的生活,但不也同時描述當時貧苦的大眾嗎?詩中寄托了對老馬的同情,詩外不是也同時寄寓了對貧苦大眾的同情嗎?這,就是象征,這藝術的手法,就是象征手法。老馬的悲慘命運,痛苦的感受和悲涼的心境,在詩之外,就是對當時社會的一個折射,并藉此產(chǎn)生了深深的,血淚的控訴意昧!這就是這首名詩的意義所在,也是象征藝術手法運用的一個成功的典范。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體和象征意義兩個方面。在這首詩里,老馬與它的悲劇就是象征體,詩外蘊含的思想感情就是象征意義。老馬與它的悲劇和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間是有著深深的聯(lián)系的,這種聯(lián)系依靠聯(lián)想建立,就是由老馬與它的悲劇想到當時貧苦大眾的悲慘命運與社會的丑惡。這是我們從這首詩中得到第一個啟發(fā)。第二點是:老馬拉大車是當時社會中很常見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很真實的生活。唯其真實可信,它所象征的意義才可信,才能打動我們,越是真實就越深刻,所以我們常說詩來源于生活,這就是例證。越深刻的形象刻畫,它所象征的意義就越有感染力。這是我們運用象征手法時要注意的,不要選取那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來作象征體,更不要選擇當下網(wǎng)絡詩歌中的一些怪誕的意象來作文章,那些東西沒有人能說出它們象征了什么。第三點就是:象征屬于藝術手法,它與構(gòu)思相關,屬寫作構(gòu)思技巧,它是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刻畫而表達出一種詩外更為深遠的含意,讓讀者可以意會,豁然而通并因此獲得美的享受。這是一種含蓄、隱晦而又簡單易行的寫作技巧,希望初學寫詩的朋友們多多揣摩。第四點:象征藝術手法和比喻修辭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又有很明顯的不同。比喻要求喻體和被喻事物之間要有某種相似的特點,象征也有這個要求,這是它們相似的地方。但象征要求對所要象征的人和事物的重要特征或性質(zhì)要求更高,要有更深刻和積極的意義,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象征要做到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使復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還要延伸出所描寫事物的內(nèi)蘊,才能形成動人心弦的藝術效果。
最后,談到象征手法不得不說一下象征主義的詩歌。1886年,詩人讓·莫雷亞斯在《費加羅》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文學宣言,主張用“象征主義者”來稱呼當時的前衛(wèi)詩人,這份宣言標志象征主義流派的誕生。象征主義詩歌流派所追求的藝術效果,主張故意地使讀者不怎么理解詩與詩人的表達,要讓讀者似懂非懂,恍惚中若有所悟;給讀者一種此中有深意的體會。象征主義詩歌主張不追求單純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澀;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撲朔迷離的效果。另外它又十分強調(diào)音樂性,不是單純通過機械的押韻來表現(xiàn),而是推崇詩句內(nèi)在的節(jié)奏和旋律。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馬拉梅、魏爾倫和蘭波等大詩人的作品,相信會有借鑒與啟發(fā)的作用的。這些與本文雖有關聯(lián),但在此討論的是象征手法的運用,至于象征主義,或以后另立文再談吧!文中觀點只是我一管之所窺,漏洞恐怕不少,觀點也恐是無甚新意,僅作拋磚之姿態(tài),希方家指正。在此祝朋友們寫作愉快!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三
比喻:用具體常見的事物、情境或道理來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使語言形象、生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狀比喻石拱橋的橋洞,形象生動地寫出石拱橋形式優(yōu)美的特點,引起人們美的聯(lián)想。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四
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了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
蠟燭的精神不僅是古人贊美的對象,而且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在電燈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今時代,蠟燭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沒有。在停電的時候,蠟燭仍然有著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燭安送西去的靈魂,瑪瑙般的紅燭喜迎新生的家庭。還有那五彩的生日燭,象征著又一歲的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
在贊頌蠟燭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老師。他們就像蠟燭,時間的火苗熔化著老師的青春。老師是學生征程中的蠟燭,永遠為學生勝利的終點,而教誨則是那不滅的燭光,永遠照亮著學生的心靈。
蠟燭??!我贊美你,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身體!老師?。∥腋璩?,教導了學生,衰老了自己。
難怪人們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p>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五
元旦剛過沒幾天,我從村外的溝邊刨回6個迎春花疙瘩,用塑料袋背回幾袋扒房子的土,把它們埋于花盆之內(nèi),澆水后又封了些新土。晚上,我用塑料紙將花盆蓋上,唯恐它們在寒冷的天氣里被凍死。父親發(fā)現(xiàn)后,說,迎春花耐寒,沒那么嬌貴,室外也可過冬。
半個月過去了,那些枝條光禿禿的,了無生氣。
我天天佇立花盆前,看它們有沒有變化,期待著那些枝條上長出新的嫩芽,卻總是失望。在焦急的等待中,度過了月余。盡管年前雪是沒有下大,但北風還是吹個不停,人們穿上棉衣,蜷縮在屋中,而它們卻在室外經(jīng)受著風吹霜打,接受嚴冬的考驗。
前天,我正在屋內(nèi)看電視劇,愛人大聲叫:"快來看啊,迎春花發(fā)芽了!"我沖出屋子,來到花盆前,這才發(fā)現(xiàn),枝條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布滿了嫩紅色的"豆粒",興奮之余,我從心底也為迎春花迎風雪笑枝頭的精神而激動。
"春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迎春花的帶雪沖寒十分可貴,又能迎得春來而不自滿,與百花千卉在東風里共吐芬芳,這種品德就更難得了。
春天的使者,不因缺少謳歌而不熱情開放。
這才沒幾天,陽光明媚的農(nóng)家小院里,長長的細條上,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吹奏著春天的樂章,迎接著春天這個美麗新娘的款款道來。新娘子還坐在花轎里羞羞答答,而迎春的金喇叭已經(jīng)歡快熱烈地奏響了。
迎春花,你這位花中君子,你是這個春天里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了。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六
下午,我到公園去玩,忽然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抬頭一看,?。≡瓉硎桥D梅花開了。
走近一看,一朵朵黃色的臘梅花都綻開了。每朵花都有五個花瓣,花瓣中間有白色的花蕊,真是好看極了!
我不但喜歡梅花的美麗動人,還喜歡梅花不畏嚴寒的精神。古人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越是寒冷,梅花開得就越旺盛。我們要學習梅花的這種精神,在學習中,越是遇到困難,越是不低頭。
我愛梅花。
我愛梅花,因為它最有品格;我愛梅花,因為它認為,只有樸素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我愛梅花,因為它堅信,只有具有挑戰(zhàn)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七
松樹的外形不怎么樣,和普通的`樹差不多,樹干挺拔,一年四季枝繁葉茂。唯一不同的就是松針,它非常堅硬,你去碰碰它的話會有點痛,因為你被它的葉子扎了一下。
你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嗎?和其它樹的葉子一樣,它的葉子也起光合作用,為樹木提供能量,促進它的生長。不同的是,那根像針一樣的葉子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常年都保持翠綠。
我喜歡松樹!因為松樹是我的榜樣,每天都像衛(wèi)士一樣挺立在小區(qū)。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八
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jié)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九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
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
窗邊的那抹綠,成為了教室里最亮麗。最獨特的風景線。雖然沒有鮮花映襯,沒有果實陪伴,沒有絢麗的顏色。是那么的平淡無奇。但心情煩躁時,看見它你的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你瞧,那窗邊的綠葉層層疊疊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的似愛心,有的似鵝掌,有的如扇子,千姿百態(tài)。微風吹來,那從屋頂上垂掛下來的枝條,在風中不停地搖動著。有如一串綠色的風鈴,又如一架搖動的綠秋千。看著這些,腦中回想起了童年快樂的時光。
陽光照耀下,葉子變成了嫩綠色,猶如一塊玉石,那樣的美麗。
綠色是活力的象征,也許是受了我們的感染吧。綠葉也充滿了活力,它伸出了手,悄悄地往教室里鉆。如果不是玻璃窗擋著,也許早就爬進來了。
雨后的葉子更是美麗。雨珠殘留在葉子上,晶瑩剔透。春風吹來,雨珠隨風滾動,有趣極了。
看著這些葉子,我不由的覺得,那茂密的葉子不就像我們一樣嗎?我們48個人天天都在一起,那葉子不也是在一起嗎?那下垂的樣子,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有大問題。而那些向上攀爬的葉子,就像是在啟迪我們:再大的困難,只要努力,也能攀過。
這就是我們教室的那道風景線,它陪伴我們走過了兩年的時光,它是我們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一
詩歌的寫作,不是將文字裁成一行行就算是詩了。詩歌的寫作,也不是將純個人的情感和經(jīng)驗切碎、搓成文字后就變成詩了。詩歌的寫作,更不是堆砌夢囈,灌注呻吟,玩水果拼盤一樣弄成詩的。然時下的網(wǎng)絡詩歌,幾乎就成為了大鍋飯和全民卡拉ok,然后又成為個人意識的渲泄物了。沒有人愿意去操練基本的寫作手法,沒有誰愿意去了解多一些詩歌的藝術手法。這些常識性的東西,這些詩歌寫作最基礎性的要素,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去掌握;就像還未弄清楚如何燒火與下油鹽,大家就一哄而上操起鍋鏟就炒開了,你當廚師我也當廚師,大家都是大廚師!想想真是諷刺。若李杜二老還魂,見此盛況,恐怕嘴巴也只能張大成一個o型而合不上。
我無意大聲奔走呼號,我只是一個詩歌的愛好者,我其實也是網(wǎng)絡上的一個“炒家”,我“炒”的“菜”估計也沒有多少味道。但我想以自己多年寫詩的一些粗淺的體會,談一談這方面的一些基本功,或許能給有意探討寫詩的朋友們一點點的啟發(fā)。我希望自己能把這些體會寫成一個系列,但誰又能知道是否寫得完呢?或許明天,俺不“炒菜”了,又改行去“賣菜”了。
比喻,在詩歌寫作中可以說是運用得最多的一個手法了。最早可上溯到《詩經(jīng)》,比如《魏風》中的《碩鼠》一詩,就是運用比喻手法,將肥大的老鼠比作貪婪的官吏,在這首詩里,老鼠是本體,官吏是喻體。關于比喻的定義,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有的說: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鄭玄《周禮·春官注》)。有的說:因物喻志,比也(鐘嶸《詩品序》)。朱熹的《詩集傳》則解釋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果我們不拘于舊日經(jīng)學家們牽附政教的說法,只從比喻最簡單最基本的意義來解釋,則比較統(tǒng)一的的意見是:把欲描寫之事物借比為另一事物來加以敘述的一種表達方法??梢院敛豢鋸埖卣f,一個人寫詩,能不能運用好比喻與其它修辭的手法,就能從中看出他寫詩基本功的好與壞。
對于比喻手法在現(xiàn)代詩歌中的運用,我們首先要弄清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即類也),以力求貼切;然后要求新(即奇也);最后要喻外有意(即志也)。哪么怎樣才是類呢?這就要尋找事物的相似點,我們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能發(fā)現(xiàn)很多事物之間相似的類出來:比如沙和雪,花朵和美人,流水和時光……這些事物之間相似的地方越接近,用之比喻就越貼切。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本體和喻體時要精加篩選,挖掘不同事物之間最相似一面的特征出來。事物之間相似的特征有時不是只有一點的,會有好多個類似點,比如沙和雪,從顏色上看,它們有白這個類似特征;從感覺上看,它們都給人柔和的感受;在運用兩個事物進行比喻時,我們要根據(jù)自已詩的表達要求,來加以強調(diào)它們之間最相似的一面。如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勢,我們會選擇用沙丘而不用雪,同一女子,如描述她的輕盈的姿態(tài)我們會用雪花而不用沙子,這就是根據(jù)表達的要求來選擇喻體。在沙與雪的相似點之外,它們還有完全不同的另一些特征,如沙的沉重與雪的輕盈,用沙丘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勢,用雪當然也可以,但為什么用沙丘比較好呢?因為沙還會給人以實與重的感覺,而雪卻相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沙丘做喻體會更貼切。
另,本體和喻體,可以是事與物,物與物,物與事,事與事之間相比;其特征可以是顏色,感覺,形狀,本質(zhì)意義,味覺,嗅覺等之間的聯(lián)想。如“大漠沙如雪”,是把月光下白的沙(視覺)比喻成雪(雪自然已是白的了),這是以物喻物;又如“美人如玉劍如虹”,玉的潤澤空透(視覺),滑與涼(感覺),潔凈(本質(zhì))不是與美人的內(nèi)涵很相似嗎?揮劍時的弧度與劍主的胸襟,氣勢與虹的橫跨跡象不是很吻合嗎?再如前面的《碩鼠》一詩,將肥大的老鼠比作貪婪的官吏,就更是貼切得妙。
我們寫現(xiàn)代詩,運用比喻時除了貼切,還要求新。新是指出新,創(chuàng)新,新穎,新奇。還是以前面的老鼠比作壞官來說,《詩經(jīng)》之后,有過多少詩或文章這樣比喻過了?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恐怕不少吧!那你現(xiàn)在再用這個來比喻就沒意思了,吸引不了讀者了,人家都用濫了你還拾起來做什么呢?就好像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的詩歌,大家都用太陽啊月光啊雪啊花啊什么的,讀來沒一點新意,會給讀者留下印象嗎?我想不會,不但不會,還讓懂詩的人看著木然,就好像吃飯吃了幾十年,你若問我對所吃的飯有什么感覺,恐怕我會一時茫茫然。朋友們,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吧!尋找別人沒想到的東西,不要人云亦云,哪只能使你越寫越可笑。不妨看一下這一節(jié)詩:
我的身體地形復雜,幽深、起起伏伏。
是一塊小而豐腴的版圖。
總是等著被占領、淪為殖民地。
它的國界線是我的衣裳。
首都是心臟。
欲望終止于一條裂谷:
——節(jié)選自路也的《身體版圖》。
詩人描述自己的身體沒像人們常見的哪樣說像……似……如……而是說:是一塊小而豐腴的版圖/它的國界線是我的衣裳/首都是心臟。雖然這詩有一點曖昧,但它新穎而大膽,甚至,幾乎,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嘿嘿!夠嚇人的喲!哪么再看一下著名詩人洛夫先生的詩句:
戰(zhàn)爭有一張好看的面孔。
左頰一面旗。
右頰一塊碑。
——節(jié)選自《事件》。
新而貼切的比喻,總是能帶給我們新的審美體驗與刺激性的愉悅,這是詩歌手法合理運用的.魅力之一,它使我們的詩歌發(fā)出亮點,至少,它不會讓詩歌流于淡而無味。有貼切的比喻就有不貼切的,不貼切的比喻會使讀者不知所云,甚至感到生硬,如:
緩緩的春風吹起來了。
好象炸開了一把火。
花燒著了。
我的心也燃著了。
——選自網(wǎng)絡詩歌。
春風用火來作喻體不是不可能,但就算要用,也許微微的燭火就夠了;并且一下子從“緩緩的”就“炸開了”,也太勉強了一點。詩中或許是要表達花之怒放與人在春天里的激情,但在春曖花開的時候,溫一點是不是比火一把要好呢?我們進行詩歌創(chuàng)新時,要新奇使人回味而不是使人驚奇而不解。
最后說一下一個好的比喻手法的運用,除了貼切自然與新穎之外,還要注意到它要表達的意,我把它理解為詩的情意,任何手法的運用,最終是要服務于全詩的題旨的,這樣才能使其不僅僅只是個比喻。如上洛夫先生的《事件》一詩,戰(zhàn)爭竟然是一張面孔,這比喻夠新奇的了,更新的還是:左頰右頰各不相同。旗與碑所指向的暗示意味無窮,使人對戰(zhàn)爭沉思不已,這就與他反映越戰(zhàn)的題旨完全吻合,這個比喻沒有任何的不適。而一些網(wǎng)絡上的詩歌,也有很多驚人的比喻的,摘抄幾句如下:
1、我的黑夜是一座樹林。
就好象左手是火焰山,右手是冷卻塔。
2、金屬是那日光毒辣的刺。
軋入我的心臟。
3……。
這些比喻很新,也很難解,或許是我個人水平所限,讀不明白。寫到這忽然就有點倦了,好與壞不談也罷。我寫這些有什么用處呢,沒有誰會看,看了恐怕也收獲不了什么,況且寫成這不倫不類的樣子,也可能會讓人發(fā)笑。就此算了吧!
寫詩的朋友們,你若讀了有點失望或惱怒,就原諒我的淺陋吧,看在我寫通宵的份上。再見!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二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zhì)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
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三
吹蠟燭比賽開始了,看老師的樣子,一定特別難吹,看來要小心為妙。
一個胖胖的同學自奮告勇地走了上去,看來一定有好戲看了。規(guī)則是這樣的:參賽選手的兩鬢上都要夾上兩塊小月餅,然后使用九個詞語吹滅三只蠟燭,用氣吹就算犯規(guī)。胖同學馬上拿了兩塊月餅丟到嘴里,趁老師點蠟燭的時候一口咬下去,本來就小的月餅就變得更小了。哼,好狡猾啊!
在了解怎么可以把蠟燭吹得好一點之后,我上場了。我先小心翼翼地把兩塊月餅放到了自己嘴里,對準一支蠟燭說:“大炮——”!蠟燭依然紋絲不動“大胖子——!”第一支蠟燭被我吹滅了,“葡萄!————”“葡萄皮——!”我這兩聲果然不負眾望,另兩只蠟燭應聲而滅。呵呵,真簡單!
我吃著水蜜桃味道的月餅,想著“這一次吹蠟燭活動太難忘了。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四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
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tài)。
王詩第二句側(cè)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詩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
常見表現(xiàn)手法之動靜。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種情趣。
沙頭宿鳥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拔剌鳴。(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五
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運用象征手法怎么寫篇十六
設問:先提出問題,然后緊接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點,增強語言氣勢,引起讀者注意,發(fā)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論理;同時可使行文有波瀾,達到生動、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作用分析】:這個設問突出強調(diào)了來的是出使宮市的太監(jiān),寫出他們驕橫的神態(tài)。
修辭手法反復。
反復: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xiàn)的一種修辭方法。包括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
【作用】:可以強調(diào)突出某一事物,表達綿綿不斷的情思或加強語氣,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著一個短語連續(xù)反復,表現(xiàn)對春的喜愛,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最新項目安全管理策劃書(模板17篇)
- 運動會開幕式節(jié)目表演方案(匯總13篇)
- 我是什么教學設計簡短(優(yōu)質(zhì)19篇)
- 文明社區(qū)創(chuàng)建口號合集通用(大全8篇)
- 最新三包售后服務承諾書范文(優(yōu)質(zhì)13篇)
- 三包售后服務承諾書范文怎么寫(大全16篇)
- 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通用(大全15篇)
- 最新萬能檢討書如何寫(大全13篇)
- 最新小學六年級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2篇)
- 工作證明辦理健康證通用(大全17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