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實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5:37:36 頁碼:12
最新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實用15篇)
2023-11-19 05:37:36    小編:zxfb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實現成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耐心??偨Y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客觀和中立的態(tài)度,不受個人情感和偏見的影響。以下是一些總結范文,供您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一

3-6歲兒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發(fā)展不成熟,經驗能力不足,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與生存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內教養(yǎng)工作綜合的質量,尤其是班級保教人員的護理和引導水平。因此為幼兒制定常規(guī),并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是保證教養(yǎng)質量的關鍵。一個班的常規(guī)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與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guī)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因在組織各環(huán)節(jié)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規(guī)則而影響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guī)培養(yǎng)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體會。

那么班級常規(guī)的含義是什么?常規(guī),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guī)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guī)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huán)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引導孩子指定的規(guī)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更順利地開展。

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用擬人的方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的思維具有擬人化的特點,因此具體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的活動。但幼兒活潑好動,常發(fā)生追跑現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嘗試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幼兒特別感興趣。之后,我又引導他們模仿蝸牛走路、小猴子踩鋼絲等動作,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地慢慢地走著,有的孩子告訴我,小烏龜和小蝸牛走路是不一樣的。擬人的方法使散步變成了游戲,在孩子們眼里,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這就將老師讓我散步,不讓我跑的被動行為轉化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動。

2、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理解常規(guī)。

對于幼兒來說,空洞的說教是無用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洗手后不擦手也是個總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正巧有一段時間,幼兒感冒生病的很多,我靈機一動,把洗手變成給手洗洗澡。我說:“不擦手,小手會感冒生病的?!庇捎谟辛岁P于感冒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我的話理解很快,有的孩子邊擦手邊對我就:“不擦手,小手應該咳嗽了?!背R?guī)培養(yǎng)在幼兒充分的自身體驗之上,便于幼兒理解并自學遵守。

3、讓幼兒參與常規(guī)的制定。

要讓幼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幼兒主動思考。讓幼兒參與常規(guī)的制定過程實際上也是引發(fā)幼兒思考的過程。

午睡前要疊好衣服,椅子小,疊起來很困難。有的孩子在床上疊,有的孩子在地上疊,很不衛(wèi)生。抓住矛盾,我組織幼兒討論:應該在哪里疊?怎樣疊?由于是幼兒熟悉的事情他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別是“系扣或拉鎖上衣怎么掛”的問題,有的說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疊起來……其中一名幼兒的主意簡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把上衣掛在椅子靠背上,把兩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當天中午脫衣服時,沒有一名幼兒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疊,所有的上衣都掛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兩袖交叉放好??磥?,幼兒自己出得主意比老師提的意見更有影響,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幼兒。

專注地聽著,孩子們看我認真的樣子,都不由自主地輕手輕腳做事。抓住幼兒情緒易受感染的特點,開展氛圍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5、多鼓勵表揚,正面引導幼兒。

愛與尊重的心理環(huán)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正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千萬不要因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與表揚。發(fā)揮小班幼兒主動性進行常規(guī)培養(yǎng)的方法實在很多,我只是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小小的嘗試。如果我們要這方面多留意、多運用,相信孩子們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6、更新觀念,挖掘常規(guī)教育資源。

未來全球教育的目標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幼兒必須從小了解、認識其生存的客觀環(huán)境,學習與人共處,而且會用一定的常規(guī)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個“學會”。

7、在常規(guī)教育中,突顯幼兒發(fā)展的主體地位。

正意義的發(fā)展。在幼兒進餐時老師要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注重糾正幼兒進餐的習慣,以表揚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凈等的具體要求,久而久之,幼兒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學會了進餐文明,良好的習慣也形成了。

1、良好的開端,創(chuàng)設全新的環(huán)境。

開學第一天,我們僑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帶著孩子參觀了教室的每個角落,讓他們說說大班教室和與原來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樣,哪里變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圍中我們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粗麄儤泛呛堑臉幼樱覀z知道他們喜歡上了這個班級。緊接著我們給孩子提問了:每天你們進入幼兒園怎么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會怎么參加集體活動呢?和同伴怎么游戲呢?吃飯時候應該怎么樣呢?離開幼兒園前應做什么呢?在回答問題時孩子都想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老師傾聽著每個孩子的答案,給予及時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規(guī)也隨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規(guī)利于為孩子實際操作服務。

域值日生的帶領下能如實執(zhí)行了,從此班上杜絕了你追我趕的壞習慣。

3、幼兒園常規(guī)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幼兒的心靈是一塊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獲。只要我們辛勤耕耘,未來的幼兒將是生活的主人,他們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學習、懂得與他人共同生活。

常規(guī)訓練中老師的榜樣和方法是極為重要的。教師是幼兒的領導者,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領導者,我們應該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鉆研各種課題,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常規(guī)環(huán)境,以便更好的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當然,常規(guī)訓練中所用的更好方法還有待我們更進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們每個幼兒園教師,都有義務根據幼兒本身的各種變化,從幼兒日常生活入手不斷的進行探索,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機會讓幼兒掌握有關良好生活常規(guī)的知識、規(guī)范行為,讓他們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動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幼兒的常規(guī),是一個班集體形象的展現,也是帶班老師班級管理水平的體現。我想,只要有愛心,擁有恒心,一個班集體一定會積極健康地發(fā)展,成為每個孩子快樂成長的家園。

參考資料:

1、教育部2001年頒發(f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幼兒園常規(guī)教育參考用書》北京市幼兒園品德教育教研組。

3、《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利用》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二

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制定本規(guī)程。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幼兒園適齡幼兒為3周歲至6周歲(或7周歲)。幼兒園一般為三年制,亦可設一年制或兩年制的幼兒園。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智力,培養(yǎng)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huán)境的認識,培養(yǎng)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尊重、愛護幼兒、嚴禁虐待、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侮辱幼兒人格等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為。幼兒園可分為全日制、半日制、定時制、季節(jié)制和寄宿制等。上述形式可分別設置,也可混合設置。

幼兒園每年秋季招生。平時如有缺額,可隨時補招。幼兒園對烈士子女,家中無人照顧的殘疾人子女和單親子女等入園,應予照顧。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機關、團體、部隊設置的幼兒園,除招收本單位工作人員的子女外,有條件的應向社會開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園。幼兒入園前,須按照衛(wèi)生部門制定的衛(wèi)生保健制度進行體格檢查,合格者方可入園。幼兒入園除進行體格檢查外,嚴禁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查。幼兒園規(guī)模以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便于管理為原則,不宜過大。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3至4周歲)25人,中班(4至5周歲)30人,大班(5周歲至6或7周歲)35人?;旌习啵常叭?,學前幼兒班不超過40人。寄宿制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酌減。幼兒園可按年齡分別編班,也可混合編班。

供便利條件。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不得限制幼兒便溺的次數、時間等。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于一小時。加強冬季鍛煉。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環(huán)境,有計劃地鍛煉幼兒肌體,增強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對體弱或有殘疾的幼兒予以特殊照顧。幼兒園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凍傷。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fā)誘導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幼兒一日活動的組織應動靜交替,注重幼兒的實踐活動,保證幼兒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動。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要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規(guī),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應根據教育目的,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有計劃地選擇和組織。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fā)揮幼兒感官作用,靈活地運用集體或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fā)展。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條件(時間、空間、材料)。游戲材料應強調多功能和可變性。應充分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意愿,鼓勵幼兒制作玩具,根據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興趣,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持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幼兒園應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尤應注意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不要強求一律。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幼兒為主的幼兒園,可使用當地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幼兒園和小學應密切聯(lián)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chuàng)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tài)”,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嘗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于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fā)“人生危機”。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zhàn)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發(fā)展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挫折教育。

(一)、真實感知細致引導,鍛煉孩子耐挫的個性。

逆、有苦有樂,從而對挫折有初步的認識,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確理解挫折,才能培養(yǎng)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主動接受新事物,承認并敢于面對挫折的信心。

2.幼兒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兒的依賴性。作為教育者應該給孩子面對現實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結果不夠,我請了一向比較膽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當時就顯得有些膽怯但還是去了。我用雙眼余光瞥著小家伙只見她徑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門口時,妞妞終于忍不住回過頭來搜尋我。眼看著她幾乎就要退縮了,我故意別過頭去,假裝沒有看見。樸老師滿面笑容地招呼著妞妞,她猶豫了片刻,終于鼓起勇氣說了要借皮球。當拿著自己借來的皮球給我時,她呵呵呵地笑了,沒想到平時與人說話都不敢今天還幫老師做了事。我輕輕拍拍妞妞的頭,隨后又向她豎起大拇指,將她大大地夸獎了一番。無論是快樂、失望,還是痛苦,都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做錯事、說錯話,那不要緊,我們要告訴他們,人在小時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也常犯錯誤,他們也會遭遇失敗、挫折,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使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去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的變遷。

(二)、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煉。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在游戲時可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里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么辦;戶外游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游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系沖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三)、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被蛘哒f:“沒關系,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游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說:“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被蛘哒f“我相信你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zhàn)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fā)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四

摘要:在網絡日益普及的過程中,對網絡的利與弊的爭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網絡既具有正面影響也具有負面的效應,基于這種復雜性,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確的使用網絡,全面的認識網絡,即進行網絡垛介素養(yǎng)教育就顯的極為重要。

關鍵詞:媒介素養(yǎng)網絡媒介素養(yǎng)網絡的影響教育。

網絡作為一種新生媒體,以其豐富的信息量和及時便捷、平等交互的溝通方式,為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娛樂帶來了巨大的便利,與此同時,網絡社會在倫理與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較差等主觀因素,導致部分青少年在強大的網絡媒介面前易受傷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網絡媒介素養(yǎng)知識,提高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yǎng)水平是培養(yǎng)他們科學運用網絡媒介的有效途徑。

一、媒介素養(yǎng)的概念及其內涵。

簡單的講,媒介素養(yǎng)即受眾獲取、分析、衡量和傳播訊息的能力。受眾的千差萬別必然意味著這些能力的千差萬別,即使受眾每天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之中也很難說他們每天就獲取了很多的信息,尤其對自身有益的信息,更難說他們具有分析與傳播訊息的能力。

在傳播學研究中,接觸和使用媒介是作為人的基本權利進行研究的,即知曉權和使用權。但這種認識只是成為了權力機構和媒體機構單方面認識和執(zhí)行的依據,并沒有廣泛的被受眾認知。雖然受眾越來越被認為是積極的,但未必是具有絕對控制力的,大多數時候,媒體擁有相當程度的絕對的控制權,如“沉默螺旋”效應和“議程設置”效果,受眾仍顯被動。我們總是一不小心的就認可了“紙餡包子”,購買了我們或許用不到的名牌產品。這樣,讓受眾實現自己的權利變被動為主動,對于促進媒介發(fā)展將具有積極的作用,而提高受眾的積極性也屬于媒介素養(yǎng)的一部分。

大眾傳播學者阿特-西爾弗布拉特最早系統(tǒng)性的將媒介素養(yǎng)置于以受眾和文化為中心的理論中,將它視作可以而且必須提高的技能,同時,他給出了媒介素養(yǎng)的5要素或者說媒介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意識到媒介對個人以及對社會的影響;了解大眾傳播的過程;形成分析及討論媒介訊息的策略:意識到媒介內容是對我們當今文化以及我們自身提供洞識的文本;培養(yǎng)對媒介內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賞。而大眾傳播學者波特認為,媒介素養(yǎng)是一個連續(xù)統(tǒng)一體而不是一個范疇。媒介素養(yǎng)需要得到發(fā)展,當我們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們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訊息,成熟會提升我們的潛能,但我們必須積極地發(fā)展我們的技能和知識結構以開發(fā)那些潛能。他還認為,媒介素養(yǎng)應該是多維度的,媒介素養(yǎng)的目的是讓我們對解讀擁有更多的控制權。

總之,我們對媒介素養(yǎng)的研究應該基于媒介然后是素養(yǎng)的提升。我們要調動受眾的積極性,在認識媒介素養(yǎng)之后能夠提升媒介素養(yǎng)。任何國家媒介的發(fā)展都是媒介、政府和受眾博弈的結果,這樣看來受眾媒介素養(yǎng)的提升不僅僅是利于受眾個人的事,而且有助于媒介自身的發(fā)展和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

二、網絡媒介素養(yǎng)研究及其教育。

自從網絡被稱為第四媒體以來,網絡對人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影響越來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樣,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其積極的影響,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的效應,引起了大家對其影響的各種爭論,尤其是這些負面的效應。因為這些網民的大多數——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維正處在轉換的時期,對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輕人的社會閱歷較少,心智不夠成熟,對信息的真假優(yōu)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別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們基于網絡的正負影響以青少年作為主要的受眾來分析網絡媒介素養(yǎng)及其教育研究的內涵。這些內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認識網絡的傳播的文本特征,正確的獲取網絡訊息。

我們知道網絡傳播作為第四媒體不同于傳統(tǒng)的大眾傳播媒體,網絡不僅僅是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綜合體,也是多媒體傳播的復合體。即網絡傳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體傳播,以超鏈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頻、視頻于一體。這就要求網民以不同的技巧來獲取網絡中的信息。雖然現在青少年網絡技術越來越高,但分析網絡信息的能力卻比較低,如何在認識網絡文本的特征的基礎上正確的獲取網絡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確的識別信息的主要來源。同時,對于網絡視頻青少年要根據其內容有不同的區(qū)分,現在網絡視頻有原創(chuàng)、有改變、有原著,在這些視頻中,有著怎樣的不同價值的體現。青少年可以通過網絡的多媒體的表達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網絡技能。展現自己的網絡技巧,體現自己對于權威平等的對視,但不能為了為自己揚名而不擇手段。

青少年要認識網絡豐富的文本表達方式下可能隱藏的隱患,這是網絡媒介素養(yǎng)中的一部分,只有知道存在才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家長、老師對青少年進行網絡教育的引導也應本著素養(yǎng)的提升和網絡技術提升的方向。而不是簡單的制止青少年離網離視,遠離游戲,網絡在日后的發(fā)展中必定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不是遠離,而是正確的使用。

2認識網絡的運作機制,辨析網絡信息傳播。

大眾傳播日益市場化,大眾文化日益的商品化,這是當今的媒介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大的趨勢,網絡傳播與運作也不例外,其實網絡本身就是在具有商業(yè)性才繁榮發(fā)展起來的,那就是商業(yè)性站的崛起發(fā)展和成熟。這種媒介產業(yè)的發(fā)展的基本的趨勢,商品化的轉向導致了其整個的生產以滿足人們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費為指針的,網絡的運作也是如此。

而當媒介的運作以追求經濟的利益為主時,社會責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適應了這種傳播方式。面對網絡傳播的不負責任,青少年應如何的應對呢?在這方面,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家長、老師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認識到自己對問題認識的局限性,積極地和家長老師進行溝通,尋求老師父母的引導,健康的成長。其次,青少年應該多了解網絡傳播的特點和運作機制,了解信息的來源并進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學會自控,對明知有害的信息進行自覺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網之前要有明確的上網計劃,如上網時間、上網目的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家長老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以實際的例子,生動的語言講述上網的利與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預,否則可能會引起相反的效果。

3從網絡的接觸和消費機制看網絡媒介素養(yǎng)及其教育。

在傳播學中,受眾的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研究媒介的一種極好的方法。對于網絡的應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業(yè)余娛樂的時間明顯的多于用于學習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網絡的原因,他們能夠找到抒發(fā)自我的空間,可以逃避現實生活的壓力。

受眾可以自由的在菜單中選用自己想使用的東西滿足自己的意圖。和傳統(tǒng)的大眾媒介不同,網絡這類的新媒介具有選擇性,允許個體根據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網絡還具有異步性,即在時間上可以錯開,例如你可以在任何的時間手法自己的郵件,也可以在任何的時間尋找自己想要的訊息,在各自方便的時間里達成交互。這些使用與滿足的特點,使青少年在網絡中能夠實現自己的角色轉換,在網絡中他們可以突破自己的年齡限制和地域的限制來實現自己不同的需求。在網絡上青少年可以實現自己的社會化,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這是網絡的積極的作用。網絡是一個復雜的大課堂,青少年在其中可以修復自己的人際關系,調節(jié)情緒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但是在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中,我們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們的這種自以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控制,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看到的新聞,但前提是網上有這些新聞的存在,這如同我們調臺轉換電視頻道一樣,我們只有控制遙控器的權利,卻無法改變電視節(jié)同的內容。使用網絡時,這樣的的控制也是間接的,青少年不應該輕易的迷失在這種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過度的放縱自己。自由永遠都是相對的。在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高等院校相關的專家學者的配合,這就是以這些專家學者為中心在大中小學舉行定期的講座,能夠讓這些青少年認識網絡媒介使用繁榮背面隱藏的本質。網絡媒介素養(yǎng)的研究與教育應該是多方面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內容和教育的方式。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五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老師只要從心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覺學習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一、注重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教幼兒掌握一些初淺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通過數學教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具有主動性、條理性、堅持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育幼兒勇于克服困難,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要把這些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多從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幾方面考慮,既讓幼兒學到知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通過設置小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在《教育發(fā)展綱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庇螒蚴紫饶芪搜矍颍怯變鹤钕矏鄣幕顒?,游戲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小游戲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思維,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品質,使幼兒在歡快的節(jié)奏中邊玩邊學,輕輕愉快地學習數學。例如在小班數學“識數”教學活動中,可以在教室放幾件商品,上面標著價格。教師扮演商店的售貨員,把幼兒化名為小動物或小植物的名字,分給他們每人一個小錢袋,里面裝著不同數量的人造幣,上面寫著不同的數字,讓幼兒去自己購物,可以是一個人一組,也可以是幾個人一組,在購物游戲中,學習數字,了解數字的大小與事物的關系,做到邊玩邊學。再比如:同樣是分角色的游戲,小班孩子應該以直觀、有趣味為主題,如“小豬除草”“抓蝴蝶”“為小朋友找媽媽”等,從而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為中班、大班的幼兒設置游戲時,就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所需要的素材,進行群組游戲活動。幼兒在各種游戲互動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興趣,更重要的是增進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溝通。使課堂教學氛圍濃厚,興趣盎然。

三、貫徹自主性確立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改指令為設疑,引發(fā)幼兒自主探索。幼兒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學習,需要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與方法,還需要有正確的導向。教師在幼兒操作時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導,也不能“隨意放羊”,需要通過對材料的美化、適當的設疑、引疑,既引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又對幼兒操作目的有積極的引導,使幼兒在探索過程中,很好的發(fā)揮主動性。如:學習4的組成。提供給幼兒4片雙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張印有花朵圖案可讓幼兒涂色的紙。請幼兒玩“撒花片”游戲,每撒一次就根據花片停住后顏色分布的數量在紙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顏色分布的數量與前幾次不同,就可依次畫在紙上。這樣每次撒后,幼兒就要比較對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斷。在操作過程中,幼兒還會發(fā)現一些問題,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現了都是同一種顏色的情況,就會提出怎么辦?有的孩子會發(fā)現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話,總是與其中的一組情況一樣,從而產生疑問,這樣有利于幼兒獨立性、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

四、學具操作多樣化,樂于“玩”中學數學。

教師是幼兒的主導者,幼兒的學習以聽和看為主,他們的操作也大多是為了驗證教師傳授的知識。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在兒童學習數學的論述中言:“數學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彼嬲]教師,過早強調圖畫表象和抽象符號教育將使幼兒的數學學習變成純粹的記憶,而提供實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師將材料進行短暫的示范,而是讓幼兒手腦并用全神貫注地進行操作的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fā)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老師要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學具,充分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愿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師自制的,如數學棋譜、大轉盤、等;也可以是和師生一起收集的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紐扣等。多樣化的學具,激發(fā)了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如:為了鞏固對形狀的認識,老師設計了“喂食”的游戲,請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給正方形娃娃吃,把圓形片片喂給圓形娃娃吃,真是在這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習得了相關經驗。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地創(chuàng)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孩子在“玩”中學數學,讓孩子在操作中開始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從而愉悅如門。

五、及時反饋,及時評價,適當表揚與鼓勵。

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能激發(fā)起幼兒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知道結果,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學習的態(tài)度更加投入,激起進一步學習的愿望;通過教師反饋又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大班幼兒),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xù)前進。對于不同層次的幼兒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鼓勵,使幼兒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及時評價,使幼兒進一步產生改進學習的愿望;再配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對幼兒學習成果和態(tài)度加以肯定,可以激發(fā)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感。

總之,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幼兒學習最有力、最穩(wěn)定的動力,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充分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幼兒有更大的收獲。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幼兒園數學活動是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并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從而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幼兒園課程改革雖然轟轟烈烈,但主要是跟風,一會是瑞吉歐,一會是田野課程、蒙臺梭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認為,目前,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fā)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目前幼兒園數學教材琳瑯滿目,近年來雖然《綱要》已明確指出了教學內容和目標,但不夠具體。教材所呈現的內容基本上還是沿用八九十年代的全國教學大綱的數學教學內容。其內容淺、容量少,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今天幼兒智能發(fā)展的需要。而且內容重復較多,教師難于把握。由于現代社會數字化和各種信息的增大,幼兒受多種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如:中班學了10以內數的守恒、比多少、相鄰數,到了大班還要學習數的守恒、組成分解和比多少,學前班、一年級也還得學。這種無深度的反復教學,不但激發(fā)不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探討也沒有動力,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fā)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只為傳授知識而教學,幼兒只為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的目標只是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而忽視了諸如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等其他目標。

(三)操作材料單一、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激所吸引。這就要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艷、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而且給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少。陳舊枯燥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倦學習的情緒,影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和形式簡單。

有的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于依賴幼兒用書,僅以幼兒用書和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給幼兒。其次忽視了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10”的加減法時,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讓幼兒看著分合式列出算式,然后逐一指著算式讓幼兒創(chuàng)編應用題,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第三,采取“灌輸式教學”。即老師講,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腦子里灌死知識,造成幼兒被動接受知識。

本人根據多年的幼兒數學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一)改革數學教育內容,統(tǒng)一教材。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應由教育部門統(tǒng)一部署,組織專業(yè)人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地系統(tǒng)地加深數學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避免重復無效的教育。

1.集合數:除《綱要》中規(guī)定的10以內的數字書寫、認讀、計數與取物外,應延伸到20以內的認讀、計數與取物,增加數群與個位的計數、目測數群、數量層次認知等。

2.單、雙數:由10以內的單、雙數順數、倒數認知擴大到20以內的順數、倒數及單雙數的認知。

3.組成分解:除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分解組成、創(chuàng)編應用題外,還應注重多項思維能力的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從時空觀念、邏輯觀念等方面也應擴大知識面,增加難度,注重幼兒分析、綜合推理的技能、數學語言的運用、表達的技能及多項思維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

(二)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欲望和發(fā)展需要。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

(1)教幼兒掌握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幼兒教師應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欲望和發(fā)展需要。

1.創(chuàng)造主題情境,激起學習興趣。

每一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我們都要考慮和體現幼兒學習的“六個性”,即:主動性、自主性、參與性、合作性、獨立性、選擇性。幼兒喜歡聽故事,在教授新的數學知識前,我們可以根據幼兒所需要掌握的相關數學知識,設計編寫一些生動有趣、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數學故事和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幼兒通過聽故事、閱讀欣賞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去主動理解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幼兒學起來輕松愉快,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充分調動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

教師的引導和提問直接影響幼兒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引導幼兒主動地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那么,如何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呢?首先,應從結果入手,結果往往是幼兒最感興趣、最想知道的。常規(guī)思維中,我們常常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順序正向思維,若反道而行之,效果會不同,更引起幼兒的注意。再次,從對比入手。對比是一種讓幼兒發(fā)現所觀察事物之間的異同,從而從中找出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按大小分類》的教學中,“為什么大書要放在大筐子里,小書要放在小筐子里呢?”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從兩物間的對比入手,從而激發(fā)了幼兒主動思維的積極性。最后,從難點入手。如“大小積木混在一起怎么辦?”“小動物們去看電影不知道按什么順序坐,他們該怎么辦?”等等。這些問題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雖有些難度,但答案不止一個,具有更廣闊的開放性,從而使幼兒的思維向縱深層次發(fā)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個別差異性。

3.把數學教學融于游戲中去,讓幼兒在玩中學。

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單雙數時,可讓10個小朋友排好隊,并給他們編上號,讓他們單號或雙號出隊;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可請10個小朋友表演乘車,上車幾個人,車下還剩幾個人,合起來一共幾個人;學習比較數的大小和找相鄰數,可讓他們玩撲克牌、找朋友等游戲。實踐證明,幼兒對這種教學方法很感興趣,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很多東西。

(三)增強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綱要》要求“幼兒園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數是抽象、概括的。幼兒處在直覺行動思維階段,邏輯思維能力差,他們只有在擺弄物體時,才能很好地進行思維。所以在教學中除了運用各種教具外,還特別注意采用直觀式教學,提供足夠的教具、材料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教師通過巧妙地設置問題情景,提供學具讓幼兒動手操作,能使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將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充分表現出來。

總之,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是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的思維充分得到發(fā)展,使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主動去學習和掌握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充分體現出幼兒在數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幼兒一定會對這門抽象的學科感興趣。

對幼兒開展數學教育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由于數學是抽象的過程,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學習思維,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方法;另一方面,數學教育能夠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關鍵在于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真實地與物體打交道,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解決問題不再是解答簡單的應用題。數學正在成為孩子自我鍛煉成長的工具,因為他需要這些工具。它們的意義直接來自于應用中的經驗。”

(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队變簣@教育綱要》中關于數學教育,明確地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目標。然而,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計劃,只提出有關學習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

(二)忽視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思維發(fā)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fā)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幼兒學習數學,主要通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圖像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通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忽視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甚至過高地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其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

(三)數學概念模糊。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并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錯誤的情況。例如在教中班幼兒按兩個特征進行分類時,先按一個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個特征分一次,活動就結束了。其實,這一活動還應該有一次對同一批物體按兩個特征進行分類的活動環(huán)節(jié)。

(四)教師的語言不嚴謹。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著向幼兒傳授知識的效果,影響到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fā)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師對數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語話不作推敲、顛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邏輯性、表達不明確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忽視評價的教育作用。

我們這里所說的`評價,是指以幼兒為對象,對幼兒活動、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受益情況和所達到的水平作出價值判斷。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是能激發(fā)幼兒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促進幼兒發(fā)展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承認和贊許等實際情況,而往往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

三、引起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一)適合幼兒水平的學習內容。

(二)能引起幼兒積極思維活動的活動形式和方法。

(三)多種多樣的直觀材料、玩具和教學形式的新穎性。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如運用各種材料(紐扣、信核)進行計數:有各種幾何形狀的塑片(或硬紙片)、積木等比較核認識幾何形體,進行形體的拆拼、分合;親手撥動玩具鐘盤上的長、短針,以獲得關于正點、半點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兒期各年齡班兒童的數學教學都應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兒童在頭腦中構建初步數學概念的起步,是兒童獲得抽象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類別。運用操作法應強調幾點:1.明確操作目的。2為幼兒操作活動創(chuàng)設必要的物質條件。3.給予兒童充分的操作時間。4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應向幼兒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體的操作方法。4.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要觀察兒童的操作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和探索。5.討論操作的結果。6.操作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不同年齡的兒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戲法。

1.情節(jié)性的數學教學游戲。通過游戲的主題和情節(jié),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數學教學游戲。幼兒通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并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的一種游戲。

3.運用各種感觀的數學教學游戲。通過不同的感官進行數學學習,發(fā)展幼兒對數、形的感知能力。

4.口頭數學教學游戲。對發(fā)展幼兒數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的作用較為突出。

5.競賽性數學教學游戲。

6.數學智力游戲。以發(fā)展智力為主要任務的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的游戲。

(三)比較法。

比較是思維的一個過程、是對物體之間的某些屬性上建立關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思維進行著較復雜的分析和綜合活動,因而,比較又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在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是,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先要組織幼兒進行觀察,使幼兒細致地觀察到物體的數量或形狀特征,在充分觀察基礎上,再進行數或形方面的比較。

2.盡量讓幼兒親自動手進行比較。

3.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啟發(fā)性的問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積極地思考。

4.在運用重疊、并放、連續(xù)等比較形式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兒童理解對應(配對)的含義并掌握正確進行對應的技能。

5.比較形式的選擇應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年齡班兒童的具體水平來確定。

(四)啟發(fā)探索法。

主要通過教師的具有啟發(fā)性的提問進行,通過提問來引起幼兒思維的積極探索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兒童通過積極的思維,獨立地去探索并獲取新地知識。

(五)講解演示法。

這是一種講解與演示相結合地方法,就是邊講解邊演示。

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1.必須突出重點。

2.講解時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和準確。

3.演示直觀教具要真實、美觀、整潔并為幼兒所熟悉的物體,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兒的注意。

(六)歸納法和演繹法。

幼兒數學教學的歸納法是指在幼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一些簡單的本質特征或規(guī)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這是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在幼兒中、后期的數學教學中引導幼兒運用歸納和演繹法進行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兩種促進幼兒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六

摘要:幼兒教育環(huán)境是幼兒教育的前提條件,制約和影響著幼兒教育的發(fā)展。這里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不僅指幼兒園的物質環(huán)境與精神環(huán)境,還包含了幼兒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宏觀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所以,在幼兒教育中,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還要營造溫馨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更要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宏觀社會人文環(huán)境,使幼兒在多元開放的環(huán)境中自由發(fā)展,快樂成長。

關鍵詞:創(chuàng)設;幼兒教育;環(huán)境。

幼兒是發(fā)展尚不成熟的個體,主要思維形式還是具體形象思維,由此可見,人的年齡越小受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強調了環(huán)境對人一生發(fā)展的影響。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設多元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并逐漸形成,對于培養(yǎng)幼兒健全的人格至關重要。多元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為幼兒自我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時機,也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的生活氛圍,在這種時機和氛圍中幼兒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和思考。幼兒教育環(huán)境包含了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宏觀社會人文環(huán)境,三個方面相輔相成,是幼兒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

一、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幼兒園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物質環(huán)境。

首先,要豐富幼兒教育活動的材料環(huán)境。當每個孩子以自己的“特有路線”學習時,操作材料是學習的媒介,教師要精心安排,巧妙提供操作材料,孩子通過對材料的反復操作,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未知,積累經驗。加德納指出:“要想知道個體人腦的活動,就必須提供能夠激發(fā)單一智能或多種智能的機會?!边@里的“機會”就是指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活動材料,因為操作材料能引發(fā)孩子大量的、不同的學習探索活動。其次,要營建清新舒適的幼兒園室內外環(huán)境。加德納認為:在學前期應該盡量向幼兒提供機會,他們往往就是在這一階段和年紀,發(fā)現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和能力最強的領域。這里的機會就有賴于幼兒教師創(chuàng)設的特定教育環(huán)境,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啟發(fā)幼兒的多種能力。在活動室內,教師要開設各種自選活動角,以便幼兒自由、自發(fā)地深入到活動中,如在“圖書角”中激發(fā)幼兒語言文字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在“自然角”中激發(fā)幼兒感官的敏銳性,發(fā)展自然觀察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在“結構角”中激發(fā)幼兒的空間、身體運動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二)營造快樂和諧的幼兒園精神環(huán)境。

幼兒園的精神環(huán)境是一種隱性的心理環(huán)境。幼兒園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園風園貌,營造“幼兒園是我們共同的家”的濃厚氛圍,幼兒與教師之間團結友愛,教師尊重幼兒個性并與孩子形成穩(wěn)定和諧的“親子關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使空氣中洋溢著快樂溫馨,這對幼兒的發(fā)展特別是情緒情感和個性品質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二、建設有良好家風的溫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幼兒生活中關系最密切的生長環(huán)境,幼兒就是一面“鏡子”,他們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反映家庭成員的思想和行為,所以建設有良好家風的溫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首先,家長應該把幼兒當做個性發(fā)展的主體,摒棄功利,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不能想當然地為孩子“謀劃”未來。其次,父母要營造寬松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和教育過程中統(tǒng)一教育思想,團結一致的教養(yǎng)方式也很重要,自由又充滿愛的教養(yǎng)方式更容易培養(yǎng)出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后,教師要通過建立家園電子平臺、家訪、家園交流冊、家長學校等多種家園共育方式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良好的環(huán)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yōu)秀人格的基礎。社會環(huán)境是幼兒密切接觸的一個生動有趣的大課堂,是達成園內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徑。讓孩子們走進校園、農場、社區(qū)等場所,進行參觀勞動、聯(lián)誼表演等活動,使幼兒了解社會,進而理解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感受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感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激發(fā)孩子對生活、對生命、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案例:小博士幼兒園是內蒙古農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所屬幼兒園。依托農林高校的人文環(huán)境,幼兒園享有獨特的學院資源,幼兒在學院日光自控溫室觀察植物的發(fā)芽生長,自己動手種植采摘;在棚網式養(yǎng)殖場里孩子們觀察豬、雞、兔子等動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了解奶牛產出牛奶及消毒灌裝的程序。孩子們到汽車駕駛學校參觀體驗,初步了解交通規(guī)則和簡單的交通標識,既增長交通知識又接受了安全教育。孩子們走進農林街社區(qū)進行義務勞動、幫扶老人,參加學院和社區(qū)的節(jié)日演出等。宏觀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展現了真實的生活氛圍,使孩子體驗到了愉悅的情緒,積極表達生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兒教育環(huán)境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為幼兒營造身心快樂的活動天地,讓孩子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中,走進學校,走進社會,以健康的心態(tài)不斷造就自己,迎接各種挑戰(zhàn),使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

[2]joya。palmer。21世紀的環(huán)境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七

摘要: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對建立幼兒秩序感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及幼兒的長遠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便更加重要。在幼兒發(fā)育初期對其進行有意識的規(guī)則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幼兒身心發(fā)展,更能夠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秩序感、道德觀、與他人相處與溝通的方式。

針對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自覺遵守規(guī)則;以兒歌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自發(fā)強化規(guī)則意識;注重體育游戲的評價,培養(yǎng)幼兒自覺遵守規(guī)則。

讓孩子在一個有序的環(huán)境中協(xié)調發(fā)展,有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他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小班,體育游戲。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沒有規(guī)則意識,不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人,是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什么是規(guī)則?規(guī)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良好的規(guī)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規(guī)則意識就是一個人對于社會行為準則的自我認識和體驗。

游戲是幼兒自主參加的上一項快樂活動。它既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生長,又可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良好情緒。游戲對幼兒來說,并不只是一種消遣和娛樂,而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教育者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規(guī)定:“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彼赋隽宋覀冊陂_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讓幼兒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技能、技巧,鍛煉幼兒身體、促進身體各機能發(fā)展以及增進健康。它的情節(jié)有趣,形式活潑多樣,適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易于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和參與的興趣和愿望。

3至4歲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喜稱贊、喜成功、自制力差、認識活動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年齡性格特點。而體育游戲既能夠滿足他們這些特點,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他們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與人溝通的能力、建立秩序感以及面對逆境時的應變能力。但是如何通過體育游戲培養(yǎng)小班幼兒規(guī)則意識呢?針對不同幼兒的情況,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制定規(guī)則是有很大難度的,但他們有很多感興趣的事情。在游戲過程中,遵守規(guī)則能讓游戲順利進行,幼兒從中體驗發(fā)現的樂趣,得到自我的獎賞。

在組織幼兒體育游戲時,我們常通過各種游戲形式,或富于它情節(jié)、或營造競爭氛圍,使運動器具和材料“活”起來。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布魯納曾經說過:“任何教學形式都沒有情景教學來得直觀、深刻。”的確,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對低齡幼兒尤為重要,因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戲,不但趣味性強,而且能讓孩子迅速進入境界、進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記憶,同時又可提升運動興趣。良好的情緒體驗、規(guī)則的自覺執(zhí)行,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對體育的興趣。這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運動習慣的基礎,也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運動興趣的先決條件。

情景游戲是一種重過程、輕結果的活動。小班幼兒行為的目的意識較差,游戲過程能使孩子情緒愉快,潛能得到開發(fā)。例如為了發(fā)展幼兒跳躍和奔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造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孩子們以“快樂的小兔子”這一可愛的動物身份,聽音樂跳到“草地”上,分散練習向前跳。還如在“打蚊子”的游戲中,分散練習向上跳,鼓勵幼兒大膽跳躍。還有當聽到“大灰狼來了”的信號時,快速跑回家里,慶幸自己跑得快,充分體驗遵守規(guī)則的快樂。還有專為幼兒跳躍設計的“摘蘋果”游戲,蘋果充分提高了幼兒運動興趣。整個活動,孩子們沉靜在童話般的情景中既鍛煉了身體,又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規(guī)則意識逐步得到發(fā)展。

2至3歲的孩子處于對新異事物的探索階段,此時他們對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我們需要合理的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投放材料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和喜愛。如在《小貓運魚》這一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小貓頭飾、筐2個、小魚圖片若干。我不急于去教會他們玩的方法,而是先讓“小貓”自由學本領,耐心的看孩子的反應,看看他們在游戲環(huán)境中會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讓幼兒“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同時個別指導一些孩子進行比較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如身體協(xié)調的走和跑,引導他們自己進行練習,通過自己的嘗試培養(yǎng)他們大膽、自信、勇敢的個性心理品質。當幼兒盡情的玩耍后,我讓孩子們帶上小貓頭飾,組織集體進行練習游戲“小貓運魚”又一次把活動推進高潮。我將參與到游戲中,因為當教師參與到游戲中孩子們會很高興,他們會模仿老師做動作??梢?教師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是很重要的。同時教師需要做活動中的協(xié)助者、總結者。

以兒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自我學習、主動探索,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良好的練習效果。把體育游戲規(guī)則及動作要領以瑯瑯上口的兒歌形式表現出來,幼兒可以邊說邊做、邊唱邊做,以兒歌形式表現游戲規(guī)則,促使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圍中得到了鍛煉。游戲熟悉后,再讓幼兒嘗試不同的角色,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規(guī)則意識不斷得到強化和發(fā)展。又如體育游戲《木頭人》,能鍛煉幼兒靈活性、快速反應的能力與幼兒大肌肉群的發(fā)展。游戲開始前,我首先把歌曲教會幼兒,因為兒歌的內容和韻律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們普遍都很喜歡。然后我以集體活動的形式,讓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邊唱歌邊組織游戲,很快孩子們就都掌握了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老師與幼兒共同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自我評價能力低,教師應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平等地參與幼兒的評價活動,并給予適時的指導和幫助,這對于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里所說的評價主要是指對幼兒參與體育游戲活動遵守規(guī)則的表現及成果的評價。在體育游戲活動中,樹立嶄新的評價觀,把評價作為體育游戲活動中重要部分,讓評價充分地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

活動評價的時間不受限制,隨時根據需要都可以進行。游戲開始時的評價多為全面性評價,意在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愿望。游戲中的評價,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出的創(chuàng)意和進步要予以肯定的評價,使幼兒在感受成功喜悅的同時,更加努力向上。但同時也要注意評價的時機是否適宜,如幼兒正在大膽嘗試時,盡量不給予評價,以免打斷創(chuàng)新的思路。這時需要教師不斷支持、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合作。教師評價幼兒時,要有論據,論據要清楚、具體、明確,幼兒能理解并達到,如:“×××小朋友鍛煉認真,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老師要求的每個練習都認真完成”。在老師的具體示范下,幼兒不僅明確了體育活動的要求,積極調整自己的行為,努力達到目標,規(guī)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發(fā)展。同時,教師應注意在言語和行動上處處照顧好每一個幼兒,不僅要運用語言評價,同時要善于運用非語言評價。一縷關愛的目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甜蜜的微笑、一份熱烈的擁抱,都能夠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成為孩子們活動的源泉和動力。“不錯,有進步”“沒關系,再努力一下就行了”“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笨隙?、鼓勵的話語既能淡化幼兒的挫折感,也能使幼兒保持對后繼活動的成功期望。在這種愛的氛圍中,孩子們與老師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一起克服困難。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八

摘要: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幼兒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一、對幼兒進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組織集體教育活動,即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三、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

一對幼兒進行獨立生活的培養(yǎng)。

目前,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由于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比較多的呵護寵愛,生活技能基礎較差。這樣面對未來的職業(yè)家庭等方面都會出現困難和障礙。推廣幼兒生活技能計劃,包括針對幼兒的生活技能訓練,是幼教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這一點在初入園得幼兒身上表現的最為明顯。我在帶小班時,班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不會自己穿衣服,戶外活動前穿衣服總要老師一一代勞,這樣以來既浪費時間又使幼兒養(yǎng)成了一種依賴性,很不利于他們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樣才能使這些孩子自覺又輕松的學會這一基本技能呢?我嘗試過手把手的教他們,但效果不明顯,幼兒學習時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嘗試著將穿衣服的步驟編成一首有趣的兒歌,同時配有著清楚的圖解,并把它作為專門的一節(jié)課去教授,在課上,我邀請了大班的小朋友為幼兒做穿衣服表演,表演同時配以兒歌講解,如:“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執(zhí)拗執(zhí)拗上房子?!毙∨笥崖犃藘焊璺浅8信d趣,親子跟著老師的指點和圖解的提示學習穿衣服,這樣就輕松的解決了這個難題,從此幼兒每次穿衣服都會邊背兒歌邊快速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戲一樣,再也不會皺著眉頭說:“我不會穿了?!?/p>

又如據調查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國的孩子都會回到自己的房間。他們清楚地知道那是自己的空間,在自己的空間里自己是自由的。他們怎么裝飾自己的房間,怎么玩兒,都是自己說了算。這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自由和個性。法國的父母們認為,讓孩子們明白自我獨立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認為這是人性教育的基礎。家長經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過對文化藝術的親身體驗來感受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不是無條件地為孩子排除困難,而是讓孩子們自己面對困難,想辦法自己解決,從而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和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孩子明確自己的想法,父母們不惜辛苦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使他們看得更多聽得更多的條件,從而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力和獨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同中小學一樣,幼兒教育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是集體教學,但我們的教育特點強調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自愿主動的學,要順應他們的認真規(guī)律,,試想讓幼兒規(guī)規(guī)矩矩的做好聽老師講課,或讓幼兒一位的按照老師自己的想法來做,這樣既束縛了他們好動的天性,與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以這種方式不可取,幼兒的學習特點與青少年相比有顯著區(qū)別,可概括為:“好奇、好想、好問、好動”,這分別來自于他們的四種心里潛能:“觀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達到這些心里需求,才能讓幼兒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在實踐工作中,我發(fā)現幼兒對音樂課的接受相對困難,一般的授課程序是,讓歲幼兒學會歌詞--教師范唱--幼兒學唱--熟悉后獨立演唱,這樣整個過程顯得呆板,幼兒沒有自主性,孩子在演唱時也無精打采,拖著長音毫無美感可言,于是,我做了如下嘗試,首先,對幼兒學習記憶歌詞速度慢,時間長上作出改進,針對幼兒先天具備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我們應當加以有效的指導和利用。授課前我為幼兒設定歌曲的主人公,請幼兒圍繞設定的主人公編歌詞,對幼兒的思路做簡單引導,讓他們抓住重點區(qū)描述,比如:為小雞編歌詞必然要想到小雞怎樣叫。它有什么樣的代表性動作,獨特的本領等。當然一首歌曲的歌詞應當符合整齊的韻律,在幼兒床邊的過程中,我在認可他們自己創(chuàng)編成果的,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也稍作改動,這樣,一首由幼兒親自參與創(chuàng)編的歌詞內容就產生了:“小小雞,嘰嘰嘰,東跑西跑捉蟲子,嘰嘰嘰嘰嘰嘰。”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大的肯定了幼兒的成績,從而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幼兒就不需要教師范唱就能跟上樂曲自由的演唱,這樣,一項平時不易被幼兒接受的學習內容,在短時間內達到了教學效果,孩子們再也不會覺得上音樂課枯燥乏味了。

將這種教學方法推廣到其他類型的課程中,同樣會取到預想不到得效果,而這一方法本身也為今后的幼教課程改革任務中怎樣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要知道,孩子才是活動的主體,要玩什么怎么玩,做什么怎么做,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不應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況且,我們成年人的思維模式已基本定型,而幾歲的孩子好像是一塊未開墾的土地,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麄兏蚁氤扇藳]想到的東西,他們敢做成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們從中獲得了無限的樂趣,個性得到了充足的發(fā)展,興趣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通常,幼兒園都進行一些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如果有的孩子不跟著做或逃離了教師視線,教師就會反復提醒,甚至訓斥,惟恐孩子們離開視線會出什么差錯,教師認為只有這樣才是責任心強,才是常規(guī)好。其實不然,這是一種刻板的模式,幼兒圍在教師周圍,必須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任何出格行為都會被及時制止,這種過度的關注與呵護對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是有害的。例如:在幼兒玩耍過程中,孩子稍爬高一點,教師就會大驚小怪:“唉呀,不許爬高會摔壞的?!焙⒆由杂悬c奇思妙想,大人便會認為太出格而橫加阻止:“不許胡說八道”等等。教師出于保護意識而不讓幼兒做這做那,不讓幼兒說這兒說那兒,這樣就不可能學會自我保護,也得不到自我鍛煉和體驗的機會。再有孩子稍遇到一點不明白的問題,老師們就義不容辭的出手相助。如:孩子鞋帶解不開了,保育老師便趕緊幫忙。孩子們遇到一點點不明白的問題,老師們立刻慷慨解囊,告訴孩子一些簡單直白的答案等等。結果孩子不用動腦,無須思考就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眾所周知,小樹在大樹的隱蔽下長不成參天大樹,同理孩子在成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也不會有所作為。試想孩子的難題都被老師率先解決了,孩子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探索的機會,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體驗,只能坐享其成,是一個完全被動的接受者,那么,他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何處培養(yǎng)呢?是成人輕易的幫助,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扼制了他們探索的欲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教育首先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碑敽⒆佑龅嚼щy時,我們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大膽的去想去做,并適時地給以啟發(fā)引導,而不是現成的答案,更不是包辦代替。必須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去探索。

當然,幼兒園生活也一定要有紀律,無紀律的集體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紀律約束的同時,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的生活和學習氛圍,給他們一個自由的天地,不僅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為幼兒今后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chuàng)造了條件,更為幼兒今后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家長和老師都要關注孩子的自我問題,及時改正不良的教育方法,充分調動其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及聰明才智。這對他們今后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一系列良好行為習慣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

幼兒比較特殊的一面也體現在教師與幼兒類似于母子一樣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園后,與教師交往的時間比父母的時間還要長,這樣就造成了幼兒對教師的情感依賴,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表揚的話都使孩子的心靈受到極大的觸動,所以我們對待孩子也應該像媽媽那樣耐心、細致、關懷備至。我?guī)У陌嗬镉羞@樣一個孩子,他剛入園時,每天都會哭鬧不止,不哭的時候,他就是沉默寡言,很少和小朋友接近玩耍,眼睛更不敢與人正視,說話的聲音也很小,通過了解我知道他是個性格極其內向的孩子,為了讓他的身心健康成長,,我對他傾注了特別的關愛與照顧,首先必須讓他從情感上接納我,信任我,才能讓自己對他的教育按計劃順利進行下去,其次再讓幼兒進行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使要與幼兒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們自信快樂的生活學習,身心得以全面發(fā)展!

可見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我們得工作中同樣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師媽媽,又是與他們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認真的去扮演好這些角色,孩子們才會從心底里喜歡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們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九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fā)展,少兒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前提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地處山西省黃河中下游東岸的某縣,作為一個總人口6.5萬,其中農業(yè)人口就占據了5.5萬的國家級貧困縣,其少兒舞蹈教育的現狀卻不容樂觀。面對這樣的局面,怎樣發(fā)展該縣的少兒舞蹈教育,使其盡快與國家發(fā)展水平接軌對我們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本文從多角度探尋了現狀與發(fā)展的問題,并展開思索。

少兒舞蹈在其歡快明朗的動律中,包含了少兒的童心、童真、童趣,蘊涵著孩子們對真、善、美的感覺與親和力。對少兒的智力發(fā)展、道德修養(yǎng)、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提高等,具有課堂教育無法代替的作用。良好的少兒舞蹈教育,既能讓孩子們得到身心、情感的熏陶、體態(tài)儀表、身體素質的全面訓練,更是會對他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產生積極影響。從長遠來看,我國少兒舞蹈教育的發(fā)展水平,對衡量我們民族精神文明的程度,對社會的穩(wěn)定,對國家的和諧發(fā)展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該縣地處山西省的呂梁山南端,黃河中下游東岸,總土面積1219平方公里。該縣地廣人稀,人均耕地7.4畝,以農業(yè)經濟為主,因而發(fā)展比較落后。全縣有專職教師850人,公辦學校80余所。該縣少兒舞蹈教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該縣初期的少兒舞蹈教育是由城關小學完成的,當時全校僅有舞蹈教師一人,且并非專業(yè)舞蹈學校畢業(yè)。然而正是從那時起,舞蹈開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進入課表。

(一)認識不到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應試教育已逐步向素質教育過渡。但是在教育理念實施全方位轉變的過程中,藝術教育特別是少兒舞蹈教育,很少得到應有的重視,對舞蹈具有的陶冶情操、愉悅心理、塑造形體等方面的審美功能忽略不見。該縣地處偏遠,本身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因而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校領導或班主任老師常常因教育質量而把音、體、美等課被主課借走,舞蹈作為興趣活動,也常常名存實無。在少年兒童中能接受系統(tǒng)舞蹈訓練的更寥寥無幾。如果說在該縣開展少兒舞蹈活動存在諸多因素,那么認識上的差距,是最大的障礙。

(二)網絡不健全。

主要是輔導網絡。開展少兒舞蹈活動,經濟發(fā)達的城市有著較完整的網絡體系,有學校教學、校外機構(青少年宮、文化館)等培訓活動,在時間上有課余、雙休日、暑寒假培訓。然而在該縣,小學設置的藝術課往往有名無實,舞蹈內容很難出現在課堂上。該縣只有一家較正規(guī)的文化館開設舞蹈的系統(tǒng)培訓,但對于大多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地方卻顯得格外陌生。因為這個文化館對舞蹈學員的招收是特別有限的`。

(三)師資緊缺。

要成功開展該縣少兒舞蹈活動,創(chuàng)作、輔導、訓練和演出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完成這些任務必須依賴專業(yè)老師的具體工作。在高校,開設舞蹈教育專業(yè)是近幾年才普及的事情,縣學校一時還難覓很多適合中小學的專業(yè)舞蹈教師。因此,可以說該縣學校的專業(yè)舞蹈教師還留有一片空白。而縣里專業(yè)文藝團體、文化館的舞蹈老師,雖然在表演、技巧上有一定基礎,但由于他們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系統(tǒng)知識,又缺乏相關的教材,因此也難以勝任。也許有的人要問,一般的學校又不是藝術學校,舞蹈老師有那么重要嗎?一年級的學生在學漢語拼音時,如果老師發(fā)音不標準,那就直接影響整班的學生,打基礎走了彎路,一輩子也很難改掉,舞蹈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專業(yè)師資匱乏應該是活動難以展開的第三困難。

(四)經費無保證。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在地方開展少兒舞蹈活動,經費問題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因為舞蹈活動是一項頗為費錢的工作,訓練要有場地和設施,演出、比賽要有服裝、道具,外請輔導還要支付一定的報酬因此,要開展舞蹈活動,沒有經費保障,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這對于經濟并不發(fā)達的國家級貧困縣無疑是開展少兒舞蹈活動的一個硬傷。

(五)活動無場地。

(六)展示無機遇。

以上是該縣少兒舞蹈教育所面臨的現狀,我們可以想象,在這樣環(huán)境下,就算是有舞蹈天賦的學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舞蹈訓練,更何況普通的孩子們呢?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主觀和客觀的結合,而舞蹈藝術更需要依賴于其他條件,因此光有興趣和熱情也還是遠遠不夠的。可是目前該縣少兒舞蹈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從有關人員認識不到位,到學生興趣不強烈,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少兒舞蹈活動的發(fā)展,長此下去,該縣的素質教育無疑面臨著危機。

面對該縣少兒舞蹈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如何才能使當地的少兒舞蹈活動更好地開展,結合其他地方的教育經驗,我認為應該做到:

(一)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學校的辦學宗旨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必須負責配齊專業(yè)教師,并逐年遞增新教師。

(二)學校領導及教師要對少兒舞蹈教育有一個新的認識,改變工作態(tài)度,改進過去教學觀念,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教學目的不太明確,師資質量低等現象。建立一套新時期少兒舞蹈教育發(fā)展的新觀念,制定統(tǒng)一的少兒舞蹈教育教學的新模式,逐步培養(yǎng)少兒舞蹈的技能和技巧,進一步提高少兒舞蹈教育的質量,促進少兒舞蹈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學校要加強對專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舞蹈教師是黨的教育方針和舞蹈教學的執(zhí)行者,是舞蹈教學方案的實施者,是舞蹈知識的傳播者,是舞蹈技能的訓練者,又是組織教學的活動者,始終處于教與學的主導地位。重視舞蹈教師的專業(yè)培訓,事關重要。

(四)改變傳統(tǒng)的少兒舞蹈教學的方法。舞蹈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jié)奏來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用生動的形象去啟發(fā)學生。首先示范動作要準確,節(jié)奏要鮮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充分調動起少兒全身器官,在提高興趣、注意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少兒的記憶力。

少兒舞蹈種類豐富多彩,動作較為多樣化,教師在示范時,一定要講清動作的要求、規(guī)格和要領。不能只求快而影響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把教學的動作做到位后再學下一個動作。這樣做能樹立學生的專心致志,認真細致的良好形象,也能夠順利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五)學校要與各地文化部門強強聯(lián)手,學校的藝術老師或對舞蹈有興趣的老師參加舞蹈專業(yè)院校的師資培訓,同時也可以聘請專業(yè)的舞蹈老師協(xié)助農村學校開展各類舞蹈活動。文化館作為校外教育重要陣地機構,應注重教育質量,提高服務意識,在開展大規(guī)模培訓的同時,組織豐富的演出,挖掘組建優(yōu)秀的骨干成立團隊,多出人才、隊伍和作品,全面推動當地兒童舞蹈的全面發(fā)展。

(六)、選擇合適教材。舞蹈是一門技巧性較強的藝術門類,社會上各類教材魚目混雜,使很多教師難以挑選合適的教材開展訓練,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學校有限的條件,選擇如北京舞蹈學??技壷行牡?13套分級教材,作為訓練的內容,使學生受到規(guī)范的訓練,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還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熟悉孩子們的生活和情感,并編排出優(yōu)秀的作品,參加各種演出和比賽,提高學習的興趣,在舞蹈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體現舞蹈教育的意義。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

摘要:民間舞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通過人類的肢體動作和情感表現出來的,其反映的是歷史,傳達的是情誼,抒發(fā)的是時人們的情懷。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舞蹈,只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的舞蹈這個專屬名詞,那個時候,人們在狩獵的過程中、征戰(zhàn)及類似的祭祀活動中就已經有所體現。在奴隸社會才真正形成舞蹈,奴隸社會時期是分化時期,其中的一部分人成為奴隸主,另一部分人成為奴隸。在這種情況下,專門為奴隸主表演的舞蹈逐漸演變成宮廷舞蹈,而奴隸用于生產生活自娛的舞蹈成為了民間舞蹈。在歷史的演變中,相當一部分民族因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未能將舞蹈文化記錄下來,但是民族舞蹈在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卻得以保留。在新中國時期,還有一些比較落后地區(qū)仍保留著原始形態(tài)舞蹈。我國是由多民族國家組成的,由于民族歷史、宗教信仰方式、風土人情等的不同,使我國的舞蹈文化更具多樣性,現在這些多樣性的舞蹈,仍然影響當代舞蹈教育,為舞蹈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遺產。

舞蹈文化是在民族舞蹈發(fā)展中形成的,其生存發(fā)展空間不僅包括自然環(huán)境,還包括社會文化環(huán)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舞蹈文化的生存空間,呈現出多元化、交叉的立體形態(tài)。大部分舞蹈在傳承發(fā)展中,仍保留著原來的原始形態(tài),雖然一些舞蹈已經異化,但是還是有一些原始形態(tài)存在著的。不管歷史如何發(fā)展,舞蹈都會保持其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面。隨著旅游文化及商貿活動的發(fā)展,為舞蹈文化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雖然在這些領域傳播使一些舞蹈失去了原始狀態(tài),但是卻增談論表演性與觀賞性,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舞蹈文化結構是復雜的,是由一些思想觀念形成的。這里的思想觀念不僅包括宗教觀念、價值觀念、婚姻觀念、生死觀念,還包括審美取向。從中可以看出,舞蹈文化與社會主體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是有一定關系。舞蹈文化結構是受年齡、職業(yè)及受教育程度影響的。但是舞蹈文化概念的核心確始終是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如原生態(tài)的祭祀舞蹈始終以萬物有靈觀念為核心,特別是拜祖先的舞蹈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及實用性的。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拜祖先的舞蹈都是一種具有宗教性質的祭祀活動,那時的祭祀活動是為讓祖先更好的保護自己,免除災難,才進行祭祀的?,F代的舞蹈教師在講相關民族舞課程的時候,還會將相應的民族舞文化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形成一種審美意識,并將文化中的精神實質以舞蹈動作展現出來。

舞蹈教師在教學生舞蹈動作的同時,也應該向學生滲透舞蹈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講每一個單元的時候,都講相應的文化融入其中,使學生對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要想使舞蹈文化與舞蹈教育更好的融合起來,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查閱資料、看錄像,并將其與音樂、節(jié)奏及相關文學課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整體掌握舞蹈文化。將舞蹈文化融進舞蹈教育中,不僅能使學生在舞蹈學習中展示出自己的動作,還能將舞蹈中的文化內涵以動作形式表現出來,使舞蹈教學更加有意義。具體意義如下: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完善學生舞蹈動作?,F在的舞蹈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動作是從傳統(tǒng)的舞蹈動作中轉變而來的??梢韵葘ξ璧肝幕械膭幼?、體態(tài)、姿態(tài)進行分析,并將其用在舞蹈教學中。如,教師教學生學習民族舞的時候,可以就東北秧歌進行分析,東北秧歌的體態(tài)是上身前傾、略含胸、西部屈膝、中心在前,這個動作穿于整個秧歌舞。形成這種秧歌舞,是與東北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關系的。東北地處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寒暑分明,那里曾是一片荒蕪的土地,后來經過人們開礦、墾荒、搬運,形成了新的居住區(qū)。受大自然和勞動生活的陶冶,形成了東北人那種樸實、堅韌、直率的性格以及喜歡那種粗獷的審美情趣,東北秧歌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的。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收集與舞蹈教育相關的音樂及錄像資料,將其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并給學生留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舞蹈欣賞,使學生對舞蹈文化有一個整體認識,不僅能夠了解舞蹈文化中的風土人情、勞動方式,還能在此基礎上感受到舞蹈文化的魅力,能夠更好的掌握舞蹈中的因素,以便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并形成一種審美意識。要想使學生對舞蹈文化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就應該以實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在實例中更好的掌握相應的知識,并使自己的舞蹈審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舞蹈教學中融入舞蹈文化能使舞蹈更具活力。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先對舞蹈進行分析,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結合以前學過的動作進行相應的練習,在情感的帶動下,使學生全身心的體味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將舞蹈發(fā)揮的淋漓盡致,能在陶醉中尋找一份成功的喜悅。對舞蹈文化進行分析、感悟,并理解其中的內涵是感受生命過程,不僅能以形體動作將舞蹈中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還能將質神韻之美、節(jié)律之美和肉體的美感與快感表現出來,使學生達到身心合一、內外交融的目的。舞蹈文化不僅能使學生的形體和外部運動達到和諧的地步,還能使舞蹈文化中的潛在的思想品質和學生的思想、情感融匯在一起。

舞蹈教學中的舞蹈文化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信息。隨著網絡化的發(fā)展,給舞蹈教學帶來了方便,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獲得獲取各種資料。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一些最新的舞蹈文化資料,使學生能夠了解舞蹈最新狀態(tài),并對舞蹈文化知識有一個全面、多樣化的認識,使學生能形成一種時時關注舞蹈動態(tài)的習慣。

我國的舞蹈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幾經歷史的變遷卻沒有影響其功能的發(fā)揮。至今為止,在舞蹈教育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的舞蹈教育中,涉及到民族舞的部分,教師會將相關的民族舞資料找出來,并在課堂上以分析的形式將其講出來,使學生在理解的程度上,再進行舞蹈動作學習。這種舞蹈文化不僅可以完善學生的舞蹈動作、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增添學生舞蹈活力,還可以使學生獲得多元化信息,以便學生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

【參考文獻】。

[1]曹景。增強高校舞蹈教育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3)。

[2]李通英。高校舞蹈教育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教師。,(2)。

[3]馬蓮。高校舞蹈教育推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1,(2)。

[4]廖云麗。淺析高校舞蹈教育的優(yōu)化[j]。魅力中國。2010,(12)。

[5]宋麗莎。論舞蹈教育在社會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j]。成功(教育),2011,(10)。

[6]孫姍姍。我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一

在幼兒園大班,合作游戲是重要的活動,教師應認真分析大班開展合作游戲的現狀,探索合作游戲的指導策略,使合作游戲更好地促進幼兒發(fā)展。

隨著大班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幼兒用語言與同伴進行溝通的能力逐漸增強。同伴關系的確立使幼兒在進行活動時開始有了合作。合作游戲已成為幼兒園大班幼兒最為重要的游戲活動,幼兒通過合作游戲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逐漸產生合作傾向,合作水平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合作游戲的開展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及社會、老師、家長的影響,合作游戲在開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幼兒缺乏合作意識。

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使一些幼兒像溫室里的小花,家長的過度溺愛使幼兒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挫折與困難,這使他們變得不愿與他人分享,霸道、任性等。對一部分家庭來講,當孩子犯錯誤時,即使父母不能原諒,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都原諒,這會使孩子更理直氣壯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這種隔代教育會使幼兒缺乏交往溝通的能力,不會與人合作分享,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自己主動解決問題,而是依賴大人的幫助。

幼兒園中大部分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較為缺乏合作意識,同伴與同伴之間不會相互溝通,在做某項團體活動時也不會進行分工。在合作游戲中,當出現矛盾或發(fā)生爭執(zhí)時,他們不會通過溝通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幼兒會通過告訴老師尋求幫助,有的則會通過直接攻擊的方式企圖解決問題,而且當同伴遇到困難時也不會想到去幫助。一般來說,同伴關系還是比較和諧的,大家會主動合作完成活動,但也會出現不合作現象。當“個人的利益”受到威脅時,大部分的幼兒之間就會出現矛盾,他們認為只要是我得到的就是我的,誰都別想拿走,即使拿走,也要想辦法搶回來。在這種情況下,同伴之間沒有溝通,沒有合作,有的只是爭吵和哭鬧,從而導致合作的終止。

對幼兒來講,家庭與幼兒園是影響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兩個重要環(huán)境,兩者對幼兒的教育如果不一致,就會影響他們的發(fā)展。對于同伴之間的相處方式,教師總是教導幼兒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幼兒園大班開展合作游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幼兒之間鬧矛盾的情況,對于這些矛盾,家庭與幼兒園經常會出現不同的處理方式。當幼兒之間出現矛盾時,應教導他們相互溝通,友好相處,協(xié)商解決問題,學會處理矛盾。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和教師的處理方式一定要一致,如果處理的方式有差異,會嚴重影響幼兒的成長。

3.教師忽視個別指導。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點,在合作游戲中這種性格上的差異顯得尤為突出,教師若不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會使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溝通的幼兒由于沒有得到教師的個別指導,無法掌握與人合作的技能,從而導致他們對于與人合作交往產生抵觸心理。

合作游戲是一種團體活動,教師應引導每名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有些幼兒的性格較為外向,他們對于這樣的活動會顯得很積極;而有些幼兒的性格較為內向,這并不表示他們不喜歡參與,因為缺乏與老師及同伴的溝通,使他們不知道應如何融入到集體中,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在合作游戲的開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為重要。教師應通過觀察,幫助每名幼兒找到融入集體與同伴合作的方法,使每名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將幼兒統(tǒng)一歸為一類,那樣會導致一些幼兒對與他人合作和交往更加膽怯。

合作能力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的。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合作能力最主要的啟蒙時期,大班是合作能力發(fā)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對于幼兒來講,合作能力主要體現在一日生活中,在游戲活動中能與同伴進行交流,分工合作,從而達到最終目標:在學習中,同伴之間合作溝通,共同達到教師提出的要求;在生活中,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游戲活動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對于游戲進行得是否順利和幼兒在游戲中是否有收獲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對幼兒合作游戲的指導既指在幼兒園對幼兒合作游戲活動的指導,也指對幼兒家庭教育的指導,所以合作游戲的指導策略包括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和教師指導策略兩個方面。

(1)加強家長與教師的聯(lián)系。

對幼兒身心發(fā)展影響最大的環(huán)境是家庭和幼兒園,只有當幼兒園與家庭對幼兒的指導目標一致時,幼兒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三歲以前,幼兒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成長。家長的言行以及家長對于事物的處理方式等被孩子模仿。到了三歲以后,孩子進入幼兒園,要按照幼兒園的規(guī)則和要求生活,這時如果家庭與幼兒園在幼兒成長方面目標不一致,幼兒就會無所適從。所以,教師要與家長經常溝通,爭取在教育目標上保持一致。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比較重視。大部分的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能夠表現好,學到很多東西,受到老師的喜愛。一些較為重視孩子發(fā)展的家長會經常與教師溝通,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那些不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早晨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晚上將孩子接走,不與老師溝通。教師與家長在沒有進行溝通的情況下,處理問題的方法可能會不同,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為了更好的幫助幼兒改正不良習慣,更好的融入到合作游戲中,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使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目標保持一致。幼兒園與家庭的聯(lián)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教師可以制作家園聯(lián)系手冊,每周將幼兒出現的問題寫在手冊中并發(fā)給家長,要求家長及時進行反饋;也可為家長制定家園觀察手冊,請家長配合,將孩子一周在家中生活以及游戲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每周交給教師一次進行分析;將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一種家庭延伸活動,教師指定主題,由家長進行監(jiān)督,目的是讓家長在活動中了解幼兒的合作能力,以及需要幫助幼兒改正的問題。

大部分幼兒沒有經歷過挫折與困難,他們很容易產生不愿與他人合作的心理,這會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遭遇更多的挫折和阻礙。對幼兒來說,并不是只有在幼兒園中與同伴或老師的交往才能培養(yǎng)合作能力,家庭對于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非常重要。教師在指導家庭教育方法時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要讓家長有與幼兒合作的意識,教師在家長會中應該向家長滲透合作能力對幼兒的重要性,告誡家長不要過度溺愛孩子,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強,學會溝通,學會與人合作,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今后的社會生活。第二,讓家長掌握與幼兒合作的方法。幼兒很多時候在完成某項活動時需要大人的幫助,這里的幫助并不是指家長代替孩子把其未完成的事情做完,而是對孩子加以引導,參與到活動中,與孩子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活動,讓孩子認識到通過合作可以更好地完成活動,從中還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教師還要指導家長經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某一階段的性格特點,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老師。

2.教師指導策略。

(1)充分發(fā)揮榜樣作用。

幼兒喜歡學習和模仿教師,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或每一句話,都可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內容。所以,教師自身的榜樣示范具有極大的教育作用。教師的示范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之間的和諧相處對幼兒同伴交往的發(fā)展有著耳濡目染的影響,能對幼兒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協(xié)調自身群體的人際關系,為幼兒樹立正面的學習榜樣。第二,教師的榜樣示范也體現在與幼兒的合作過程中,在處理同伴間的矛盾時,教師應指導幼兒如何溝通,教師應參與合作游戲,并正確運用合作技能,當好示范。

(2)將幼兒教育環(huán)境與合作相結合。

環(huán)境的好壞會影響人的情緒,良好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幼兒游戲的開展起著重要作用。開展合作游戲的首要前提是使幼兒能夠對游戲感興趣,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在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合作環(huán)境時,教師應做到三點:第一,應為幼兒創(chuàng)造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機會。在合作游戲開展時能夠很好地與同伴合作的幼兒,能夠明確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既加強了同伴之間的合作交往能力,又激發(fā)了幼兒對合作游戲的興趣和熱情。第二,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和睦、溫馨、信任、尊重及公平的合作環(huán)境。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以及教師的鼓勵,能使幼兒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愉快。這樣和諧友好的合作氛圍會使幼兒產生更強的交往能力,樂于與同伴相助,與同伴溝通,與同伴合作。第三,應在一日生活常規(guī)中為幼兒準備適合培養(yǎng)同伴之間合作關系的玩具,比如橡皮泥、積木、拼圖等。幼兒通過玩玩具,有助于他們學會與他人分享、溝通和合作。教師應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選擇充足的游戲場地,引導幼兒盡情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3)借助童話故事幫助幼兒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合作交往能力的意義對幼兒來講過于深奧,如何讓幼兒理解合作能力的意義,讓幼兒喜歡與人合作交往,是教師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要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必須考慮幼兒每個年齡階段的特殊興趣和需要,童話對幼兒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拔蘿卜》是大家熟悉的的童話故事:老爺爺在拔蘿卜時自己無法將蘿卜拔起,叫來了老婆婆,但還是拔不動,最后又來了好多小動物一起幫忙,大家團結合作,最后終于將蘿卜拔起。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班主任和生活老師共同配合,將故事內容表演給幼兒看,能使幼兒更加直觀的掌握合作技巧,感受合作的快樂,理解合作的意義,使幼兒對合作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為今后開展合作游戲奠定基礎。

(4)采用多鼓勵少批評的策略。

幼兒在某項新能力形成的時期,如果不能掌握好,就會使他們產生抵觸或厭煩心理,會覺得自己根本就做不到而不想再繼續(xù)進行。在這時,教師給與適時的鼓勵,會增加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教師通過參與游戲,在游戲中加強對幼兒的引導,適時給幼兒恰當的評價,多鼓勵,少批評,使幼兒更多地體會到合作帶來的快樂。通過合作游戲的開展,能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的水平。教師鼓勵的評價,能使幼兒增強自信,受到鼓舞,從而在今后能夠更加自覺地做出合作的行為。通過幼兒合作意識的加強,能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合作能力及體驗,使幼兒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應如何進行合作。

(5)將合作游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常規(guī)之中。

只是定期開展合作游戲,不利于幼兒培養(yǎng)合作能力。合作游戲應滲透到大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guī)之中,讓幼兒在一日生活常規(guī)中培養(yǎng)和鞏固合作能力。生活、學習和游戲中都應滲透合作,從而在一日生活常規(guī)中掌握更多的合作方法。應努力改變小組合作模式,不要讓幼兒局限在小組或小范圍內合作。加強班級之間同伴的相互合作,加強同伴與同伴之間的聯(lián)系,從點滴入手,培養(yǎng)同伴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通過對合作游戲的滲透,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共同解決問題,協(xié)調同伴之間的關系,學會同伴間進行分工合作。

(6)引導幼兒充分享受合作的快樂。

同伴之間的交往使幼兒掌握了合作能力,教師適時的引導會使幼兒產生繼續(xù)合作的意愿,通過同伴之間合作的過程,能使幼兒再次感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教師讓幼兒體會合作帶來的快樂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對幼兒共同合作產生的成果進行展示,讓幼兒感受合作成功的愉快心情。第二,在幼兒進行合作游戲之后,請幼兒自己講述合作過程,講述自己是如何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的。教師在幼兒講述之后及時給予表揚,充分發(fā)揮表揚與評價對于幼兒的鼓勵和促進作用。也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通過對個別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行觀察及指導,引導幼兒都參與到游戲中,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喜歡與同伴交往合作。第三,當幼兒合作過程中出現矛盾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引導,以防止幼兒產生消極的合作情緒,鼓勵他們尋找到適合大家共同完成活動的方式,從而完成合作任務。

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幼兒來講,語言能力的不斷增強和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都會使他們產生交往與合作的需要,而開展合作游戲則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fā)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張樹俊.巧妙引導幼兒與他人合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二

摘要:感恩是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于一個人來說,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承擔起對父母、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讓幼兒學會感恩對其一生的發(fā)展很重要。通過多年的實踐,本文總結出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經驗,使幼兒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學會回報,學會責任。

關鍵詞:幼兒感恩感恩教育。

感恩是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笔┒鞯娜?,未必圖報。但受恩的人,應心存感激。學會感恩,才能承擔起對父母、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然而,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一直把“一切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標。而當今物質條件極其富有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皩氊?,這個最好吃,都給你吃!”“寶貝,這個衣服最漂亮,爸爸媽媽給你買!”“寶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滿足你”……而稍微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就大哭大鬧。加之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里六個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圍著他一個人轉,這些小寶貝、小皇帝、小太陽的身上,很多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教育有直接關系。

洛克的《教育漫畫》中指出:“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出來的?!弊鳛榕c孩子朝夕相處的教師和家長來說,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都會在潛意識里影響孩子,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教師,除了組織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動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動方面也應該樹立榜樣。如老師之間,師幼之間在文明禮貌用語上的使用。讓“你好”“謝謝”“不用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語時常掛在嘴邊,對于小朋友對老師的幫助,要非常誠懇的對幼兒說一聲:“謝謝”,小朋友受到老師的尊重,也會不自覺的去尊重別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師。

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孩子的的健康成長。父母對老人孝順,孩子長大后就對父母孝順。因此,家長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時主動帶著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達對老人的關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讓孩子一起做做家務,一方面體驗勞動的快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與艱辛,要讓孩子學會分擔,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歲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飯的時候擺好碗筷,幫父母打好飯,下班回家給父母提鞋子,讓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時家長還應該培養(yǎng)孩子主動對他人施恩的意識,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要學會謙讓,引導他們樂于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還可以帶領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和責任心??傊?,生活在充滿感恩和愛的環(huán)境里的孩子就更有愛心,責任心,就會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鼓勵是孩子實現某種活動的催化劑。當孩子的感恩活動還處在萌芽狀態(tài)的時候,鼓勵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兒感恩活動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時常關注幼兒的生活事件,關注孩子們的言行,并做出正確的評價。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時候,小惠小朋友裙子后面的拉鏈拉不下來,很是著急。這時,琦琦小朋友看見了,就過來主動幫助她把拉鏈拉下來,小惠非常高興的對琦琦說:“謝謝你”,琦琦說:“不用謝”。看見他們互相幫助而且還主動道謝,我對他們兩個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了表揚。從那以后,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班就越來越多,如幫別人端飯,拿紙呀,互讓玩具呀,小朋友之間的爭吵少了許多,并且孩子之間的相互友愛之情正慢慢蔓延開來,不僅在班上,對侍家人也是如此,上學期的半日開放活動,我們班的張祥鎮(zhèn)小朋友見媽媽來了,就主動把小椅子抬到媽媽那里,讓媽媽座。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的觀察要仔細,對他們的行動做出肯定,這讓感恩活動才能持之以恒的繼續(xù)下去。

我們都知道,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因此要重視游戲對幼兒感恩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語言活動“蘿卜回來了”這個活動中,我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對故事進行觸角扮演,體會故事中小動物們處處想著別人,感受愛和溫暖。在健康活動“為小企鵝搭房子”這個活動中,體會無家可歸的可憐,并克服重重困難幫助小企鵝,體會幫助別人后的快樂。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這樣的角色體驗能使感恩教育能夠在實踐層面上“活”起來,逐步培養(yǎng)幼兒感恩意識。

我們要注重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例如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三八婦女節(jié)、兒童節(jié)、重陽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等這些節(jié)日都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契機。在節(jié)日時,給他們講講節(jié)日的由來,通過講一些感恩的故事豐富他們對這些節(jié)日的認識,深化他們對節(jié)日的了解。此外,還可以開展各類感恩主題活動引發(fā)幼兒感恩行為,例如在這些節(jié)假日里,指導幼兒親自為教師、同伴制作卡片,或用圖畫來表達對父母、老師的感謝之情。這些節(jié)日活動的長期開展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由關愛單獨的個人擴大到關愛個人所屬的集體和社會,為將來自發(fā)感恩行為的實現奠定基礎。

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同時,我們還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加強家園聯(lián)系,使幼兒感恩教育雙管齊下,收到雙重教育效果。

首先,幼兒園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向幼兒家長宣傳感恩教育相關知識,如利用家園聯(lián)系欄向家長宣傳感恩教育的意義,向家長發(fā)放關于如何引導幼兒學會感恩的宣傳單,面對面的交流感恩教育的小竅門等等。做為幼兒教師,不僅只停留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方面,更應該成為幼兒教育專家,為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排憂解難,你的幫助能為家長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家長信服你,那么,你所宣傳的教育理念才會被家長認可,家長才會主動積極的配合你的工作。

其次,定期開展半日開放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半日開放活動,在活動中組織感恩特色主題的親子游戲。教師有意識的讓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到一些感恩主題活動當中,從中共同體會感恩,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個長期細致的工作,需要教師、家長、社會堅持不懈的努力。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幼兒終生發(fā)展,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三

文文來我們班時間不算長。她是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子,又可能是因為剛到了陌生環(huán)境中的緣故,所以她平時很少說話,和同伴也幾乎沒有什么交往,上課時更不愛舉手發(fā)言了。

可是,文文很喜歡畫畫。每次上美術課時,她都非常投入,每當一幅畫完成時,她都會特別的高興,自己看了又看。有時候,我也會走過去,摟摟她,問問她:“你畫的是什么,能講給我聽聽嗎?”漸漸的文文會主動地與我打招呼、說話了。

文文也是一個很愛勞動、很細心的孩子。有一次玩具區(qū)的玩具很亂,就問:“誰愿意把的玩具整理一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舉手,文文也舉起了小手,我連忙抓住這個機會,請她來整理。整理好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揚了她,小朋友們也為她鼓起了掌,文文顯得很高興。從那以后,午餐時、喝水時,她主動地幫忙;幫老師整理圖書、區(qū)角??這個時候,我都會給她一個甜甜的微笑,笑意也會馬上在文文的臉上蕩漾開來。

一段日子過去了,我發(fā)現文文漸漸的能主動舉手、在集體面前發(fā)言了,特別是在一節(jié)識字課上,文文舉手好幾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很大聲、都答對了。我們都為文文的進步而高興,文文也逐漸活潑開朗了,與同伴、老師間的交往也更多了。

看著文文的變化,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們在集體活動中應該更加注意讓幼兒獲得成功,有愉悅感。我們的盈盈笑意、深情擁抱或撫摸,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就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微笑開始!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四

3-6歲兒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發(fā)展不成熟,經驗能力不足,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與生存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內教養(yǎng)工作綜合的質量,尤其是班級保教人員的護理和引導水平。因此為幼兒制定常規(guī),并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是保證教養(yǎng)質量的關鍵。一個班的常規(guī)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與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guī)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因在組織各環(huán)節(jié)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規(guī)則而影響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guī)培養(yǎng)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體會。

那么班級常規(guī)的含義是什么?常規(guī),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guī)則。而幼兒園班級常規(guī)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huán)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引導孩子指定的規(guī)則,以保證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更順利地開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绷私庥變簣@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復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guī)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guī)活動雖然微小,但卻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用擬人的方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的思維具有擬人化的特點,因此具體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的活動。但幼兒活潑好動,常發(fā)生追跑現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嘗試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幼兒特別感興趣。之后,我又引導他們模仿蝸牛走路、小猴子踩鋼絲等動作,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地慢慢地走著,有的孩子告訴我,小烏龜和小蝸牛走路是不一樣的。擬人的方法使散步變成了游戲,在孩子們眼里,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這就將老師讓我散步,不讓我跑的被動行為轉化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動。

2、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理解常規(guī)。

對于幼兒來說,空洞的說教是無用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洗手后不擦手也是個總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正巧有一段時間,幼兒感冒生病的很多,我靈機一動,把洗手變成給手洗洗澡。我說:“不擦手,小手會感冒生病的?!庇捎谟辛岁P于感冒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我的話理解很快,有的孩子邊擦手邊對我就:“不擦手,小手應該咳嗽了?!背R?guī)培養(yǎng)在幼兒充分的自身體驗之上,便于幼兒理解并自學遵守。

3、讓幼兒參與常規(guī)的制定。

要讓幼兒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幼兒主動思考。讓幼兒參與常規(guī)的制定過程實際上也是引發(fā)幼兒思考的過程。

午睡前要疊好衣服,椅子小,疊起來很困難。有的孩子在床上疊,有的孩子在地上疊,很不衛(wèi)生。抓住矛盾,我組織幼兒討論:應該在哪里疊?怎樣疊?由于是幼兒熟悉的事情他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別是“系扣或拉鎖上衣怎么掛”的問題,有的說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疊起來……其中一名幼兒的主意簡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把上衣掛在椅子靠背上,把兩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當天中午脫衣服時,沒有一名幼兒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疊,所有的上衣都掛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兩袖交叉放好??磥恚變鹤约撼龅弥饕獗壤蠋熖岬囊庖姼杏绊?,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幼兒。

教師是幼兒心目中極有影響的人,一舉一動都能發(fā)揮巨大的感染作用。幼兒在喝水時有說有笑的情況比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筆者提了“喝水時請輕輕做事,不要影響別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紅帽的故事錄音。一個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師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著腳回到座位上。我連忙用夸張的語氣告訴他:“哎呀,明明,你剛才的腳步聲吵到我了,小紅帽是怎樣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沒聽清楚?!庇谑?,又重新放了一遍錄音,非常專注地聽著,孩子們看我認真的樣子,都不由自主地輕手輕腳做事。抓住幼兒情緒易受感染的特點,開展氛圍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幼兒園教育論文中班篇十五

撕紙讓幼兒“心靈手巧”

趙云。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在孩子小時候,當他們想玩泥巴是,大人說:“不行不行,太臟了,要把衣服弄臟了?!碑敽⒆訐斓揭粔K石頭在地上劃來劃去的時候,大人說:“不要不要,石頭太尖,要戳破手的?!碑敽⒆酉胍岩欢焉匙拥臅r候,大人說:“算了算了,沙子里藏了許多細菌,萬一弄到眼睛里怎么辦?”當孩子想要??,太多的想要就這樣給成人扼殺了,孩子只剩下了“不敢、不會”。

中國有句俗話:“心靈手巧”,就是要想心靈敏就要手靈巧,心與手是有聯(lián)系的,即為手巧心則靈。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好經驗,我們卻在慢慢地丟失,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就要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開展美術活動就是發(fā)展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好方法,其中,幼兒撕紙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一、初嘗撕紙成功的喜悅。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紙,總是喜歡把只撕得亂七八糟,這是孩子最初的撕紙活動,是一種無意識的創(chuàng)作。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就要將孩子的這種無意識培養(yǎng)成孩子自身的有意識行為。首先,我讓孩子們從最簡單的開始練習,如:撕“面條”,就是撕成一條一條的。撕得寬的叫“寬面”;細的叫“細面”;歪歪扭扭的叫“方便面”;螺旋的叫“意大利空心面”;寬寬短短的叫“面片”,還可以撕出新的面條造型。每一個小朋友都撕出來了,我們一起夸一夸、贊一贊,讓他們初步嘗到了撕紙成功的喜悅。幾次活動后,孩子們自信心大增,喊“我不會”的變少了。

二、體味撕紙的樂趣。

當孩子們不再害怕撕紙活動后,我就開始輔導孩子撕一些簡單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教他們嘗試用指尖控制紙的開口處,慢慢地撕,漸漸地孩子們的手指越來越靈活。掌握了撕紙的基本技能后,就開始動手貼和添畫了。我先請孩子把撕好的紙片玩玩一玩、拼一拼,看看撕出來的圖形象什么?添上什么就更象了?比如,方方的紙片可以變房子、汽車、空調、洗衣機、杯子;圓圓的紙片可以變皮球、蹦蹦球、呼啦圈、車輪子;三角形的紙片可以變小旗、小山、帽子、皇冠、房頂??。最高興的是變窗花,一張方紙折幾折、撕幾下,打開一看,是一張美麗的窗花,還可以打扮教室呢。孩子們開始了無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撕紙活動,一次又一次體味到了撕紙的樂趣。

三、品嘗撕紙成功的果實。

孩子們有了一次又一次創(chuàng)作的體驗后,我組織孩子們發(fā)動家長,收集各種有關撕紙的資料:有撕紙的歷史,民間撕紙藝人的介紹,撕紙作品的欣賞。讓孩子們拓展了視野,豐富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接著,我要求他們先構思,再創(chuàng)作,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鼓勵他們去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去想別人想不到的事情。自由揮灑、自由想象,超越眼中的世界,走向心中的世界。有的幼兒創(chuàng)作出了一片“森林”,有著千奇百態(tài)的樹、花、草;有的幼兒創(chuàng)作出了各種“圖形娃娃”,在進行雜技表演;有的幼兒創(chuàng)作出了“蘑菇大廈”等等。

《綱要》中提出,“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立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蓖ㄟ^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撕紙活動,由“巧手”促進了幼兒的“心靈”,開發(fā)了他們潛在的智力,從而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